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管理培训王国(将对标世界级商学院)(1)

本报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历时6年波折,行动教育(605098.SH)于2021年4月21日在A股上市,成为在主板上市的第一家中国管理教育企业。行动教育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为中小民营企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平台。

“上市是新起点,作为第二次创业,行动教育对未来更加笃定,不会自乱阵脚,不会看到其他公司跨行业发展也随大流,未来会继续聚焦在管理教育,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职业能力,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影响着一家公司的发展,教育一定先行,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太多,但是这部分企业家群体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要扎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结和提炼中国的管理模式、管理智慧,将中国古圣先贤的哲学智慧运用到管理教育中。”行动教育董事长李践近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资本道路是必然选择

李践是中国最早的跆拳道启蒙教练之一,1992年创立昆明风驰传媒,仅用3年时间,便将风驰传媒打造成中国50家最大广告公司之一,2000年,风驰传媒被李嘉诚旗下的TOM集团以2.78亿元收购,并成为TOM户外传媒集团最核心资产,此后李践南下香港,担任TOM户外传媒集团总裁。

从掌管民营企业到出任500强高管的经历,李践在管理实践中也踩过不少“坑”,认识了管理的价值,更看到了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在管理能力上的不足,而如何让中小民营企业家少走弯路成为李践新的创业动力,行动教育(605098.SH)由此应运而生。

“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不缺资源、机会,而是缺少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比如不注重创新、核心竞争力、品牌、人才建设、梯队建设、工匠精神等这些听起来简单的事情,还是停留在简单的买卖、贸易,想的还是风口,没有沉下心来做事。”李践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发展,行动教育逐渐壮大起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随着企业管理培训的普及,培训业务开始规模化,企业管理培训服务提供商逐步成型,行业出现梯队划分,以行动教育、创业黑马(300688.SZ)等为代表的管理培训企业逐渐凭借着教学质量和品牌效应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在规模上与一般的企业管理培训机构拉开距离,逐渐形成了行业内的第一梯队企业。

从2015年开始,行动教育开启了资本征途。2015年挂牌新三板,随后从新三板退市。

1985年开始创业到如今,30多年市场打拼经验下来,李践认为资本道路是必然选择,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企业发展中需要资金,通过债权融资,借款的成本很高,风险也大,如果只靠企业自身积累,依靠产品赚钱速度也太慢,一旦企业拿到好的机会和进入发展窗口期,没有资金就只能错过,所以必须要融资,解决资金问题,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而解决资金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上市。”李践表示。

2017年6月,行动教育向证监会报送首次上市的申请文件,正式启动IPO进程。但是上市之路道阻且长,2018年4月,行动教育更新招股书,随后却又决定撤回IPO申请,暂缓上市,2019年6月,行动教育再次提交招股说明书,重新推动上市。

李践陈述,“2013年新三板推出,行动教育就上报了材料,2015年,行动教育成了新三板上的管理教育第一股,此后我们将目标定在主板市场,只是主板上市的条件增多,公司也经过了规范准备,2017年开始正式申报材料;这其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因为此前中国教育公司都是借壳上市,没有IPO上市,中国公司上市是审批制,对资金来源、收入来源、成本确认、利润真实性及业务可持续性的方方面面都会审核,尤其是如何核对上课学员,学员如何缴费等问题是有难度的,基于这个逻辑审核就很严格,教育公司上市都要提供各种资料,业务的复杂性给审核机构带来难度。”

今年4月21日在A股上市,成为主板上市的第一家中国管理教育企业。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行动教育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8亿元、4.39亿元、3.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22亿元、1.08亿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在2月-4月上旬均未开课,其线下培训和咨询业务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2021年第一季度,行动教育实现营收7505万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432.6万元,与去年同期亏损878万元相比,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对标世界级商学院

上市后的行动教育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对标世界级商学院,“打造世界级实效商学院”成为关键目标。

根据中研普华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截至2018年,中国管理培训行业企业数量约7.8万家,行业市场规模约3024亿元;2015年至2018年,行业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18.44%。另有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400亿元。

“目前中国管理教育体量不够大,主要在于品牌效应差,中国管理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比较混乱。”李践分析认为,一些企业创始人去北京大学等名校学习能拿到学历,这是很有吸引力的,很多企业创始人、高管都是冲着文凭去的;另一方面是国内的企业管理培训市场机构众多,但整体上规模普遍较小,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明显,市场集中度也非常低、缺乏绝对领导品牌,甚至有部分培训机构还停留在小作坊的阶段,主要依赖一两个讲师开展培训业务。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企业管理培训模式可以分为高校培训模式和社会培训模式。高校培训模式主要指国内高等学院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开设的MBA或EMBA项目,该等项目主要利用高校内的教师资源进行培训,课程内容主要为国内外最前沿的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学员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将取得教育部承认的学历证书;社会培训模式主要是指跨国培训公司或国内培训公司提供的企业管理培训服务。通常情况下,该等培训更加侧重于实务管理技能的培养。

李践分析,现在毫无疑问主流的管理教育肯定是商学院,国内的企业管理培训市场培训机构众多,但整体上规模普遍较小,行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打造世界级实效商学院”,2014开始就明确要向世界商学院对标看齐,教育标准等也是按照哈佛商学院,法国巴黎商学院、中欧商学院来对标看齐。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教育抓住了内容与实际两张皮的痛点,做实效教学内容,与商学院的内容形成差异化,从实际出发,解决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商学院强调学历、文凭、高大上,行动教育强调能力、水平、专精深、高效解决问题。

近年来,行动教育在保持培训课程实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积极与国内外经济管理领域知名人士开展合作,引进清华大学朱民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教授(Robert 6. Kaplan,平衡记分卡创始人)等国内、国际知名讲师为公司学员讲授相关课程。与此同时,行动教育从复星集团、顺丰、希尔顿招聘熟悉财务管理、营销体系及人才体系等相关高管层为教师。

此外,行动教育课程体系围绕战略设计、绩效管理、股权设计,企业大学、营销管控、财务设计、组织效率,数字化制造等展开,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李践坚信,“随着课程研发,行动教育会成为市场化的商学院,使创业群体思维、认知改变,更加重视能力,事实证明我们的客户来源主要是老客户口碑传播。”

值得关注的是,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行动教育感恩社会,担当社会责任,支持有创业梦想的特殊群体,助力其创业成功,推动社会发展,特储备一定的助学基金,发起爱心助学公益行动。早在2019年,行动教育正式启动爱心助学残疾人企业家的公益行动。

李践告诉记者“这些特殊群体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艰难险阻。行动教育作为企业实效管理教育机构,深知残疾人企业家创业的不易以及‘帮助民营企业家成功’的社会责任,故发起公益活动,助学残疾人企业家,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在行动教育的帮助下快速成长。”

行动教育基于爱心助学行动,让更多的这类特殊群体企业家们有机会免费学习实效、实战的《浓缩EMBA》课程,课程现场通过学习、辅导、练习的方式让学员们在课堂上就把老师讲的这套《天龙十部》系统的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回去。

此外,特殊群体企业家学完相关课程之后,行动教育会安排学习官跟进,督促他们把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

自2019年3月底行动教育发布关于《助力残疾人企业家免费学习的公益行动》的公告后,截至目前,此项公益活动已服务近百位残疾人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