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学问#

活字印刷怎么就成四大发明(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1)

探究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活字材质是泥土,把泥活字烧成陶,再用树脂把活字粘在印刷板上,涂上墨水就可以使用了。

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提高印刷效率,节省木板材料,一套活字可以用来印刷不同的书籍。活字印刷确实提高了印刷技术,于是接下来,中国人又用其他材质尝试活字印刷,尝试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金属活字的优点是强度高、变形少、寿命长,磨损后可以融化重铸。木活字的优点是成本低、容易制作、着墨性好,适合印刷使用少但复杂的字。所以木活字常用来印刷小众的书籍,例如清朝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就是木活字印刷的。

历史课本给了活字印刷很高的地位,说它是四大发明。这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活字印刷是突破性发展,可以像火车碾压马车一样去碾压雕版印刷。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雕版印刷始终是主流 ,活字印刷只是雕版印刷的补充。

雕版印刷最主要的使用就是印钱,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王朝,都把印钱当做头等大事。而印钱最重要的就是防伪,不然随便印出来的钱就相当于废纸。古代没有变色油墨和无酸纸,防伪要靠提高印刷技术,提高精细程度。古代统治者很愿意在活字印刷上投入金钱人力进行研究,最后铜雕版由于稳定不易变形,且民间很难伪造,所以宋朝和金朝都用铜雕板来印钱,结合特制的纸来防伪。

活字印刷怎么就成四大发明(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2)

雕版印刷的纸币

活字印刷怎么就成四大发明(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3)

印刷纸币的雕版

而且活字印刷本身有一个缺陷,就是对于汉字来说,汉字不同于西方的字母,只有几个常用字是不够的,需要把所有的字形都造出来。可能上万个活字才能支撑一个印刷项目,相对于西方的字母印刷,这成本显然太高了。用泥活字和木活字成本低,但是容易坏,不断造新的也要花更多钱。铜活字耐用,但铜在中国一直是流通金属,价格高。最后人们发现,活字印刷虽然一开始成本低,但是反复印刷之后成本并不比雕版印刷低多少,这还不如选择已经成熟的雕版印刷。所以直到清朝,雕版印刷还一直是印刷行业的主流。一直到西方近代技术引进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才一起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