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一切都是那么静。

若不是电视的光影投射在窗上,老程甚至恍惚地以为,时空静止了。三天以来,除了社区通知下楼采集核酸,这种近乎绝对的静止始终都未曾被打破。

但谷宛骏没有停滞下来。21日的清晨,小区的所有单元门都被贴上了封条,封控管理正式开始,她加入了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开始为小区的抗疫工作奔走。

社区网格长燕淑萍则在街巷之中终日流动。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每天都往返于小区与社区办公室之间,十多天以来循环往复,没回过家。最近这三天,她甚至终日都裹在防护服里“连轴转”。

3月23日,距离长春市宣布对所有小区实行提级管控已过去五天,距离经开区红山郡小区的全体居民居家封闭已经三天。

3月21日至23日,长春市通报的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确诊病例连续破千例。截至3月22日,长春市累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834例,无症状感染者137例。

高位运行的疫情之下,这三天之中,红山郡小区的居民、物业、社区管理者们,共同历经了小区提级管控、单元封闭、出现阳性病例、升级举措应对封控等等过程。

第一日·静止

老程家的窗户临街,外面就是会展大街。

作为长春东部的一条主干道,这条街上终日车来车往,繁忙无限。如今纹丝不动的寂静,令老程开始怀念往日川流不息的聒噪。

3月21日的清晨,他在微信的震动提示中醒来——自从这轮疫情在长春城区发生以来,他解除了小区微信群的免打扰设置,还形成了时刻查看微信和新闻弹窗的习惯。他看到有邻居在群里说,单元门被贴封条了,小区彻底封控了。

长春的破烂小区之一(一个长春小区的)(1)

3月21日清晨,小区楼栋单元门已被贴上封条,封控生活正式开始。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3月19日晚间,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为以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清零,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全市三天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对所有小区(村)和社会面实行提级管控。除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保供人员、志愿者、小区管理人员、物流取送人员和危重急病患者外,所有人员三日内不出封闭小区(村)。

3月20日,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志军在扁平化指挥调度疫情防控工作时亦强调,全市连续三天提级管控期间,要从严落实管控措施,真正静下来,防止交叉感染。

看到这条消息时,大家并不能理解提级管控与此前的封闭管理有何实际差别。只是认为,可能接下来小区大门出不去了。直到单元门上贴起了封条,大家才知道,接下来是要彻底在家封闭隔离了。

这并未在红山郡小区的居民们之中引起太大的波澜。早在3月11日,长春市就已经宣布,全市机关居家办公,企事业单位停止运营,学校停课,公交、出租车、地铁停运,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户每2天只有1人可凭出门证采购生活物资。

对于绝大部分居民而言,小区楼下的生鲜超市、药店、附近的大型商超,都能配送到小区门口,再由小区志愿者送到家门口,不再出门采购物资也没关系。

但老程却有点发愁。家里有一只狗,之前封闭管理的那些天,还是可以每天在小区里遛狗的,如今单元门出不去,狗也就不能遛了。

“不遛倒也行,减少病毒交叉传播。”就在不久前,儿子儿媳所在的小区出现了密接后被封闭,三岁的孙子留在了老程家里。也是在疫情发生之初,孙子淘气,用玩具磕到了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条裂缝。

“当时觉得不换也无所谓,反正也不怎么看电视。”但是如今要完全居家,两个老人,一个小孩,一只小狗,看电视成了重要的活动。

这台带着裂痕的电视,和寂静的街巷,开始充斥在老程一家的隔离生活。若不是电视的光影投射在窗上,老程甚至恍惚的以为,时空静止了。

谢芳的生活则是在封控当天彻底静下来了。

她是一名电视台的导演,吉林省的这次疫情以来,她为了制作抗疫纪录片,每天都要出去拍摄。小区正式采取封控措施后,她只好留在家中,将拍摄工作交给了闭环中的同事。

以前工作太忙太忙了,要经常出差,就算在家,也经常早出晚归。这次封控在家,谢芳难得能与母亲一起好好地共进三餐。

“看看素材,剪剪片子,陪老妈做做饭。她爱包饺子,岁数大了,擀皮费劲,总说买的饺子皮口感没有自己擀的好吃。”谢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下她有时间给老妈擀皮了。

她觉得,除此之外,生活并未改变。

第二日·波澜

原本的静默,在3月22日被搅动。

小区出现了一例核酸阳性,所在楼栋已经被围了起来。

这个消息在红山郡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出现时,是在上午,群里开始有人担心,近些天在小区里是否曾与这位感染者有过交集。

阳性感染者的出现,给社区和物业带来了挑战。在不少小区居民看来,到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也算是一场聚集活动。

群里开始有人反对下楼参与核酸采集,并且开始出现附和的声音。

社区网格长燕淑萍倍感压力。“1182户,一旦人心不安,工作难度就会无限增大,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安抚。”

这次的抗疫工作中,燕淑萍不仅要负责组织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还要承担为大家组织采购、配送物资、发放防疫用品等任务,此外,社区接收到的防控指令,也都需要去一一落实。

“十多天了,我一直住在单位办公室,每天除了社区就是小区,一趟一趟地跑,一直没回过家。”如今网格中的小区出现阳性病例,她工作压力剧增,工作要求也变得更高。

22日的核酸检测,在临近傍晚时才开始。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的传播,也为了让居民们安心,医护、社区、物业、志愿者们,全员投入到东北零度的春寒之中,组织居民分批下楼,间隔2米排队,帮助大家消毒。

长春的破烂小区之一(一个长春小区的)(2)

红山郡小区居民正在进行核酸检测。

这次的核酸检测,到了晚上八点左右才结束。志愿者谷宛骏参与了全过程。她说,从中午12点到晚上9点,他们基本都在外面,“物业大厅空间有限,两组同时进行,有一组就需要在外面采集,我们要在外面维持秩序。”

谷宛骏原本是一名房地产销售,长春疫情发生之后,她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一直在净月区协助抗疫。红山郡小区封控后,她回到了家中,和其他20多名邻居一起当起了小区的志愿者,给大家伙配送生活物资,引导核酸检测,以及入户配送试剂盒。

长春的破烂小区之一(一个长春小区的)(3)

自发担任志愿者的小区居民们。

“穿着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我们就一天都不喝水,坚持到工作结束。”但她觉得这份辛苦并不算什么,她更心疼医务人员。“晚上很冷,医务人员采集需要反复消杀,手基本冻得都没了知觉。”

22号下午,来核酸检测的邻居里,有人因为对小区出现阳性病例一事产生恐惧而抵触采集,从而在检测现场出言不逊。当时面对这位邻居的,正是谷宛骏。

她没有与其争执,而是和网格长一同安抚其情绪。待这位邻居走后,她才感到内心无比的委屈,“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对这么严重的疫情,每个人都在尽力去做,大家都很不容易。”

但是,也是在这天夜里,核酸检测结束的时候,一束花重新唤起谷宛骏内心的温暖。

这是小区里一个小朋友送给身边“大白”的礼物。

花束的卡片上,是稚嫩的字写着“谢谢你们 你们辛苦了 长春加油”。

长春的破烂小区之一(一个长春小区的)(4)

3月22日,红山郡小区的“大白”们,收到小区里一位小朋友送来的花。

第三日·期盼

3月23日上午,吉林省卫健委通报,3月22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2320例,其中长春市1979例。

自3月20日以来,长春市连续3天本土确诊病例破千。截至3月22日24时,长春市累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834例,无症状感染者137例。

看到这条新闻之后,老程赶紧看了看冰箱里的储备。有菠菜、洋葱、黄瓜、肉、柑橘……还好,之前采购得量足,足够祖孙三人吃上一周;狗狗的粮食和罐头也齐备,不需要担心无处购买。

而隔壁单元的许莉就没有打好太多的提前量。此前从不在家做饭,没有储备食材的习惯,这次她只买了一大堆速食,此刻她开始想吃蛋炒饭。于是她向熟悉的邻居求助,用火腿肠换了些鸡蛋和葱。

长春的破烂小区之一(一个长春小区的)(5)

封控隔离的日子里,邻居们的互助。

不仅是她,这几天在红山郡小区的业主群里,时不时地就会出现互换、转赠食材的邻居们,比如有人用方便面换到了酵母,有人把多出来的大米分成小袋留给急需的邻居们……

实际上,尽管封控让大家的生活物资采购受到一定影响,但部分商超的配送服务仍能进行。23日中午,燕淑萍在群里通知大家,社区可以协助大家采购蔬菜包并且送货上门。随后,有居民自发担任志愿者,帮忙统计邻里们的采购需求。

除此之外,居民的水电燃气充值、防疫物品配发、药品配送等,也都有人在帮忙奔走。红山郡小区物业的客户经理崔东明已经在小区物业服务处住了十多天,最近几天提级管控,他开始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一起帮忙配送物资。

长春的破烂小区之一(一个长春小区的)(6)

志愿者们正在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

“我对象是护士,她现在在一线采集核酸。”崔东明觉得,他在后方为大家多做些保障服务,也是为抗疫出力,大家都出份力,疫情就能快些过去,“我俩已经很久很久没见面了。”

崔东明在小区的业主群里告诉大家,物业每天都会对电梯、门把手、大堂、业主会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消杀,他还跟社区沟通,给大家发放泡腾片。

“只要大家别到处溜达,保证静态,把可能阳性的病例都筛查出来,一切困难就都解决了!”小区微信群里,相互鼓励的声音越来越多,邻居们开始更多地聊起人间烟火。

小鱼晒出了封控在家以来,自制的提子吐司和现磨咖啡,上面的拉花是心形的图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老程、许莉、小鱼为化名)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栾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