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这句话通俗易懂,但是什么要这么说呢?

其实,这句话的解释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困、乏和打盹。想知道其中的意思,那就要先了解其中的含义。

春困

什么是春困秋乏(农村俗语春困秋乏)(1)

在我们东北农村,每逢春季来临,就要出去干农活了,这春季的农活说累也不累,说轻巧也还有点累!

农活最开始也并不多,清清雪,扣个大棚塑料啥的,可这活干着干着就让人觉着困!

东北一年年冬季都会下雪,此时外面不能耕种,我们只能在屋里猫冬,冬季在家吃吃喝喝,吃完喝完倒头就睡觉。到了过年时,好酒好肉十个八个菜得吃,过完年一量体重,涨了二十来斤!

长膘了,身体里的脂肪就多了,到了春季,干点活就吵吵累,累了就容易犯困。一年年冬季吃好喝好,睡得好,早睡晚起~

一到干活时,早出晚归,中午不能睡觉,外面天寒地冻的。干点活就想回家睡觉。就这样,春季过了一半,人也越来越困了,经过长时间的体能消耗,一回到家就困的不得了,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夏季~

基本上100%的农村人都会感觉困的慌~

夏打盹

什么是春困秋乏(农村俗语春困秋乏)(2)

春季干了不少活,田也种了,力也出了,夏季正是高温时期,农活也逐步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消磨,人也不用起早爬半夜的干活了。晚上睡觉睡得香,白天偶尔打个盹,春天太磨人了!

夏季,我们可以在树下乘凉,拿吧扇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边扇风边打盹,哈气连连的可就是睡不着~

别看打盹睡不着,但它能缓解人体的疲劳。

春天我们都了解了困意,而夏打盹就是春季农村人太累了,长期得不到好休眠,加上体能的消耗,干完活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补觉,但始终也睡不着!

例如,我们睡觉对外界都是不清的,迷迷糊糊睡着了。别人说话也是听不到,打盹别人说话听到清楚,一边睡觉,一边听别人说话。

秋乏

什么是春困秋乏(农村俗语春困秋乏)(3)

夏季以过,秋季也随之而来,但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秋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收获在于秋。农民开始忙碌着秋收。可秋收并不轻松,种地本来就是靠天吃饭,老天爷心情好了,农民收成就会高。如果老天心情不好了,那秋收压力就会增大,精神压力也就逐步增高!

此时很多人都会出现乏力的现象,那是因为春季身体几乎被掏空,夏季虽然打盹,但元气短时间又补不了,紧接着又秋收,原本身体就休息不好,这一个秋季,人体就会出现乏力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虚!

秋乏'指示干点活,没劲。这种表现并不是懒散,而是身体匮乏的一种表现。

不过秋乏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夏季天长。我们睡眠短暂,一天之中就睡了5—6个小时,每天如此,到了秋季一干活,身体就会出现乏力!

秋乏要注意休息,多补充蛋白质,改善睡眠时间。一般睡7—9小时,人体体质就会增强,记忆力和大脑清醒度也会增强。

我们体乏状态,一般都会在冬季消失,因为冬季休息时间长,三个月的休息时间,怎么休息体乏都会消失。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