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青橄榄

疫情稍有缓解,友人到家中做客,倒了一杯橄榄汁给她,喝过之后评价其味清幽,隽远悠长,又问我哪里买的。

当然……是自己调的。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

▲ 我这里没有好的器具,调出来没有这么好看,便借用了图片,味道应该是一样的

橄榄汁在中国的饮品中大行其道,我总觉得是个时间问题。这是一种给人回味,还带着一点东方的好东西,它的香气浓郁而无媚俗之味,独特而无孤高之味,尤其是,你自己调,口味自然不必拘泥,各家便有了各家的味道,一如各家的生活有自己的滋味。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2)

▲ 橄榄,在我的印象中,多少带有一点不同凡响的意味

记得当年读《伊利亚特》,特洛伊有一员大将使用的武器是橄榄木柄的战斧,当时对这种植物便有一份憧憬和神秘感。那时候见到的橄榄都是腌渍的,不知道这东西新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和一位老师谈起来,先生打开水杯,向里面一指,道:“喏,这就是。”

先生的水杯是那种大玻璃瓶,因为注意养生,便时不时地在里面加上胖大海、枸杞、洋参等,那一天偏巧放的是青果,正好可以回答我的问题。

原来青果就是橄榄。

的确,在《本草纲目》里面,橄榄是一味药,清热护喉。只是我们老师的那种喝法上海朋友是瞧不上的——在上海人眼里,橄榄两头尖中间鼓,是元宝的形象,你把元宝泡茶,不是等于把钱扔进水里吗?这口彩不好嘛。

抗疫期间老萨决定还是说说这个橄榄,很简单,既然是药,就有抗疫的义务,所以写这篇《抗疫青橄榄》当然是文可对题。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3)

而且这个东西曾让老萨玩脱了,觉得不写写它,心里过不了关啊。

怎么会玩脱了呢?

这要从福州说起。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4)

那一年到福州拍片子,见到满街都是买橄榄的,品种繁多,盐渍糖渍口味各异,但每一样都颇为美味。老萨家那个魔女是个好吃零食的,我便买了一些给她,当然自己也吃来解馋。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5)

而后到了福州郊区,才发现满村都是橄榄树,当地人是直接卖青果的,称为檀香橄榄,清香扑鼻。

这才知道原来我国也盛产橄榄,并且和特洛伊的橄榄不是一回事。欧洲人种的橄榄是油橄榄,用于榨油,食用就没什么味道(西餐里倒是经常有)。也正因为含油量高,橄榄木油润而纹理细致,坚硬又有弹性不易被砍断,所以才会被拿去做成兵器,地位相当于我国的白蜡杆。我国的橄榄只有清香。

关于这橄榄,当地还有个笑话,说是福州媳妇嫁到上海,小地方的人到了大地方束手束脚,吃饭的时候只敢挟几个橄榄来吃。结果婆婆打麻将的时候依然说媳妇的不是——乡下人嘴却刁,桌上什么都有,她偏偏挑个橄榄吃不停。

媳妇觉得委屈,便告诉老父受了欺负。那当爹的是个精细人,打听之后恍然大悟,便请亲家母来家做客。亲家母下车一看,竟然满村口都晒得橄榄,不禁目瞪口呆。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6)

▲ 那时候在上海橄榄是好东西,放在餐盘上作点缀的,哪想到福州这里多到几乎拿来喂猪?

青橄榄嗅来清香,味道则有些苦涩,直接吃我是不大能消受的,当地的朋友也能理解,便改而喝橄榄汁,窗外雨滴打在青石板上叮咚作响,冰镇的橄榄汁在福州的霏霏雨丝中,便是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样一来回到家中便有些念想,尤其是写东西到深夜,便寻思着有一杯橄榄汁在手,人间的百味,就都了然。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7)

入味,入魂。

于是便从网上买一点来,喝完了,再买一点。只是当时买的都是成瓶的,总觉得差一点感觉。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8)

▲ 就像剥好的山竹总要用瓷盘来装,放在塑料袋里味道按说也是一样的,总是差了一分

这天忽然发现网上除了卖福建橄榄汁的,还有卖云南橄榄汁的,即所谓“滇橄榄汁”是也。老萨秉性好奇,一抬手就买了两瓶,觉得换一下口味尝尝鲜也好。不过,好像因为距离的原因,这滇橄榄竟是一个星期才送到了家中。

老萨的这个脾气曾经给自己带来过不少麻烦。以橄榄为例,有一次发现我国最大的橄榄是“潮州乌橄榄”,便自作主张定下一瓶,准备体会一下类似荔枝王的感觉。没想到送到家中才发现,原来这种橄榄是用来做咸菜的,实在吃不惯这种口味,被家人指责了许久。

事后才知道这种大乌榄种了就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取核做微雕的。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9)

▲ 《核舟记》便是用这种橄榄核做出来的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滇橄榄的问题上,老萨再次犯了拍脑门决策的毛病。

与福建的橄榄汁不同,云南的滇橄榄汁是装在扁扁的绿色瓶子里的(为了避免被人家当成做广告的,就不贴照片了),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像饮料,而像是某个科研院所研究的什么东西。特别是里面居然还是分层的,上半部分是碧绿的汁液,下半部分是灰绿色的粉状物。

后来才知道滇橄榄汁居然是整个橄榄磨的,橄榄核也不会取出来。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0)

也罢,这年头怎么做包装的没有?卖相不重要,或许云南的朋友就是喜欢玩一点行为艺术。

于是,便斟了一小杯,抿了一口尝尝。也想过味道或许像中药。

哦,这东西并不像中药。

中药哪有这么不是味的?

只是沾了沾舌头,苦涩一下子就塞满了我的口腔,舌面几乎瞬间就麻木了。可以肯定,我以前没有喝过这么不友好的饮料,包括崂山白花蛇草水。不管它多么清热败火,这滇橄榄汁实在不是正常饮料,或许,人家就是当药卖的?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1)

▲ 橄榄嘛,本来就是一种药

然而,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口中却又幻化出一种极为美好的味道——仿佛舌根下忽然多了一汪甘醇又瞬间充斥整个口腔的清泉,这种感觉竟然让人有些迷醉。

我忍不住又喝了一点点。

又是冲击性的苦涩和排斥,然后依旧清泉一泓。

苦涩与甘醇的感觉,大约是十比一,但那仅有的一,却让你欲罢不能,就像恋爱季节那些小男生们,给人提包拿反,送花带来过敏,一次次被虐得五味杂陈,却会为千百度后的回眸一瞬窃喜得睡不着觉。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2)

常听人说橄榄是先苦后甜,这次总算体会到了。

和一位云南回来的朋友说起,他眯着眼睛微笑点头,说我悟道了。

不过,等他抿了一口,便立刻变了脸色,把舌头伸了出来,狐疑地看着我——那意思好像很陌生的感觉。

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好好看看包装和说明,而且注意到这么一句话:“加水N倍稀释饮用。”

好吧,原来这是浓缩的。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3)

▲ 国军说了,这TMD都是误会啊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4)

▲ 好吧,如今我总算摸到了这东西的脾气,应该是先倒入少许原汁,再加入白糖若干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5)

▲ 关键是要放一定量的蜂蜜,而后入冷水搅拌均匀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6)

▲ 抗疫青橄榄汁,便是这样调配出来的

阿富汗帝王青金石(被古希腊用来炼油打仗的橄榄)(17)

▲ 杯口那凝滞的一滴,更添清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一点,自己喝,请别人喝,都是很好的。

只是老萨落了个毛病,依然会时不时抿上一口原汁,体会那种苦尽甘来的回韵——这毕竟是云南人也不曾感受过的独特滋味嘛。

瞧,人就是这么贱。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