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谷之变典故(如东地区范公堤)(1)

陵谷之变典故(如东地区范公堤)(2)

陵谷之变典故(如东地区范公堤)(3)

在如东,人们把雄居于海岸线上的捍海大堤习惯称为范公堤,又称捍堰、堤岸、“皇岸”。

唐大历年间,淮南西道使李承为抵御海潮,带领民众修筑了一条海堤,时称“捍海堰”。北宋开宝年间(968-976),知泰州事王文佑曾增修,后因堤身不固,经海潮长期冲刷而时常溃决,逐渐失去御潮作用。每逢海潮泛滥,田户淹没,亭灶被毁。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在东台监西溪盐仓时,看到旧堰久废不治,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便具摺给早年同窗、时任泰州知州的张纶,提请修筑海堰工程。张纶一面向朝廷呈报,同时举荐范仲淹为治海能人。天圣二年(1024),宋仁宗升范为兴化县令,并委派其主持筑堰。由于旧堤大都坍塌,加之海岸线不断变迁,堤址需重新勘定。而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普测海岸十分困难。范仲淹深入实际,亲临海滩观察思考,并且在当地渔民指点下,发动沿海百姓于大汛期间将砻糖遍撒海滩,大潮一至,砻糠随海浪涌进。退潮后,砻糠则附着于沙滩,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糠线。范仲淹令民工沿线打桩,新堤址就此确定。

由于筑堤工程浩大,风、潮灾害频繁,一些民工畏难动摇,导致“兵夫惊散”。范仲淹在《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铭》中记述当时“雨雪大至,潮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而范仲淹则顶风冒雨,临阵督察。有史料称,范仲俺与同科进士滕子京“同护海堰之役”,与民众同甘苦,共患难。范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费用。在他的感召下,民夫复出,情绪倍增,工程进展迅速。首期工程北自刘庄(今大丰境),南至富安(今东台境)告竣。天圣五年(1027)向南续建至栟茶场(今如东境),堤底宽三丈,顶宽一丈,高一丈五尺,长158里。

由于潮水的长期侵蚀,该堤后来多次溃缺,历来官民亦多次修复、续建。明代巡抚都御史李裕率民工4000余人自吕四至余东、掘港重修;通州盐判包柽芳自环镇彭家缺(彭家滩)至石港筑堤,称包公堤;海盗经常侵扰掘港。掘港守备管大藩率众兵将其歼灭,很快地在范公堤内增筑海堤以作屏障,保护沿海居民不受海盗侵扰;清代掘港场大使汪元蓉、王汝金先后发动捐资、组织人力再度延修范公堤至此,大堤由西北向东南贯穿现今如东全境。后人敬仰范仲淹功德,亦称该堤为“范公堤”。

据《辞海》“范公堤”条目载,捍海大堤修成后“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后人称为‘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历建湖、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东、南通等市县抵启东市之吕四,长582里”。

又据《江苏省两千年洪涝旱潮灾害年表》载,在堤成后百年内,近海沿范公堤内很少受海潮倒灌之害。相反,从马塘场南彭家缺向西南直至石港场新堤之间,沿卖鱼湾一带因未筑堤坝,致使原马塘地区洪灾不断。为什么这一段未筑堤坝?据明史记载,因为马塘“奸总(管理本地盐务的灶总)王继忠等妄称高阜,不必筑堤,以致中缺一十余里,不得与掘港场相接”。成为一大缺口,“彭家缺”故名。其后海潮入侵,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所幸卖鱼湾后来渐次湮没。但由此可见范公堤的捍海功效。明代吴宗元有诗赞曰:“捍海功成百代崇,蛇龙逼薮尽耕农当年不应临川笔,到此惟应说范公”。民国年间,如皋县教育局为开辟教育经费来源,在掘港设公有林,利用范堤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树长成后,整个范堤绿树成荫,远望如一条绿色长城。

随着长江改道,滩涂东延,到民国初年,“保障东南八百年”的范公堤,已完成“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阻外倭于堤外”的历史使命,加之解放后进行过多次围垦,范公堤遂于20世纪中叶被改筑为公路。

潘公堤

潘公堤位于栟茶段范公堤北3华里,东自小洋口,西至磨担头,全长约13公里。清雍正年间,小洋口至磨担头一段范公堤以北的海滩增高很快,当时一位潘姓地方官组织民力进行围垦,所修筑的这条海堤,百姓称之“潘公堤”。潘公堤修成后,成为小洋口到磨担头这一段抵挡海潮的大堤,两堤之间的垦区,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当时称之为“夹岸堰”,人们陆续迁居此地进行零星垦殖。

在咸丰六年(1856)的特大海潮中,潘公堤被海浪冲溃多处,堤下冲成几处深不见底的大塘,堤内海浪滔天,夹岸堰垦区被淹,百姓死伤无数。斜港万龙村丁凤岭的祖先丁尚贤,在这次大潮灾难中,死命抓住堤上的一棵大树才生存下来。大潮退后,夹堤内存活下来的百姓缺衣少食,最后只能以树皮草根填肚。就在树皮草根都被啃光、百姓实在无法生存之时,春上夹岸堰内遍地长出许多麻菜,人们 靠吃食麻菜充饥才活了下来。

稽公堤

稽公堤位于栟茶段范公堤南3里,俗称南捍堰,为清雍正年间所筑,形如半壁屏障。栟茶北境去海很近,如逢大汛,加之狂风暴雨,常有漫堤或决口,造成多处龙潭。每次决口,潮水如马跑,路狂泻,所到之处一片汪洋,最远处能流到堤南40多里的岔河,危害田地,危及生命。仅有范公堤,势难捍御,故筑夹堤为防。东起小洋口,至西北部角斜界止,计筑栟茶场新堤共36里。清雍正十年(1732),栟北一带遭暴雨大潮袭击,溺死男女老少49558口,河道总督稽成筠勘潮灾至栟,里人周尧天率众涕泣,为民请命:“九尺皇岸三尺蒿,蒿子头上浪滔滔”。稽据以奏闻,历经数载,筑成是堤,人称“稽公堤”。近代因范公堤不断修理加高,挡潮作用增强,加之海潮后退,稽公堤作用减弱,到解放初期已残缺不全,后因平整土地、公路建设,已荡然无存。其址现为221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