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文绝对无歧视任何车型的含义,旨在探讨一个汽车品牌是如何在消费者心中定型,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历史、社会、宣传手段、语义学、消费心理等等其实都可以影响到品牌定位,足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本文篇幅有限,也就只能浅谈即止了。

屌丝三宝有什么不好的(的名号从何而来)(1)

最近,单位一个同事新买了一辆迈锐宝,刚好自己的车又去做保养了,下班就让他捎我一段。路上侃起他的新车,我觉得各方面其实都还不错,内饰简洁大气,外观富有肌肉感,2.4L的动力也足够用了,空间一家三口也是绰绰有余。可我那位同事说了,别的都好,就是“屌丝三宝”的名号让他觉得十分不爽,买车之前也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觉得迈锐宝适合自己,才狠下心开回了家。

其实,我也知道,这种网络流传的顺口溜并没有人真正当回事,但看到我这位朋友念叨“屌丝三宝,索八K5迈锐宝”时那种忿忿不平的口气和表情,我不禁反思起来?印象中好像也没有哪个媒体专门总结过索八、K5和迈锐宝之间有啥独特的联系,这“屌丝三宝”的名号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第二个原因:价格决定了品牌形象

看看迈腾之流,价格就是坚挺,降几千就算好的了,在这个硬性指标上,你还真不能不服气啊!日系车呢,优惠则多徘徊在1万到2万之间,而索8、k5、迈锐宝都属于新车上市不久就大幅降价促销的车型,而且优惠力度还比较大,最高都在3万左右,当然此类车还有马6、C5、昊锐等等,其实这都可以归为中级车中的屌丝一族,只不过没有索八、K5、迈锐宝这么具有代表性而已。把价格梯度这么一排列下来,“屌丝三宝”的气质又更明显了。

迈锐宝被列入“屌丝三宝”,跟名字也很大的关系,“宝”字押了尾韵,浑然天成。不过,个人认为,C5和昊锐有一点特殊性,C5一直强调自己的法国车血统,让人不断联想起法兰西的浪漫与优雅,这种品牌联想多少减弱了它屌丝的气息,而昊锐的车型比较稳重成熟,购买者基本是中年大叔,这与屌丝多为年轻人的语义有点差距。

第三个原因,“屌丝车”都具有一个共性:性价比高。

索8、k5、迈锐宝(也包括上面所说的那些车)都属于B级车,但低配车型的价格往往与A级车(紧凑型车)的高配有所重叠,从性价比上来说,用A级车的价钱买了B级别的车子,确实物超所值;从面子上看,花差不多的价钱买了更大的车,这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挺划算的一件事的,也是一种成熟理性的消费观体现。可惜,在中国炫富的社会语境当中,“性价比高”有时暗含有某种“没钱买更好”的深层意味,这可能正是“屌丝三宝”车主最为愤怒的地方。

还有,“屌丝三宝”的形成也与中国人买车的消费心态也息息相关。

中国现在有很多家庭购车都是属于“咬咬牙上更高一档”这种情况,本来手里可能积蓄不多,但考虑到面子、空间等因素,一狠心也就倾囊而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屌丝三宝”就十分切合这种消费需求,让人使使劲能够着,但又至于完全没有希望。从这个角度上来定义为“屌丝车”是有几分道理的。汽车厂家摸清了消费者的这种潜在心理需求,自然会投其所好。尺寸上要大,空间也要够,真皮要上,最好来个大屏,没导航也没关系,然后定一个20万左右的价格,再来个三万左右的优惠。于是,“屌丝”车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屌丝三宝有什么不好的(的名号从何而来)(2)

再查一下,发现这种网络自发形成的顺口溜还真不少,什么“皮薄馅大有三脆,雅阁天籁凯美瑞。”“技术落后有三旧,锐志c5老马六”等等,从这些群众自发形成的俗语来看,一个品牌的定位都是经过民间各种口碑长期累积的过程,代表了消费者舆论的大倾向。这里头肯定有很多讹传,但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值得汽车厂商深入思考。

最后说一句“屌丝三宝”虽然号称屌丝,但相对于庞大的A级车市场,能买得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大家也别生气,车嘛,都是谁用谁知道!还是那句话,理性消费,车就是辆工具,凭什么不买性价比最高的!

注:本文来源于汽车评论员-丁云升

车主之家(chezhuzhijia)

实用车资讯,精彩车生活,尽在车主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