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于谦王小利相声 老富翁和逗黑人(1)

我发现美国片特别喜欢讲述一黑一白两人之间的人文故事。几十年前有经典影片《为黛西小姐开车》,今年初又有非常棒的《绿皮车》,两部片子都赚足了观众的口碑。这种片子有一个大概的编剧规律:两位主人公是一黑一白,种族差异造成的地位差异是全片的主要矛盾点;两人一个不苟言笑、保守、正派,另一个会调皮、生活化、不拘小节。这两个人因为某种“合作”不得不在一起某段时间相处,在这个过程中,不拘小节的那位通常会让严肃的那位“更生活化”,严肃的那位则会身体力行,影响不拘小节的那位成为更有尊严的人。

这两天就要上映的电影《触不可及》就是最近“黑白配”电影的又一代表作。

郭德纲于谦王小利相声 老富翁和逗黑人(2)

《触不可及》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刚从监狱放出来的黑人无业游民Dell无意中应聘成了瘫痪大富翁菲利普的私人看护。从天而降的好工作给Dell解决了他当下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可他除了要学习如何做一位好的看护,更想帮助菲利普改变他的生活态度……

从Dell面试一出场就打破了常规,他并不在乎菲利普那烦人又枯燥的面试考题,反而只一心想着去接自己的孩子放学。这让老菲利普觉得这个人有点儿不一样。等Dell得到这份工作后住到菲利普家里时,菲利普才渐渐发现自己喜欢Dell是因为他并不像其他的人那样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而是把他当成一个正常人。菲利普木讷、保守、生活在一个囚牢中,可Dell,虽然穷,却精神极度自由。两个人在这种超萌反差中制造了不少笑料。

这其中尤其是Dell“名画事件”非常搞笑,报复了讨厌的邻居还让观众惊呼“原来富人对艺术品的追捧有多虚伪。”

片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几次Dell带着菲利普突破自我。从艺术学院的课程来说,这叫“解放天性”。菲利普因为疾病痛的要命,吃药不管用。Dell就带他用了特殊方式解决。还让他去廉价的平民餐厅吃垃圾食品。但这让菲利普觉得自己像个正常人。而Dell带着菲利普去做按摩的时候也不错。在迷离的灯光下,一个女人给Dell按摩后背,一个女人给菲利普按摩耳朵,因为菲利普说自己的耳朵最敏感。抛开性方面的问题,这是给一个人以正常的人权。我比较喜欢这一桥段。

当然,片中从中部开始埋设了一个伏笔,一个谜团。那个和菲利普写信的笔友。虽然在Dell的鼓励下,菲利普迈出了很好的一步,但结尾让我们意想不到。它并没有如观众期待的,十分的浪漫和温和,因为这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所以,那一切都是生活。

郭德纲于谦王小利相声 老富翁和逗黑人(3)

所以,在最后,当菲利普受到打击后开始陷入完全的自我放弃的状态时,Dell又成了他的精神医生,带领他突破心理障碍,成为更好的自由的人。

片名叫《触不可及》。在我们中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连碰一下都很难,根本无法接触。我想,这一方面可能说了黑人男子Dell和大富翁菲利普的地位悬殊,深度沟通在现实中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另一方面说的可能就是一个人对于真实自我的触及。我们需要抛弃面具,抛开世俗的看法,抛开内心的禁锢,才能释放真我,获得快乐。推荐观影。(文/悟空)

t_d��R?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