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临川人。宋代大诗人,有《临川集》一百卷传世。王氏在神宗年间,推行新政,创青苗水利均输诸法,为司马光等人所反对。后变法失败。

王安石的文,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议论,风格峭直。精于修辞,重用事,对确立宋诗风格具有重要贡献,古体和绝句尤其为人称道。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持。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简注:和甫,王安石弟弟王安礼字和甫。龙安,在南京城西二十里。吴氏女子,王安石长女嫁吴安持,能诗,曾与其父唱和。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

王安石曾有《泊船瓜洲》诗云: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据洪迈《容斋续笔》,第三句原为“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将到字改为过,入,满等字,都觉不妥,改了十多次,才定为绿字。这是王安石做诗讲究修辞的一个著名例子。这个绿字,的确很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植物变绿的催化作用。

但若细加比较,那句中的绿字却还不如本篇“除却春风沙际绿”的绿字。因为在那句中,春风与绿色毕竟是两样东西。诗写由于春风,江南岸变绿了。与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春风吹柳万黄金”思路相同。而这句则写出并非春风能使草木呈现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色的。因此它吹到之处,就无往而非绿色了。以为春风是有颜色的,这是诗人工参造化之处。本诗写在《泊船瓜洲》之后约十余年,虽是将得意的话再说一遍,但却非简单的重复。

咏竹王安石赏析(王安石七绝送和甫至龙安赏析)(1)

咏竹王安石赏析(王安石七绝送和甫至龙安赏析)(2)

咏竹王安石赏析(王安石七绝送和甫至龙安赏析)(3)

可见,杰出的诗人不希望重复别人,而伟大的诗人则是进一步力求不重复自己!

王安石诗或有用典过僻,议论太多之病,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他终究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诗人。

叶梦得《石林诗话》云:“王荆公少时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含蓄。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

吴之振《宋诗钞》云:荆公诗精严深刻,皆步骤老杜所得,而论者谓其有工致,无悲壮。余以为不然。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澹之中。"

这些都是极有见地的话,读者如果能注意王诗的晚作和少作,今体和古体风味各有不同的话,自能识得其真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