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

亲爱的读者,你们的春节过得怎么样?是酸是甜是苦是辣?

公主(公众号的主人)相信,并没有哪种开心,或哪种痛苦能一直长久下去。生活这根搅屎棍从来就是中性的,在对的时机,遇到对的人,做了对的事,一扇门或许就这样打开,也或许就这样关闭了。

就跟我们买鞋一样,逛得越多,我越是不愿意评价,哪个品牌好,哪个品牌不好。

“正义就是使人人各得其所”

他们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才以现在这种呈现方式出现在你眼前的,来一把顺藤摸瓜,就能看清,为什么我会觉得有的牌子“好”,为什么我会觉得有的牌子“不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大多数人穿得最多的,鞋中的刚需——中档鞋。

举个例子,浅口船鞋如果售价在1-2K左右,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一双好鞋的期望值:用新鲜的头层真皮制作,并采用较先进的生产工艺、设计紧跟国际潮流、能搭配当季时装、耐穿3-5年。

除去防水台高度,这两双鞋应该是差不多高的,之所以差异这么大,还是因为防水台鞋子脚底不能弯折,无法像普通高跟鞋那样用足弓力量带起来,所以需要在鞋型上做出一个杠杆,给身体一个向前的推动力。

每种高度、每种鞋型,对于前翘和后翘的要求都不尽相同,1mm的差异,就会造成脚感的天差地别。

所以正规品牌一般会提前18个月开发新款,因为试样时,往往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仅是为了开发一款鞋,就需要反复打出几箱样品来,反复验证,才能挑出完美的那一双

新款开发,就是这样一件费事又费力的事,往往一双鞋要经过200多个人的手,才能最终定型。

只有销量大的品牌才能雇得起这么多人,注意了,是销量大,而不是档次高,或者价格贵哦。所以有的时候,2,300块的商场品牌鞋也能很好穿,而淘宝买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却只能穿穿样子,因为他们只有设计,没有工艺

【为什么我一眼就能区分出贵鞋跟便宜鞋】

区别就在,工艺

高档鞋特有的那种“肉感”,令他们在气质上就甩了便宜鞋子几条大街。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2)

所谓“肉感”,就是这种根据脚面曲线,在鞋面上定出弧度来的鞋面定型技术。

有“肉感”的鞋,从任何角度看过去的鞋面弧度,都非常优雅,没有一条直线,穿上去包裹感强烈,刚好贴脚。

很多人都有体会吧?有肉感的高档鞋,即使鞋型并不是特别合适,穿着也比没肉感的普通鞋要舒服,很多人宁可选择前者。

这就是工艺的魅力

这种工艺,只有大厂才能做得出来,因为他们有好的设备经验丰富的师傅,这两样都忒费钱了。

这经验还不是一般的经验,得是给奢侈品做过代工的,才能做得了,因为最先进的工艺都是从国外做奢侈品的人那传过来,再加以改良的。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

【国内品牌里,有那么点“肉感”的,是不是就只有那几家?】

比如Stella Luna,就是宇宙第一鞋厂,给Prada,Burberry,Hugo Boss,Chanel代工的兴昂集团旗下主推的品牌。

嗯,也就是前段时间关闭了当初起家的大岭山工厂(真真一块风水宝地,大家有机会到东莞旅游可以来这逛逛),引起业界强烈震动,的,兴昂集团。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3)

兴昂对这个品牌可算是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几乎把所有通过代工得来的经验都投入在里面了,做出来鞋子气质就是不一样。经验,经验多么的重要!

老板蒋志刚是个台湾鞋二代,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成就,不但是建立在改革开放30几年的积累之上,还得算上台湾战后为发达国家做代工的几十年。

这个鞋二代之家还出了另外一个牛人,蒋志刚的弟弟蒋志强。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4)

从兴昂出走创办了麦斯集团,给Anne klein、Hugo boss 、Miss sixty 、Ash、Nine west 做代工,旗下主推内销的品牌是JC Collezione。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5)

从这个品牌清单可以看出,麦斯的实力尚不足以给奢侈品代工,但通过跟国际潮流品牌的合作(比如ASH就隶属于麦斯旗下,但这个品牌主要是由美方合作伙伴运作,中方独立运作的只有JCC一个品牌),也积累了可观的经验。

这样做出来的品牌,虽然定位不如SL高,但气质上同样更接近欧美风,这点和其他的国内品牌大不相同的。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6)

所以鞋子能做好,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因此,很多品牌都会跑到意大利注册,再给自己编个“历史故事”。

但包装得再完美,穿在脚上的一瞬间,也能被聪明的你识破,因为气质不一样呀。

【鞋子气质怎样,师承何人很重要】

经验跟谁学的,这点很重要。憋跟我说自主开发,甚至发明创造

中国厂哪有什么自主开发能力啊,还不都是美国粑粑教的

美国人知识垄断,只告诉你要这么做,不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国内的代工厂,就自己琢磨,这里为什么要做成这样,那里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琢磨多了,也就有了经验,做传统款式工艺上基本不会出大错了,但新款往往还是美国人开发出来的。

请问,Iphone7是郭台铭捣鼓出来的吗?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7)

菲拉格慕的经典款芭蕾鞋‘vara’鞋头的蝴蝶结设计,来源于一个巧合。原始的设计稿上,这个蝴蝶结是用真皮做的,可打样的师傅看错了,用了缎带来做这个蝴蝶结。结果误打误撞,做出了畅销30多年的经典款。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8)

换做国内厂家,就蝴蝶结为什么要用缎带做,这一个问题,恐怕要琢磨个5年10年都不见得能明白。

如果没有别人的鞋这样的组织,从根源上去深挖鞋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国要出现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鞋履品牌,恐怕还要再等100年。

说回到师承,从资本构成上就能看出一二。

国内市场上,但凡有点知名度的品牌,多少都有台资、港资在里面,虽然台湾和香港经济是越来越不景气,但是其中有生命力的部分早就转移到了大陆。

举两个例子:

汤普葛罗Top Gloria ——成立于1979年,台资,隶属于汤普集团

莱尔斯丹Le Saunda——成立于1977年,港资,隶属于利信达集团

这两个品牌都是较早进入内地市场的,背后的集团,都是代工中低档鞋起家的。就统一叫“台湾鞋”吧。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9)

因为代工经验是从中低档鞋上积累来的,所以制造工艺和真正的高档鞋,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为了提高档次,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皮革厂,也在楦型和工艺上做了不少积累,所以产品品质把握得不错,小厂仿不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适合亚洲人的优秀楦型。

但是!绝大多数国内品牌们仍然长期在1K客单价这个水平线上挣扎,主品牌的价位上不去,就推新品牌试试。

比如Kisscat的母公司广州天创就先后推出了莎莎苏ZSAZSAZSU蝶愫Tigrisso两个新品牌。

又要但是了:

为什么有的牌子客单价就是上不了1K?】

我们再举个例子:

爱意Aee——成立于2004年,台资,创立人是宝成集团

这个宝成集团,长期给Nike、Adidas等一线运动品牌做代工,积累的经验主要是在运动休闲鞋方面,并不擅长经营时装鞋。我想这和后来Aee经营不善,卖给达芙妮集团也有关系。

在市场口碑上,爱意Aee显然不如前两个品牌好(至少从公主收到的评价来看),可见在制鞋这一行,经验积累在哪,是瞒不住消费者的。

上述这些品牌,资本构成还非常简单,成长也非常缓慢,但他们并不是市场的主力。要说到国内中档鞋类市场的绝对主力,就要说到百丽集团了。

百丽集团的两位经营者:邓耀(左)盛百椒(右),是一对没代工过时装鞋的香港人没做鞋经验的内地人的生意组合。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0)

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可以很清晰的从百丽鞋上看出来:

90年代末20世纪初,百丽品牌鞋的气质,还跟上面说的台湾鞋非常接近,而最近几年越跑越偏,整个淘宝气质up up,品质和做工没有积累,水平逐年下降,这种气质,就叫“内地鞋”吧。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1)

不得不说,内地鞋搭上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红利牌顺风车,一度独领风骚,但品牌形象也确实……Low Low 的,楦型和材质也确实没有长进,只能着力开发低档鞋市场。

有些内地鞋品牌,希望借鉴国际品牌的经验把档次拉高,比如千百度C.banner,就把研发中心从南京搬到了东莞,想通过和在八Sam Edelman的时候介绍过的宇宙第一制鞋集团——布朗鞋业(Brown Shoe)合作,积累经验。

他们的合作模式,据说是这样:千百度利用自己的渠道,帮助布朗鞋业旗下的NaturalizerVia Spiga(这牌子翻译成东北话是不是应该叫“走道?”)两个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布朗鞋业控制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千百度代理其他城市。

这个分赃模式也真是醉醉的,不过可以理解,美国粑粑怎么可能轻易的把看家本领(和钱)交给你呢?也难怪(据说)合作以来困难重重,双方关系搞得非常不愉快差点撕逼。

其实关于Naturalizer这个品牌,公主一直是看大好的,之前还真人上阵自拍过。他们不但有丰富的舒适鞋制造经验,还一改中老年鞋的形象,迎合中国市场推出了一些相对年轻化的款式,这点实在难得。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2)

Via Spiga这个品牌,只为一种脚型做鞋——标准美式脚(猎鸭靴,一个大写的直男癌靴),并不是很适合大部分中国人。这种品牌要是在20年前,包装成奢侈品带进国内,依照那时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社会风气,大概还是有人会买单的。

Via Spiga不是潮牌,款式适合通勤穿,通勤鞋款式又大同小异。

近年来购买通勤鞋的人,对鞋子合脚度要求都越来越高,所以,但凡是做通勤鞋的品牌,都忙着在鞋型的多样性上面下工夫。从这点看来,Via Spiga进入中国好像不是时候。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3)

况且我国幅员辽阔,人种多样性不输美国,脚型把握何其难。

而人类就像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云雀一样,任何一段时间的种族隔离,都能造成脚型的差异。

就拿英国那么大一点地方来说:

【各个地区的典型脚型,都有差别】

如下图,英格兰女性脚板普遍偏宽,脚趾落下弧度较陡,意味着在英格兰地区,很容易买到宽码鞋。英国国宝级制鞋品牌其乐Clarks的鞋型多数非常适合这种脚。

苏格兰和爱尔兰地区的女性(传统上应该算凯尔特人?),脚板普遍偏窄,脚趾落下弧度平缓,或许这两个地区的妹子会觉得德国鞋其乐Clarks更好穿些。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4)

所以每回看人讨论“意大利鞋好穿还是英国鞋好穿”,我就呵呵哒了。

【脚型不同,鞋的气质也不同

英国皮鞋那种憨憨的气质纯是由他们的脚型决定的,如果让一个意大利鞋匠为一个英国人定做皮鞋,做出来的气质也一定接近英国鞋,而不是意大利鞋。

如果有人觉得:英国鞋和意大利鞋都好穿,那么这人一定不懂穿鞋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5)

【脚型不合,直接影响到穿鞋效果】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们贴出来的这张台湾鞋海报里,模特的脚型其实并不适合这双鞋,所以脚背T字带下面会空。

这也是公主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既然台湾鞋品牌已经对亚洲脚型有把握了,为什么还要选这么一个明摆着不合脚的模特来做示范呢?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6)

下图这位台湾博主穿Valentino ‘rockstud’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侧面弧度并不贴脚,并且脚在里面是歪的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7)

亚洲脚穿欧美楦,很容易出现这类问题。比如这双江湖人称“绞肉机”Tory Burch 招牌平底鞋。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8)

公主无数次看到,有妹子半路上脱下它,露出血肉模糊的后跟(不要吐槽我的关注点)。虽然这双鞋已经选用了非常软的皮质,但鞋型才是决定一双鞋好不好穿的关键,即使你为了保护后跟买了大半码,也难逃厄运。

另外一个招牌款 ‘Minne’,更是挑人穿。公主曾经在这旧文中分析过,这种后跟松紧带设计,什么样的人才适合。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19)

除了设计挑脚之外,Tory 家的经典鞋型也只适合标准美式脚(猎鸭靴,一个大写的直男癌靴)

像下图这位博主,两只脚的脚型不一样,左边美式脚穿进去就是正的,右边亚洲脚穿进去就是歪的,这一歪,就造成了各种问题。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20)

所以两只脚脚型不一样的读者,我不太建议穿这种定型非常软的鞋子,因为软鞋子支撑力差,会加重两脚的受力不平衡。

适合人群如此小众,国内跟风者还是很多,足以见得Tory Burch营销手段多高明。

年初,年近50的Tory刚在Ins上高调宣布将和LVMH时尚部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Pierre Yves Roussel结婚。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21)

女方先自爆,男方后承认的节奏。

啧啧,也是个狠角色呀。

不过Tory的选择很好理解。2004年,Tory就在前夫,风险投资人Chris Burch 的帮助下,建立了Tory Burch 品牌,然而07年两人离婚,之后Chris专门成立了一个品牌叫C·Wonder,定位与Tory Burch如出一撤,尤其是模仿了Tory的招牌平底芭蕾鞋,被媒体称为是Chris的“复仇品牌”。之后两人大动干戈的打了一年官司,最终才把C·Wonder告倒了。

坑人的所谓高端品牌(你哪来的脸说自己是中高档品牌)(22)

【总结】

这年头,是个做鞋的人就觉得自己做的是中高档鞋。

而想买中高档鞋的人,却只能在国外品牌里大海捞针。

如果你是个做鞋的人,请思考如下问题:

你的工艺积累够30年了吗?

你开发一双鞋,要打出多少样品?

你是不是还在揣摩别人的设计?

你穿过完全合脚的鞋子吗?

你50岁的时候还能嫁/娶得了集团高管吗?

你把“别人的鞋”从头到尾看过一遍没?

做不到以上这些,你还哪来的脸说自己做的是中高档鞋?

本人非全职,不能及时回复留言请见谅,但每条留言都一定会看,你们是我的灵感来源。

别人的鞋(talkaboutshoes)

--------------------------------------------------------------------------------------------------------------------【版权声明】

1、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olidhouse@163.com或私信。

2、任何未经同意的转载及原文改动式的“摘抄”均视为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