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1)

上个月,《隐秘的角落》完结。凭借张东升一角,秦昊算是终于出圈火了一把。

秦昊之前说过,自己不会为了钱去拍烂片。

这个月,新剧《锦绣南歌》开播。

不少人吐槽,秦昊刚火就开始恰烂钱。

我猜想,秦昊可能没说谎,接戏的八成是张东升,毕竟这个暑假,他被敲诈了三十万。

《锦绣南歌》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2)

到目前为止,我一共追了十几集。

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拍的好不好,反而有点好奇,这部剧到底是什么时候拍的?这么个故事,看着真的不像是2020年的新剧。为此,我特地查了一下导演李慧珠的信息,履历上的作品包括《宫》、《白发》、《凤囚凰》、《宫锁连城》、《陆贞传奇》以及看上去仿佛姐妹篇的《锦绣未央》。

百度百科上,李慧珠的人物评价是这么写的:

古装偶像剧教母。

是不是教母我不太清楚,不过这些年一直在拍古装偶像剧,倒是不假。换句话说,是个熟练工。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3)

《锦绣未央》剧照

你说《锦绣南歌》算不算烂剧?

从导演历年的作品水平来看,这部《锦绣南歌》应该算是正常发挥,“秦昊和李沁”虽然不是最亮眼的流量组合,但演技都是有的,让这部剧的评分好歹是过了及格线。

粉丝对剧的夸奖一点也不吝啬:用心的服化道,精彩的打戏,男主帅,女主飒......

但如果仔细留意,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声音,诸如卖力显摆的镜头,毫无逻辑的剧情,看起来精致,内核却无聊透顶。

类似的争议出现过太多次,见怪不怪,《锦绣南歌》不是第一部,更不会是最后一部。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4)

豆瓣评论截图

说白了,这样的剧,光是扫一眼剧名和简介,便大致能确定自己是不是它的受众。

写一篇文,像模像样地分析它的优缺点,意义不大。

粉丝们依然会嗑着自己喜欢的CP,而讨厌的人看上一两集便会主动离开。事实也是,这部剧的水花不大,说不上火,和秦昊前作《隐秘的角落》以及李沁前作《庆余年》这些爆剧比起来,《锦绣南歌》当然算是糊了。

很多人吐槽这部剧的逻辑,质疑骊歌(李沁 饰)在刺杀刘义康(秦昊 饰)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从屋顶上射箭,反而跳到正面多此一举,继而导致任务失败。

又或者,为什么一个谋划了十几年的刺杀计划,女主竟然不知道刺杀目标的长相,对方仅仅是贴了个假胡子,就认不出来了?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5)

像这样的逻辑漏洞,我还是可以忍受的。

否则,这个故事压根就开始不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陆远,第一集突然有一个陌生的舞女接近你,说想要替你做卧底,你会怎么做?

即便是看出了猫腻将计就计,至少也应该暗中把对方的身份调查清楚吧。

因此,在我看来,这部《锦绣南歌》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对“古偶剧”的挖苦,而是面对这个类型的审美疲劳。

创作态度上的不思进取,才是不少观众失望的主要原因。

手钏认亲,英雄救美......

别说剧本了,哪怕和晋江几年前的小说对比,也都是一些火不起来的陈年老梗了。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6)

编剧对角色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如何抓住受众的趣味点。

为了感情升温,男女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意外相遇,拍出帅气的造型;为了强行制造冲突,他们不得不身负血海深仇,最后才彼此理解。

看出来了吗,关键词是——

不得不。

很显然,“古装偶像剧”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细分下的剧集类型,与此同时,也变成了很多创作者心里看不见的天花板。

他们很清楚,即便拍得不合情理,也有人替他们辩护:

“反而是古偶剧,又不是历史正剧,干嘛讲究这么多,大家开心就好了”。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7)

说了这么多,究竟该如何把古装偶像剧拍出新意呢?

其实并不困难,没必要当真拿出拍历史正剧的架势,只需要在一些细节和方向上多花点心思。

比如,少一些家国天下。

很多架空历史的古装剧,特别喜欢开篇来一段历史介绍,百姓全部水深火热,主角个个心怀天下。

小说这么写,可以理解,电视剧也照着读一遍,那就是偷懒了。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8)

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

很多古装偶像剧都是从女性向的言情小说改编而来,原著更倾向于甜宠,改成影视剧,为了提高影响力,往往会适当加入一些权谋的戏份。

为什么大部分的权谋,看上去有点“过家家”?

原因很简单,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抓住权谋的核心,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成好人和坏人的斗智斗勇。

事先就明确划分立场,好人不能干坏事,坏人不会干好事。

这样的权谋怎么能让人大呼过瘾?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9)

还有一点,我看到很多粉丝夸这部剧的剧情十分紧凑。

节奏确实很快,第一集刺杀失败,第二集顺利认亲,第三集一见钟情。

可惜的是,有些该慢的地方,没有慢下来。

比如第一集师妹的牺牲,还有母亲找到女儿时的欣喜,都是一些生离死别的大场面,剧中演员表演得相当卖力,可我却一点也代入不进去,无法感同身受。

究其原因,配角不是“工具人”,应该让他们活得更精彩一点。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10)

最好的例子,同样是李沁出演的《庆余年》。

客观来看,这部改编自十几年前小说的电视剧,全篇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玄幻套路,离真正的历史正剧差了一大段的距离。

怎么那么火?

因为它虽然是爽文,却没有只围绕主角转,剧中的大多数配角,剧本都给足了他们表演的空间。

不管是权利中心的庆帝和陈萍萍,还是爱财如命的王启年,亦或是半途牺牲的滕梓荆,都让人难以忘怀。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11)

最后,还是搬出写了无数遍的经典《大明王朝1566》,来看看别人是怎么拍所谓的王朝和天下的。

开场讲的也是民不聊生,切入的角度却不是皇帝嘉靖和首辅严嵩,而是一个叫冯保的太监。

为什么?

我猜想大概是因为他活得最久,不仅见证了嘉靖的晚年,裕王(隆庆)的登基,同时也参与了万历的成长。

开场第一个镜头,冯保在午门之外,打死了舍命谏言“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的周云逸。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12)

紧接着,天降瑞雪。

冯保贪图功劳,私底下通知了正在斋戒祈雪的皇上,大家越是高兴,越是从侧面印证了周云逸没有说谎。

然而没过多久,冯保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主动认罚,最后被吕芳派到裕王府做皇孙的大伴。

别看他只是一个配角,其实通过他主动或被迫干的几件事,已经十分清楚地交代了当时明朝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朝局当中复杂的势力关系。

首先,冯保主动打死周云逸是一个信号,说明他敢于得罪裕王一派。

其次,吕芳临时决定把他送到裕王府做事,并非将其推入火坑,而是保护冯保。

裕王刚刚生下了一个儿子,大明朝的未来基本确定,吕芳这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13)

剧中有一场告别的戏,让我印象深刻。

告老还乡的吕芳最后一次和冯保见面,作为干爹,他先是磕头,发自肺腑地嘱托:“孩子们,全交给你了。”

冯保见状,也赶紧跪下,一个时代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观众为什么深受触动?

因为他们俩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这一跪之前,剧中花了大量的剧情和线索展现吕芳的谨慎以及冯保的忍耐,他们的命运从第一集就已经注定,可等那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李沁秦昊谁火(秦昊李沁救不了它的糊)(14)

我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希望《锦绣南歌》或者同类型的剧要拍得和《大明王朝1566》一样精彩。

但有些东西,道理是相通的。

如果想要有更好的质量,更多的观众,更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定不能只做简单的加法运算。

这边添点权谋,那边加点宅斗,什么流行就加点什么。

功力不够深,火候掌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糊成一锅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