2000年5月26日,在美丽的南湖之滨、蛇山脚下,一场“世纪婚礼”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原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分合合,正式走到了一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此诞生。本文就带你回顾这场分分合合,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长跑”。

两分两合终成眷属(两分两合终成眷属)(1)

1948年8月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原中原局决定创建一所新型的人民革命大学,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中南大的前身——中原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建成后的中原大学下辖四个学院,分别是教育学院、财经学院、政治学院和文艺学院。其中,在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公立华中大学,1953年定名华中师范学院,就是今天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

两分两合终成眷属(两分两合终成眷属)(2)

1950年,文艺学院在合并了湖南大学文学院音乐系与音乐专修科以后,于1951年独立出去并改名中南文艺学院,而中南文艺学院正是中部地区唯一的音乐高等学府——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

剩下的财经学院、政治学院就是与我们今天的两个主角“中南财大”“中南政院”密切相关了。众所周知,1953年全国高校进行了如火如荼的院系大调整,中原大学也不例外。

两分两合终成眷属(两分两合终成眷属)(3)

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为主体,集中了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七所高等院校财经学科的师资力量和图书资料后,合并组建成为中南财经学院。著名经济学家马哲民成为首任院长,当时隶属于教育部

而以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为主体,合并了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组建成为中南政法学院。李伯刚为首任院长,隶属于司法部。自此以后,中原大学正式走向终点。

两分两合终成眷属(两分两合终成眷属)(4)

5年以后的1958年,在当时“大跃进”和“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兴办综合性大学”之风盛行,于是这两所原本同源,一墙之隔的大学重新走到了一起,他们接收了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同时被教育部、司法部下放,组建成为省属湖北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湖北大学和如今的湖北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之后,学校几经更迭,甚至降格为专科学校,最终在1978年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恢复了本科生、研究生招生。

两分两合终成眷属(两分两合终成眷属)(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去撤销的政法院系得到了恢复。于是1984年,中南政法学院在武汉南湖之滨再次成立,牵手26载后,两校再度分开。1年之后的1985年,湖南财经学院升格为中南财经大学,成为财政部直属高校。

新千年以后,国家推行高等教育改革,明确要求除教育部以外的各部委将不再管辖高校。原有各部委高校要么划入教育部直接管理,要么下放地方。而划入教育部可不简单,一般要求要顶着“211”的头衔,而当时财政部的“211”名额给了大哥上海财大,而中南政院面临的情况类似。两校都面临着被下放地方管辖的窘境,下放地方后没有了国家财政的扶持,对学校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两分两合终成眷属(两分两合终成眷属)(6)

中南财大和中南政院选择了再次牵手,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合并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才得以凭借综合类社科院校的名义独立建制,被划转到了教育部直属,避免了下放的命运。合并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不负众望,在2005年第三批进入了“211”工程,自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