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路经这里,留下深深的辙印

如今车人远去,留下这如砥的印痕

今天,辙印发出深沉的追问

谁能读懂我的初心。

——题记 杀虎口访古

《走西口》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1)

了解杀虎口就要从走西口说起,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2)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我们要尊重史实,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后人的负责。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3)

山西人把大同东边的张家口为“东口”,西边右玉县的杀虎口为“西口”,走西口指的就是出杀虎口进入内蒙古草原这条路。走西口的历史可以最追溯到明朝初年,为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入侵,明朝在北方长城修建了九个边防要塞,驻扎了80万大军。

明朝年间,为了抵御蒙古瓦剌,曾多次出兵征战,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是“杀胡口”。

直到了清朝顺治年间,清政府在杀胡口设立了关市,加上为了缓和蒙汉之间的矛盾,所以就将其中的“胡”字改为了“虎”字,成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杀虎口”。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4)

杀虎口城关是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7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长、宽、高、厚都与旧堡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杀虎口和右玉城做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但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一场战争中,守军却在左右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玉城,长达8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场战争之后,明王朝重新加固修缮了杀虎口和右玉城,及杀虎口一带的长城,并增加了守备兵额,大大提高了杀虎口的防御能力。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5)

到了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历时50多年的征服葛尔丹部的战争中,杀虎口一直处于大本营的地位,担当着传递情报,运送军粮军饷等国防重任。康熙皇帝更是亲率大军征讨。康熙年间的三次亲征,大军十几万,负责运送粮草的又是十几万,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十二月初三,康熙皇帝西征归来,驻跸杀虎口九龙湾,从此杀虎口又沾上了帝王之气。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6)

杀虎口处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处,这里是民族融合的前沿阵地。汉民族与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族等战争的同时,也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杀虎口曾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窗口,也是昭君出塞回首大汉山河之地。

杀虎口的民族结构是多元的,随着历史的演变,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人们都在此地生生不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杀虎口好比一口坩埚,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里面不断碰撞与交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杀虎口展现的民族文化习俗也是多元的。这些炫丽多彩的民族多元文化通过习俗予以互溶互渗,这就是西口文化的特色所在。流行于杀虎口一带的二人台和民歌就兼收并蓄,集歌舞、曲艺、戏曲为一体,既有汉民族的民歌、丝竹乐等成分,也有蒙古族音乐成分,有时歌唱和道白还用蒙汉两种语言混合起来。在杀虎口,很多庙宇、楼阁甚至坟碑的书法牌匾都用汉满蒙回等多种文字书写,闪烁着多民族的文化之光。

走西口的故事(杀虎口走不尽的移民路)(7)

在内蒙古,很多老人一听问他们"走西口"的事,都会不由自主地哼上几句二人台。二人台这种地方小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走西口的历史,但是这几个世纪的历史又哪里是一曲小戏所能完全记录下来的!"西口文化"同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文化一样,它是一部说不完的大书,它是一项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该好好珍惜它,抢救它,弘扬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