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 贺卓辉)最近,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发现美丽中国”刷屏了。

“我们是郑州大学雏鹰志愿队,这是我们支教的第六年。今年,65名志愿者奔赴偏远地区的5所小学,为孩子们带去4000多册图书和9000元的助学物资。”

“我是王艺儒,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担任语文老师、健美操老师,在我的眼里,这些孩子们都是天使。”

“文人行者实践根据下余村养殖业现状,开展了以兰溪养殖业拆迁与转型的调研,我们和十余位养殖户代表和政府官员访谈,并深入淤泥地清废水,通死水,为兰溪持续美丽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得到当地人民的肯定和支持,真正做到了为环保让路,为五水共治助力。”

……

新媒体平台汇聚“三下乡”网红

来自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的奚巧玉“一不小心”成了“三下乡”志愿者乃至全国大学生眼中的“网红”。

在“践行爱心服务 发现美丽中国”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新媒体公益传播力微信评选平台上,奚巧玉的选票位居第一。

从今年7月12日开始,奚巧玉和她的“为爱留守 圆梦中国”教育关爱服务队对黔东南锦屏县启蒙镇进行留守儿童关爱和调研。

每位志愿者“一对一”长期关爱一位留守儿童。(受访者供图)

在调研中奚巧玉和志愿者们共走访了70户人家,他们发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由祖父母一方或双方监护,孩子们生活很艰辛,由于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导致女孩的处境比男孩更艰苦。

“调研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做小美的女孩,虽然已经读五年级,但是个头却很小。”奚巧玉觉得,这个孩子一定缺少营养和关爱。

后来了解到,小美的父母在外打工,父亲一年回家一次,而母亲已经多年没有回过家,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调研第五天,奚巧玉和志愿者们和这里的留守儿童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在未来的一年里,志愿者将与这些孩子们随时保持联络,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从今年7月15日开始,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践行爱心服务 发现美丽中国”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新媒体公益传播力评选表彰活动。

发现优秀志愿者、发现优秀团队、发现优秀、发现最美中国、发现最美儿童……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已经有3600多个团队和项目和近10万名“三下乡”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全国范围内在新媒体平台对“三下乡”活动进行评选,这在“三下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大二的奚巧玉也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对于自己和团队项目成为“网红”,奚巧玉认为,一方面是项目本身,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这也是她和团队这次活动初衷。

大学三下乡活动项目计划书(3600项目10万三下乡大学生成网络新宠)(1)

大学三下乡活动项目计划书(3600项目10万三下乡大学生成网络新宠)(2)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