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公

接前文:

《文字属性》专题之一:文字与语言

《文字属性》专题之二:文字与语符

《文字属性》专题之三:文字与世界

《文字属性》专题之四:文字之洗练

一、文字是多维的符号体

文字是多维的,是音、形、义的复合体。每个汉字都有形、音、义。汉字的形态丰富奇异,数量多以千计。字形不仅是结构、形状,它们还表音,有声有韵,其中形声字有专门表音的声旁,也有兼表义的声旁;会意字也有义符同时兼表音的情况。字形不仅有形、音,同时还表义。字形所含的字义,有其造字之初的本义,有使用中发生的引申义、假借义等。所以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是多维度的叠加。以上这些维度,还仅仅是我们可以感知的形而下部分。另外还有深入研究才可了解的形而上部分,即隐含在复杂形、音、义之中的字理部分:形有结构之理,音有得声之理,义有发生之理。此外,造字有构造之理,用字有使用之理,行世有流变之理。世界的每个事物,都是多维度的存在,而对应它的汉字,就是多维度的符号体。

网络配图,与内容无关

网络配图,与内容无关

与之比较,语符则是单表声音的一维符号体,由记音符号组成单词,无客观之形、义等维度,信息承载能力、逻辑表述能力自然低下。如英文water,借其他氏族的书写符号,记录了某地、某族关于水的口语发音,五个字母不表义,water音声指代之水义,是人为任意建立的指称联系。汉字水则取水之形象、表水之意象、为各种水(一类物质)的总名、是所有个别之水的抽象。其一般的意义和形象,统辖具体之水字近五百个。而英文则没有这些文字上的意义和属性,一般的水与个别的水不相关联。如:江river、河river、池pond、湖lake、海sea、洋ocean、洪flood等。例中英文各词互不相关,拼写读音无共同点,更无内在规律可循。而中文各字,皆有共同的水作义旁,表各字的共同字源和一般属性,右侧是各字的声旁,既表各字之音,又表个别之差异,使具体的水能相互区别。语符较文字的维度之差,大略可知。

二、文字超时空的稳定性

中国古人是极智能的,在创制文字时就将稳定性功能作为前提默认了。许氏《说文-叙》曰:“盖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能够跨越历史岁月而通用古今,是文字创制的标准之一。可能是创制者们已经看到,在他们之前使用了几千年的中国原始文字符号,只有少数是有理指代符号,即符号与指代对象之间存在直接依据关系;而绝大多数是语符,为无理指代符号,其与指代对象无直接关系。这种任意指代的语符,当语言和环境变迁时,即不可识。因此文字创制者尽量废弃无理指代等语符方式,而继承了取象和会意等有理指代等文字方式。这看似是书符抽象性的倒退,但实际通过将符号与客观事物锁定的方式,造就了文字的丰富的表义性、赋予了文字强大的稳定性。不仅客观世界是相对稳定的,即便人类创造的器物,也是相对稳定的,后世绝大多数所谓发明,都是原初性创造的升级版。特别是文字只对事物做类概念的命名,忽略个体可能发生的细微变化,所以更具有稳定性。如刀字为所有刀具之总名,形制是有锋刃,功能是主切割,此基本点几千年未变。今之水刀、激光刀、伽玛刀等仍可用刀字组词,类概念使然。所以,文字的稳定性,为人类思维、认知、语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前瞻性,避免了短见造成的盲目性,避免了狗熊掰棒子式的无效劳作。即便是没有受到正规文字敎育的今人,仍然可以粗略地了解三千年前的文义。

汉字不仅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而且也具有跨地域的通用性,而广泛的通用性也是文字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字因能够超越口语,使十里不同音的各方言地区,通用相同的文字。所以尽管中国大陆历经多次分裂、割据和入侵,但相同的文字、藉由文字传承的相同的典籍文化,终究使其不可抗拒的走向重新统一。此外,中国文字还为周边其他国家采用,在不改变其原有口语系统的情况下,作为官方文字通用。语符则因不能超越口语,也极大地限制了其通用性。面积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现仍有四十五个国家,分五个语系、六十八种语言和语符。没有超越口语的统一文字,欧洲的统一是不可能的。

文字属性在哪里(文字属性专题之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