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与饺子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可是在历史上,这二者之间却没有明确的界限,难以想象饺子其实是从馄饨中演化独立出来的。之后馄饨与饺子又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演变,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1)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2)

馄饨这种食物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但有文献可考的“馄饨”二字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广雅》里提到“馄饨,饼也。”到了唐代,馄饨已经成为一种上乘的食品,并且追求精致的饮食家们还为馄饨制定了以下的标准:首先馄饨皮的面质需要极佳,下入滚水中煮后,面粉不溶于汤中;并且馄饨需要捏合严密,馅中汤汁丝毫不渗透出来,煮馄饨的荤汤多采用高汤,汤汁鲜美而清澈,或是先将馄饨在清水中煮熟捞出,再放入其他的汤中。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3)

而饺子的出现比馄饨要晚,是从馄饨的形态中演变而来,也有传说是由名医张仲景发明。经历了2000多年之后,饺子形成了现在的模样,距离现在也已经有了15个世纪的历史。

馄饨与饺子在今天已经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美食。二者的区别也相当显著,下面我们来谈一谈馄饨与饺子的区别点。

首先,饺子皮总体要比馄饨皮厚。馄饨皮一般是加水和面再适度揉搓后,擀成均匀延展的薄片,之后再切成均匀的方形小片。而饺子皮在和好面之后,需要搓条下剂,揉团压饼再擀皮儿。饺子皮儿讲究中心厚、四周薄,这样可以防止煮饺子的过程中,饺子皮儿破漏。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4)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5)

其次饺子和馄饨的包法是不一样的,馄饨需要左手拿皮儿,右手用一根筷子,挑少量馅料,抹在皮的窄端卷上,把馅料卷在里边,然后将两头合拢捏成元宝形。而饺子在包的时候所需的馅料更多,通常是用筷子或者是勺子,将馅料置于面皮中间,然后将面皮对折收拢,捏成类似河蚌的形状。此外,饺子与馄饨的馅料也有所不同。馄饨基本使用肉馅儿,很少见到素菜馅儿的馄饨;而饺子馅的食材要丰富得多,除了一些肉馅的饺子,还可以加一些时蔬一起做馅儿,当然也有纯素馅的饺子。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6)

煮饺子与馄饨的汤水也有所区别。煮馄饨用的汤一般是高汤,主要是一些肉汤、鸡汤或者骨头汤之类的,而饺子一般是在清水中煮。此外,馄饨基本上都是水煮的居多;但是饺子有蒸饺、水饺、煎饺等,可以采用非常多的烹饪方式来处理饺子。这主要是因为饺子皮儿比馄饨皮儿厚,所以饺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烹煮,而馄饨皮薄,用蒸、煎等方式都非常容易造成馄饨皮破裂。

而从食用方法而言,饺子一般是从汤中捞出或者蒸熟后,盛在盘中食用,馄饨一般是带汤一起食用的,食客们除了吃馄饨之外还要喝汤,馄饨汤中通常会加一些胡椒粉,味精,精盐等来提味。饺子好不好吃,一看皮,二看馅儿,其中馅儿决定了饺子的绝大部分风味,而馄饨必须要有一锅好汤,若是汤不好,则馄饨就黯然失色了。

原本,饺子与馄饨都起源于北方,但经过演变,馄饨逐渐在南方开始发扬光大。比如,四川人叫馄饨做抄手,喜用辣椒、醋等作料放入汤中一起食用;而福建人又把馄饨叫做扁食,但相比抄手,扁食的个头娇小,肉馅捶打而成,肉质更加紧实;广东人称馄饨为云吞,放入碱水面中一起食用,这就是一道“云吞面”了。尽管南方人也开始食用饺子,广东早茶里就有虾饺等点心,但饺子在北方人心目中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逢年过节,都需要包饺子,饺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团圆的象征。

饺子和馄饨哪个更受人喜欢(饺子与馄饨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7)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饺子、馄饨虽有着同样的起源,却演变出了不一样的形态、食用方法,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有着自己喜爱的味道。饺子与馄饨看似简单,内里却蕴含了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