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第一财经、澎湃新闻、界面新闻、新民晚报、中国新闻周刊、21世纪报道、刘润、新浪科技

5月6日,有消息称因疫情造成苹果手机销量削减,导致富士康订单减少,部分员工将从本月起放假4个月至9月1日。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回复第一财经记者称,“目前集团大陆各厂区运作正常,并无所谓大规模裁员及休假情况”。

工厂没有核心技术未来有市场吗(大厂面临订单减少)(1)

在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对外公布的最新月度营收数据上,四月份合并营收为3809.25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0.3%。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一季度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不少“果链”上的电子企业都受到了冲击。

另外,据外媒报道,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苹果公司本季度将把400万部AirPods无线耳机生产任务转移至越南,此举将给苹果最重要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和硕科技、广达电脑等带来不小的冲击。

工厂没有核心技术未来有市场吗(大厂面临订单减少)(2)

如今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人们出行受限、消费需求萎缩、工厂生产停滞,全球产业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及的冲击。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有超过10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和中国制造有关,这些零部件企业既从国外获取部分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也对外供货。据了解,2019年我国自动变速器及零件、发动机及零件、车身未列明零件等三类零部件进口占比超50%。而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50家整车工厂停产,与此同时,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多家零部件汽车巨头也难以幸免。消息称,美国3月份工厂订单减少10.3%,预估为减少9.7%。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第一波冲击向第二波冲击转换过程中,从内部冲击为主转向外部冲击为主,从供给端冲击为主转向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受到冲击。在此冲击下,我国制造业仍然能及时复工复产,但复工中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在于,内外部需求萎缩以及由此而来的订单下滑。

那么,制造企业如何自救呢?

01供给端“维稳”

从这次疫情可以看到,多数制造企业仍然依赖巨大的人力。

一些劳动类目,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却没有非常大的劳动附加值。人力短缺的情况下,产品根本出不来,根本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内部,你可以立即做这些事情:

一、企业内部的摸底排查,对于关键岗位无法到岗的人员及时进行替补工。

二、测算疫情来带的影响,包括因假期延长造成的影响、可能继续停工会造成的影响。

这其中的重点是成本支出、订单交付等情况。成本要考虑如何控制、订单要考核梳理。有特殊情况必须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延期交付,避免违反商业条款而引起额外风险。

三、与供应商形成命运共同体。排查供应端,确保供应端的稳定性,同时,加快采购计划流程优化。如果在接下来的9个月、10个月或下半年(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实现恢复性增长,则要求企业有更快捷的供应链管理,否则即使到时有机会,内部运转效率低的企业也不能抓住。而对于很多中小制造业来说,是要根据前端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去产能去库存。有可能的话,要与供应商形成命运共同体。比如在物料确认、仓储、付款周期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空间,尽可能改善现金流的压力。

重要建议:

暂停、甚至砍掉亏损或者需要长期培育的项目,减少、暂停与提升效率无关的固定资产投入。壮士断腕,会很痛,但是活命更为重要。控制成本、减少投入、保障现金流,有一点是一点。

02需求端“求变”

员工和供应商,是制造业的源头。但是,对制造业而言,源头控制住,货还要能流出去,钱才会流回来。

先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销售盘点,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评估销售区域与“疫区”的重叠度。重叠度越大,那么风险、压力越大,要迅速进行调整;

评估外部销售渠道,对受影响大的渠道,要进行调整;

评估商品的销售流速,调整产品加价倍率。这个时候,越高的产品加价率,销售将实现得越慢、库存将累积得越多;

关注库存,如果库存超过一定的界限,要迅速清理(打折、买断,最好是多捐赠…);

在销售端,风险时期,要敢于调整渠道结构,除非直接利好行业,都要有长期准备,一定不要指望短期内恢复。因此,总体上要采取收缩策略,对前期经营不理想的渠道、门店及时调整、断流止血,宁可少要销售额,也不能不盈利。只要能力在,等环境变好,恢复起来会很快。

收缩策略,是“节流”,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开源”?

有可能的话,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C端市场消费的,开拓B端市场;针对海外市场的,转向国内市场。

第二,开辟线上销售渠道。这一点,不用多说。线上相对线下,受影响的程度会小很多。

而为了能更快把货流出去,把钱留回来,组织内部也可以进行一些暂时性的变革。在企业内部一些项目上,可以考虑内部创业、承包制、全员营销,激活组织、共担风险。相信“民间有智慧有力量”,鼓励多方面寻找出路。这个时候,和自己的员工一起,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03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

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策略,用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资源协同、按需生产、精准管理、服务转型,加速企业恢复生产与数字化转型。

疫情没有来的时候,大家还觉得工业互联网创新只是企业的锦上添花,不搞工业互联网创新,企业也能靠着老本,苟延残喘好一些日子,现在发现,工业互联网创新对制造型企业而言,不是附加项,而是基础项。

疫情这种天灾人祸的东西,每隔一段时间说不定就会卷土重来,谁都预料不到,如何在风云巨变的环境下屹立不死,是每一个制造型企业老板必须思考的问题。

工业物联网的作用是降低疫情带来的销售下滑和供应链紧张压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进行产能波动与供应链风险预测,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尤其是,工业互联网能够进行复工复产情况监测,提升制造业风险抵抗能力。

蜂巢互联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核心服务商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运营商,旗下“制造云”是面向制造企业提供全业务流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入选《互联网周刊》制造云领域排行第一。目前,蜂巢互联已为多地多行业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内容来源:第一财经、澎湃新闻、界面新闻、新民晚报、中国新闻周刊、21世纪报道、刘润、新浪科技,由制造云小编整理而成。

声明:资料由本媒体号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资料版权归原公司、机构所有。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