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威海新闻网】

10月12日,威海荣成市成山镇东霞口社区,85岁的田兆亮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先是踱步到窗户旁看一眼牵挂的后山,然后穿上女儿特意买的登山鞋,背上村里配备的小音箱,开始准备“一个人的升旗仪式”。

2013年10月9日那天,田兆亮背着国旗,扛着旗杆,一个人爬上后山,完成了他人生极其重要的一次仪式,从此,他就成为了村里一名“业余国旗手”。整整9个春秋,只要不遇上极端天气,田兆亮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1)

最近几天,老人格外开心,走路都带风。“偷偷告诉你们个事,俺国庆节那天给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想到自己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田兆亮每天挂念的村里后山,就是他每天升旗的地方。虽然海拔不高,却十分陡峭,由于没有路,老人只能一步步攀爬上去。而半山腰更加险峻,必须手脚并用,田兆亮在沿途自制了“安全绳”,为自己也为其他村民提供了安全保障。虽然老人身体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爬一次山需要中途休息两次才能登顶。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2)

山顶上的升旗“广场”,其实就是一个不到两平方米的“小山尖”,老人用水泥简单平整了一下,水泥也是他当年一趟趟背上山的。

登顶后,老人稍微缓了口气,就从遮雨布下拿出一面崭新的国旗,用微微颤抖的手慢慢将国旗系好,再从双肩包里掏出小音箱,按下按键,《义勇军进行曲》就响了起来。伴着慷慨激昂的旋律,老人将国旗缓缓升了起来。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3)

国旗下,是绿水青山怀抱下的新农村,近处的楼房成排连片,远处的碧波里百舸争流······田兆亮在国旗下静静地凝视着、肃立着。

“这山就是生我养我的家,这旗就是伟大的新中国,每当国旗升起来,心情就特别激动自豪,这就是我的家和国啊!”说到激动处,老人眼含热泪。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4)

举行完升旗仪式,田兆亮习惯站在平台上再眺望一下远方。“以前,村里只有十几栋小草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呀!”1938年出生的田兆亮,做梦也想不到如今村里每个月都给他发“工资”,老两口也住上了崭新宽敞的楼房,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5)

看着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田兆亮说起了升旗的初衷:“愁了一辈子的温饱,党和国家给咱解决了,能生在这个国家太幸福了,咱也想做点啥添个彩。”当年女儿知道他爱唱歌,就给他买了唱歌机,在家唱歌怕影响邻里休息他就去后山上唱,每次唱《歌唱祖国》心情就特别激动,打心眼里感激党和政府带来的幸福生活,于是就萌生了升国旗的想法。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6)

每次升完旗,回家后的田兆亮也不“消停”,他要随时拿望远镜观察国旗的情况,遇到大风天就得立刻去把国旗收好。天气好的时候,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他才去收起国旗。他说:“这样,大家每天都能看到国旗久一点。”

9年升旗,老人保存了几十面已经破损的国旗,他都统一整齐包起来,像宝贝一样珍藏着,时不时还拿出来重新整理一下。

一个人升国旗(一个人的升旗仪式)(7)

如今,“一个人的升旗仪式”多了很多关注者。村民、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甚至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如果哪天没看见红旗,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来问:“爷爷,你咋不去升旗?”

村民田丰国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是老田一个人在升旗,但其实俺们村里人都关心着呢!每天一出门,就会习惯性地看看后山的红旗,看着红旗飘扬,俺们心里甭提有多得劲儿!”

老人说,信仰的支撑、村里和家人的支持、这么多人的关注,是他坚持的动力。自己终究会有爬不动山的一天,他希望有人能接替他,把这份信仰永远传递下去。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