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1)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2)

电影《井》上映于1988年,由李亚林担纲导演,根据陆文夫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影片中的女主角潘虹凭借此片荣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18届意大利陶尔米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作者:王树明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3)

▲ 李亚林

1985年,李亚林独立执导的影片《巴河镇》公映后,反映平平,在这之前,他曾倾心于拍摄《故土》。可是,抓了半截又放下了。他心里一直很不安。1986年初,著名作家陆文夫同意峨影厂将他的中篇小说《井》搬上银幕,厂里决定请张弦改编电影文学剧本。由李亚林负责执导。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拍出一部高质量的影片,了却心愿。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4)

▲ 《井》海报

1986年三月,张弦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通过后,李亚林刚好率领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香港第十届国际电影节归来。观摩参展国外影片,使他拓宽了视野,吸取拍摄《巴河镇》的经验教训,不匆匆忙忙开机。他趁挑选演员之机,带着剧本到北京、上海等地征求电影界的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对剧本的修改方案。当他满载而归,选定了演员,创作好分镜头剧本,准备出外景的时候,右小腿再次出现麻木的感觉。为了能够更好的拍摄影片,他没有顾及身体的不适反应,一声不吭地带病到了苏州等外景地。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5)

▲ 《井》剧照

到了苏州,一个意外情况,使李亚林既高兴又着急。摄制组的主要演员对剧本提出了尖锐的意见,他们对摄制组选定的外景点苏州的前宝元街不满意,认为没有体现出影片的风格和人物的特定环境,建议改外景点。摄制组的大批人马已到了外景地等着。怎么办?这给抱病在身的李亚林,带来巨大压力。但是,他认为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影片的艺术质量很有好处,就高兴地采纳了,并立即着手改动方案,一边和演员进一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边组织重新选外景点。白天他在组里工作,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又伏案灯下。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斗,选定了外景地,摄制组的工作走上了拍摄的正规,但他的生活常规却被打乱了。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6)

▲ 潘虹《井》中饰演徐丽莎

九月中旬,还没有拍摄几个镜头,李亚林的病情变得恶劣起来,右腿疼痛、麻木、痉挛,迈不开步子。为了不耽误拍摄,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在现场指挥拍摄。拍摄工作艰难地进行,突然接到通知,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徐丽莎的潘虹十月底要到日本参加中国电影节,这一下可急坏了大家。如果等潘虹回来再拍,摄制计划就全打乱了,摄制周期也拉长了。唯一的办法是加班加点,抢时间拍完潘虹在外景地的戏。

此时,李亚林的病情愈来愈重,大家催促他去看病治疗,他总是一句话:“等拍完片子再说。”有一次,在拍摄现场,他右腿酸痛得昏厥过去,同志们不忍心他再这样拖下去,硬是把他“绑架”到上海去看病,但是当天他就要赶回来。据他爱人贺小书透露,“李亚林在摄制组面前装得若无其事,可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腿痛得浑身冒冷汗”。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种查不出病因的疼痛不是好兆头。但是,他却泰然无事,拄着拐杖,鼓着劲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7)

▲ 六十年代李亚林全家在东北

十月底,摄制组提前完成了外景地的拍摄任务,从苏州回到厂里拍内景戏。这时人们看到的李亚林,脸色苍白,眼泡浮肿、眼圈发黑,身着棉衣棉裤,脚穿一双大头毛皮鞋,失去了当年的英武形象,拄着拐杖走路,活像一个耄耋老人。他抱着一个信念:只要不倒,就是爬着也要把影片拍完。李亚林就是这样带着重病,一心扑在他的影片上,经过180多个日日夜夜的操劳,终于把《井》拍完了。不幸的是,李亚林还未来得及电影的后期制作与上映就因病撒手人寰。

《井》这部影片上映后,小说作者张弦看后说:“比我想象的要好。”电影评论家黄式宪说:“比较深刻,它不只是对世俗观念的批判,它反映了一种文化心态,有很多文章可以写。”

(选自《电影评介》1987年第8期,文章略作删改。)

推荐阅读

老舍:新中国相声事业的引路人

12-12 廿廿鹿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8)

新中国22大明星之十三|于洋:不折不扣“硬汉”

12-10 南瓜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9)

李亚林最后一部电影 李亚林和他的井(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