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攻战计之调虎离山)(1)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返。

注释:

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

往蹇来返:语出《易经.蹇卦》。

译文:

  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去困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敌人占据艰险难攻的阵地,我们便返回,不在攻打(而是引诱敌人来攻打我们)。

出处:

 “调虎离山”一语源于《管子·形势解》。该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虎豹,兽之猛者也,属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转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意思是说,虎豹,是兽类中最威猛的。当它们居住在深山大泽之中时,人们就会因惧怕其威风而敬畏它们。君王是一下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深居简出,人们便会害怕他的势力。虎豹若是离开它们所居的深山幽谷而走近人类居住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将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风。做君王的若是离开王宫的门而与普通的人混在一起,人们就会轻视他而以傲慢的态度看待他。所以说,虎豹只有不离开它们居住幽谷深山,其威风才会使感到畏怯。这里虽然尚未使用“调虎离山”一语,使已经包括只有将老虎调离深山,才能将其制服的意思。后来在民间语言、文学作品中便逐渐出现了“调虎离山计”的说法。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写着孙大圣对如意真仙说:“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清代钱彩著《说岳全传》第三十四回也写着:“吉青道:‘我前日在青龙山,中了这番奴调虎离山之计’。”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有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引诱,把对手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