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朝诗人王湾传世的作品不多,《全唐诗》只收录10首,最有名的,就是这首《次北固山下》。

通读全篇至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的主题已经很明确了。王湾是洛阳人,旅行在外,正值初春时节,触景生情,于是希望能借向北飞行的“归雁”之力,把自己的“乡书”带回家乡。这是一种思乡情绪的流露。

雁,又称鸿,鸿雁,是中国本土常见的候鸟,春夏向北,秋冬向南,往来飞行迁徙。自古文人钟爱鸿雁,民间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因此诗文中多见雁的形象,寄托了人们的种种情感。晋嵇康有诗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唐杜甫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清照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等等。

思乡是古诗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就《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来说,真正令欣赏者关注的,不是主题本身,而是其富于新意而意境悠远的景物描写。

诗的前两句是铺垫。“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场景。

第二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把诗人眼前开朗、廓大的江景描绘于我们眼前。“潮平”,是说正值丰水季节,江水水位很高,江面因而显得极为宽阔。“平”字用得很精确,一个很普通的形容词,在合适的场合和位置上,显示出绝佳的表达效果。“风正”——“正”有“直着,正对着”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顺着吹,形容江风鼓荡强劲,把行船的帆都吹得“悬”了起来。这两句,用词非常平易,却显然经过一番选择和锤炼的功夫,辅以音韵节奏上的铿锵感,瞬间携读者置身于长江边浩荡的春风里,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头发都被江风吹了起来,而胸腔里正充满了江南初春新鲜而潮润的空气。

下一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是被后人传诵的名句。记载唐代诗人故事的著作《唐才子传》一书曾评论这两句说:“诗人以来,罕有此作。”这当然是极口称赞的,可见其高妙。但为什么这两句是“罕有”的好描写,书中却没有具体解释。

我们可以从现代人的欣赏角度,试着对这两句诗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首先看其写景状物的优点:一是作者采用了鲜明的意象对比手法:海日对残夜,江春对旧年。残,词典解释为“剩余”,但含有残破的意味。事物到所剩无几的时候才能用“残”字形容——但毕竟旧事物还没有消失,所以组词组句有“残阳”、“残红”、“残月”、“残秋”、“留得残荷听雨声”……当残夜未尽的时候,海日已经破云而出;在旧年尚未结束的时节,春天已经突如其来,在大江两岸蓬勃展露出来。

这种把事物放在鲜明对比位置上的描写手法,令诗人所摹写的景物具有了一种动态感:通常我们把日夜过渡和新春、旧年的交替看作一种自然而然的更替,但在诗人笔下,此情此景却拥有了一种超出普通视角的高维感受,你仿佛飞升在空中,从更高的维度去观察,因而看到了太阳如何突破夜幕的笼罩,以及新春如何提前侵入寒冬的领地——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确是一种独特的创新表达方式。

荷兰画家艾舍尔(M.C. Escher)有一幅名作,可以用在此处——虽然诗画二者没有什么表面上的联系,但深层的意味却颇有贯通之处。

古诗三百首鸟鸣涧朗诵(读一首唐诗次北固山下)(1)

此外,与前一联描写江边实际存在的初春景色相比,“海日”和“江春”显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实景描写,而是施加了诗意的想象和憧憬。前一联写实,这一联写虚,虚实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而是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了语句简短却意味丰厚的诗意。

有人还提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具有某种凝聚于实景之上的象征意义。据说唐代名臣张说(读“悦”)很喜欢这两句诗,将其题写在政事堂(宰相处理政务的办公场所)。作为政治家的张说应该不仅仅因为诗句本身的美好,就把它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其中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日夜与新春旧年的交替,象征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转换,新事物如此“迫不及待”,不等残夜完全过去,也不待旧年彻底流走,就急匆匆闯了进来——这无疑表达了一种除旧布新的理想。张说作为宰相——这种理想当然契合其身份,至于其是否真的蕴涵在诗句的意境当中,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1、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临长江。《三国演义》中“刘备招亲”的甘露寺,就在这里。次:(文言文中意义)旅途中住宿;军队驻扎。今天有合成词:旅次(注意不是“屡次”),意为旅行中的住宿地。“次北固山下”,就是晚上住宿在北固山下。显然,这是一首旅行途中见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怀乡诗。这类主题,在古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诗选入部编本初一语文教材。

2、有的版本中,“两岸阔”作“两岸失”,意思是潮水太高,连对岸都看不见。哪一种更好?其实并没有一定的好坏之分。失和阔的意思不同,带来的画面感也不尽相同。作者当时到底写的是什么,已经无从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