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护官符”一说,护官符有四大家族的说法。将金陵应天府的一干豪族罗列其上,作为当地官员的保护伞,都要仰他们鼻息才能坐稳官位。“护官符”当然不止四家,但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首。四家排名也是贾在前,薛在后,分别有了三四代的传承,大多嫡系都不在金陵而在京城!几家传承到《红楼梦》时代,非常明显的信号是王家后来居上隐隐有领袖四大家族的迹象,贾家却彻底没落了。以至于王熙凤和贾琏吵架都说将我们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都够你们过一辈子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熙凤离开了贾府吗(王熙凤娘家比贾家富的真相)(1)

(原文第七十二回)凤姐听了,翻身起来说:“我有三千五万,不是赚的你的。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着我嚼说我的不少,就差你来说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我们王家可那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着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王熙凤的话虽夸张,但王家确实在鼎盛,贾家却衰败到边缘,内囊彻底尽了。究其原因也不复杂,贾家没有赚钱的人了。他们当初将把持两代的“京营节度使”要职让给王家,等于失去了财务自由,注定王家会凌驾贾家之上。

贾家本是武功之家,前两代都是军中要职,更把持着京营节度使。不出意外,第三代京营节度使还应该是贾家占据。可贾家第三代出现了特别明显的转型趋向。所有人都弃武从文。方向是对的,就是太急功近利了。没有循序渐进,而是选择休克疗法,一步错,害了贾家全族。

王熙凤离开了贾府吗(王熙凤娘家比贾家富的真相)(2)

贾家根基在军队。第三代应该拿出两个继承人继承爵位扎根军队,先守住根本在令其余子弟好好读书科举。贾家反其道而行之,子弟全部从文,放弃军中基业。从宁国府贾敬中了乙卯科进士,到贾赦、贾政都是读书人。读的好坏先不说,造成的局面是第三代袭爵者没有一人能够挑起京营节度使这么重要岗位,将抓在手中的富贵拱手让给王家。

贾家若要有京营节度使在手,绝不会败落。京城卫戍司令官不算大,架不住太重要。拱卫京城安全,非皇帝亲信不可为。京营节度使从贾家传到王子腾手中,代表当时的皇帝还信任四大家族。贾家若有继承人,完全没有王子腾什么事。以京营节度使为跳板,又何愁没有更进一步的升迁?那个时代没有权,钱从哪里来!

贾家转型的益处是保留了家族火种,抄家后贾兰通过努力再次中兴贾家。问题是第三代、第四代彻底失败,除了贾敬之外,其他人一事无成,贾赦、贾珍之流躺在祖宗余蔭上尸位素餐,安享富贵。只有贾政勉力支撑到底独木难支。若不是如此胡闹,贾家能否抄家都是两说,可见付出的代价绝非两代人这么简单。

王熙凤离开了贾府吗(王熙凤娘家比贾家富的真相)(3)

我在前文提出观点,所谓“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就是以贾母、贾政为代表的“诗书传家”与王夫人、薛姨妈背后王家支持的“富贵传家”互相矛盾的结果。通过既是石头也是玉的贾宝玉形成纽带。双方矛盾不可调和,“金玉”顽固的富贵思维战胜“木石”书香思想,“富贵传家,三世而终”,最后抄家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当然,王家只有更惨。他们家从女子就能看出不重视教育,特别功利。虽说短暂的因手握实权,收获了大量利益,得以暂时领袖四大家族。但“哭向金陵事更哀”已经揭示王家的结局比贾家更惨。王子腾站的高摔的重,和贾家一样跑不了被抄家命运。贾家还有用功读书的贾兰、贾菌晚辈东山再起,王家只剩下王仁这种无情无义之辈,必然一败涂地,再没有翻身机会。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