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割须弃袍新旧对比(曹操到底有没有割须弃袍)(1)

曹操到底有没有割须弃袍

赤壁之战后,接下来事刘备和孙权为了填补曹军撤走之后的空白地段,你争我斗,明里合作,暗中摩擦,虽然说好戏迭起,但是毕竟规模小,让人记得住的不多,这其中最好看的花样就是东吴成亲,三气周瑜等。而真正让人精神起来的战役则是曹操在西北和马超之战。

就历史而言,这场战争的规模不在赤壁之战之下;就演义而言,这场战争的好看度,也不在赤壁之战之下。

按照演义的逻辑,是马超的老爸马腾住在许昌,等于是做了曹操的人质,因为老人家私下里接受汉献帝的密诏,参与反曹的事,结果事情暴露,被曹操杀害。马超为报父仇,起兵反曹,拉开了西北战役。然而,史书不是这么讲的,而且正好倒过来,是马超先起兵反曹,而导致住在许昌的马腾被杀。所以陈寿就评论说,马超置其父亲的安危而不顾,擅自起兵反曹,是个没心没肺的人。

接下来,马、曹两军的厮杀十分精彩,最让人称道的是马超所向披靡,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几乎成了马超的俘虏。割须弃袍也成了“三国演义”里一出很有名的戏。然而,遗憾的是,这么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在史书里并没有记载。史书里还没有记载的是,许褚裸衣斗马超,这也是压根没发生的事,“三国志”里记载的,只有马超在阵前见到许褚,问此人是不是有名的虎痴。然后觉得自己和许褚硬拼去捉曹操,可能占不到便宜,因此作罢。毕竟,作为一军统帅,亲率地和地方的将领硬刚,于军事上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还要冒险。因此,裸衣斗马超不仅没有发生过,也于情理不合。当然,作为小说的情节,还是精彩的。

曹操割须弃袍新旧对比(曹操到底有没有割须弃袍)(2)

不过,马超毕竟英勇,他率领西凉将曹操打得丢盔弃甲,倒确有其事。就在《三国志》的“武帝纪”里,有详细记载,《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也有记载。曹操带兵从潼关渡河,当时先头部队过河,曹操坐镇在码头上,身边有“虎士百余人”,忽然间,马超的万余名西凉骑兵突如其来,而且“矢下如雨”,曹军措手不及,曹操一时没反应过来,坐在胡床上目瞪口呆,可以说是傻眼了,“操犹据胡床不动”。这个时候,幸亏许褚机灵,将正在发呆的老曹挪上船只,结果船工已经被乱箭射死,许褚一面摇船,一面用马鞍挡住岸上射来的箭。但是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曹操的另一名部将,叫做丁斐,在岸放出大批牛马,西凉军阵地就乱了,都纷纷去抢牛和马,让曹操逃过了一关,“校尉丁斐,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操乃得渡。”

在史书里,丁斐的身份是校尉,而在演义里,是县令。不管什么身份,反正救了曹操。

这段故事,演义里也打仗旗鼓地写了。尽管割须弃袍在史书上没有依据,但是曹操被马超打得够狼狈,那是真的,割不割胡须,扔不扔袍子,倒在其次。

曹操割须弃袍新旧对比(曹操到底有没有割须弃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