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总统徐世昌的侄女徐绪景1919年生于北京,比庞炳勋的儿子庞庆振小一岁。由于庞炳勋与徐绪景的父亲徐世芳私交甚好,徐绪景与庞庆振打小就在一起玩耍生活,上小学时又是同班同学,堪称青梅竹马。

到两人稍大些时,庞庆振去上了军校,徐绪景则随父母回到老家河南卫辉,两小无猜的小伙伴从此相隔两地,等再相见时,已是物是人非。

民国上将的悲惨人生(民国总统侄女徐绪景)(1)

民国总统徐世昌

徐绪景性格刚烈,胆大果断。徐家有一个小丫头,因模样清秀,招致一些心理变态的达官权贵觊觎,徐绪景路见不平,唱了一出侠女救美,帮助小丫头逃离徐府。此时年纪小小的徐绪景并没有料到她的此举成就了一个人的伟业——这个小丫头就是解放后著名的电影演员、导演张圆,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红牡丹》、《黄山来的姑娘》、《十六号病房》都是出自她的手笔。1962年,张圆曾来新乡演出,专程去看望了这位救过她命的落难姐姐。

徐绪景十六岁时,为反抗家里的包办婚姻,坚决要从军抗战,但因为父亲不了解底细,误入军统前身力行社控制的学校,1938年军统成立,徐绪景成了一名军统特务。从此一入军统深似海,一步走错,酿成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徐绪景投军本是为反抗包办婚姻,可她反抗得了父母的包办婚姻,却反抗不了军统这个大家长的包办婚姻。因为需要身份掩护,她奉命结婚,而且丈夫也是军统指派的,她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只有咬牙接受。可就连这个组织“发”的丈夫也没能天长地久,没过多久,军统怀疑这个人是地下党,命令徐绪景除掉他。徐绪景虽然跟他没感情,可也无仇,下不了这个狠手,私下偷偷将他放跑,从此二人再未见过面。

庞庆振从西安陆军大学毕业后到了河南林县,在父亲的四十军当了一名参谋。1943年,四十军兵败太行山,庞庆振与父亲庞炳勋一同被俘后投降日军。蒋介石为了反共需要,给庞炳勋写了一封亲笔信,要他安心事寇,“曲线救国”。为了监视和控制庞部的行动,蒋向庞部派出了军统组织,徐绪景因与庞庆振的特殊关系,也随军统组织来到了庞部。

民国上将的悲惨人生(民国总统侄女徐绪景)(2)

庞炳勋与孙殿英投敌后与日军合影

时隔十年二人再见,都不胜唏嘘,庞庆振此时已经成家,虽是父母包办,妻子却还贤惠,然而庞庆振见到徐绪景后,幼时种下的火苗又腾腾燃烧起来,因为工作关系,两人见面频繁,他向徐绪景表达了想走到一起的想法。从来没有尝过爱情滋味的徐绪景何尝不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然而她却清楚地知道这不可能,她向庞庆振哭诉军统家法严苛,她的命运由不得自己。不久之后,她就接到指示,奉命嫁给了汪伪独十六旅的军官何乃武。

庞庆振十分痛心,他很想帮徐绪景摆脱军统的魔爪,可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军统严厉禁止人员脱离,从来只有活着进来的,没有活着出去的。心爱的人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却走不到一起,这比分离还要痛苦。

1945年春节前,徐绪景突然神秘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几个月后,日本投降,庞炳勋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先遣军司令,在开封的受降仪式上接受了昔日主子的投降书,庞庆振也随同庞的部队接受改编,成了国军。

到了1948年,庞庆振已是国民党四十军三一六团的团长,随四十军驻守河南新乡。由于庞庆振作战凶狠,他的三一六团成了四十军的王牌,被称为“铁团”,在历次作战中,这个团给我军造成了极大损失,庞庆振的名字也因此上了战犯名单。

消失了三年之久的徐绪景此时也突然出现身。原来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把她派往我军根据地潜伏,但我党潜伏在军统内部的人员早就把情报送了出去,她一踏进根据地就被抓了。经过教育学习,她改变立场,成了我党的一名情报工作者。卫辉解放前夕,上级派她来打入敌人内部潜伏,卫辉解放后,根据她提供的情报,我军把潜伏下来的敌特分子一网打尽。

民国上将的悲惨人生(民国总统侄女徐绪景)(3)

徐绪景在解放初的留影

此时的豫北只有安阳新乡两座孤城尚未解放,守敌已被我解放军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徐绪景得知,自己的挚友庞庆振还在新乡城内,便向上级请求,由她来劝降庞庆振,一来可以让新乡百姓免遭兵火之灾,二来也可以救挚友出火坑。

庞庆振其实也是个有理想有正义感的年轻人,只是走错了路。他驻守安阳时,师长下令拆毁民房清理射界,他坚决拒绝执行,并立下军令状表示愿与阵地共存亡。守卫黄河铁路桥时,他又对国防部下达的炸毁大桥的命令阳奉阴违,伪造炸桥现场,保住了黄河大桥。但此时他却顾虑重重,既担心自己血债累累,害怕共产党会秋后算账,又担心起义后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徐绪景反复去信,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了庞庆振发动阵前起义,弃暗投明。

起义后,庞庆振与徐绪景再次相见,此时庞庆振三十岁,徐绪景二十九岁。当昔日的心上人站到面前,庞庆振忍不住旧情复萌,他再一次向徐提出了结合的请求。徐绪景虽然已是单身,也早已摆脱了军统的控制,她却又一次拒绝了庞庆振,她对庞庆振说:“嫂子贤惠温良,我如果跟你结婚,那就害了她,我不能去害一个好人。咱们这一辈子注定无缘,你能时时想起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庞庆振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转业到了辽宁本溪。而徐绪景则在新乡当了几十年的小学老师,她一直未再成家,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卫河老公园北岸的房子里,窗户正对着卫河南岸的河溯图书馆,她常常坐在窗前一待就是好久,有人问她看什么,她说:“小庞在新乡驻军时,在那楼里(图书馆)住过。”

民国上将的悲惨人生(民国总统侄女徐绪景)(4)

新乡河溯图书馆,为冯玉祥所建,现已改为群众艺术馆

1983年,64岁的徐绪景突发脑血栓,庞庆振得知消息,一连写了几封信安慰他,还寄来了年轻时的照片,徐绪景躺在病床上,摸着庞庆振的信,痛哭失声。两个月后,她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庞庆振苦于重病缠身,无法前来送行,只得托人献上花圈挽联,又跟捎信人说:“能不能把她的骨灰给我寄来一把,我要装在骨灰盒里祭悼。”捎信人害怕庞年老体衰,睹物思人,再出什么意外,没敢答应他的请求。

1992年,庞庆振在本溪去世,两个人的故事在孤寂中谢幕,没有灯光,没有掌声。

徐绪景曾跟人讲:“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跟小庞生活在一起。”而这个心结,也只有到另一个世界里去解了。

民国上将的悲惨人生(民国总统侄女徐绪景)(5)

庞庆振与徐绪景

2021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