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堪称臭名昭著,他将战略要地割让给契丹人,甘做契丹人的“儿皇帝”,许多人提起他便会咬牙切齿,史学家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而这位无数人唾骂的“汉奸”,就是石敬瑭。

石敬瑭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割让幽云十六州)(1)

石敬瑭本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皇帝的女婿,但他引契丹人灭亡后唐,建立后晋,以儿国自称,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正是由于石敬瑭这一系列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以换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让他被钉在耻辱柱上。不过,历史上真正的石敬瑭,真的是彻彻底底的“汉奸”吗?

严格意义上来讲,石敬瑭其实不是汉人,他出身沙陀族。在五代十国时期,国家陷入分裂,军阀割据,就连许多汉人都对神州陆沉忽视不见,却指望一位沙陀人肩负起守卫汉族的责任,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石敬瑭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割让幽云十六州)(2)

抛开石敬瑭之后所做的事情不谈,他的能力其实非常出众。石敬瑭年少时就成熟稳重,沉默寡言,喜欢读兵书,非常崇拜名将李牧与周亚夫,并学习他们的用兵之道。时任代州刺史的李嗣源对石敬瑭非常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将他调到军中,统领自己的嫡系部队。

在战场上石敬瑭骁勇无比,他追随李嗣源南征北战,还曾在乱军当中救出被困的李嗣源。除此以外,石敬瑭还经常在李嗣源面临政治难题时为他出谋划策,替他解惑。之后,正是在石敬瑭的拥护下,李嗣源顺利登基,是为明宗。在当时北方面临众多威胁,契丹、突厥人时常来犯,需要一位大将镇守,朝廷讨论再三,最终决定派遣石敬瑭担任河东节度使。在临行前,石敬瑭与明宗都泪流满面,足以可见此时他们的感情还是十分深厚的。

石敬瑭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割让幽云十六州)(3)

李嗣源去世以后,李从厚登基,但他最终败给了李从珂。石敬瑭对于两人本就没有什么感情,不存在支持谁的问题,因此当李从厚失败以后,石敬瑭将李从厚俘虏,并将他献给李从珂。李从珂杀掉李从厚以后却没有感激石敬瑭,反而觉得石敬瑭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一直想将他杀掉。石敬瑭在河东寝食难安,当他得知李从珂要先发制人攻打自己以后,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便与契丹勾结。

石敬瑭为得到契丹人的支持,甘做“儿皇帝”,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石敬瑭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行为让许多人痛斥,就连他的亲信刘知远都劝说道:“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新五代史》)然而石敬瑭不听,为将李从珂灭掉,他已经不择手段。

石敬瑭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割让幽云十六州)(4)

最终,后唐被石敬瑭引着契丹人灭掉,石敬瑭建立后晋。称帝以后的石敬瑭立刻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自称儿皇帝。自此,中原王朝彻底暴露在契丹人的马蹄下,这也为北宋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其实石敬瑭引契丹人灭后唐有被逼无奈的缘故,不过他出身并非汉人对于中原领土也并没有什么故国情结,他当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不过是出于对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所以与其说他是汉奸倒不如说他是乱世之中的投机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