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悲情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威廉)(1)

《威尼斯商人》“割一磅肉”的契约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立场正确”的讽刺喜剧,“好人”安东尼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靠着他们的仁爱、友谊、爱情和智慧战胜了“坏人”夏洛克。

这是一场完胜,“好人”不仅免于构陷,还没收了“坏人”的财产,甚至强行改变了他的宗教信仰。

同时,这也是光明正大的胜利,是在法庭上通过巧妙的诉讼策略以司法的判决形式为“好人”伸张了正义。

但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坏人”是在何种道德标准下被视为“坏的”?

夏洛克首先是个高利贷商人,在商业上即使在中世纪计息借贷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却不容于当时的基督教伦理;

第二他乘机报复制定了残酷的合约并坚持要履行,可是既然是合约当然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即使残酷也是你情我愿,并且16世纪的伦理并不冲突。

另外夏洛克的犹太人、异教徒的身份也在表彰着他的“坏”。

可是我们从资本主义的角度看,计息借贷、契约自由怎么也算不上是恶。

反观剧中的“好人”们,鲍西娅法庭上的巧妙抗辩其实也就是儿童文学的水准,结合其时代背景,其中的法律漏洞和强词夺理是稍具法律常识的读者都能显而易见的。

而没收夏洛克的财产又像极了我们所熟悉的黑打。至于强行改变其宗教信仰,简直是打倒在地后再踏上一只脚。

这哪里是“好人”被构陷又翻盘打倒“坏人”的欢喜剧情,分明是“坏人”被设计、被陷害、被群起攻之,直至万劫不复。

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悲情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威廉)(2)

Jozef Horemans 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庭审场景为题材所作的油画

我眼里的夏洛克简直是一个悲情角色,他客居他乡,孤立无援,众叛亲离,饱受欺凌,靠着守法经营积累的财富被以司法的名义转手他人。

更可怖的是,他在道德上也是个弱者,常被讥以是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并且是有极重复仇心的吸血鬼。

所以他的一败涂地除了司法上的意义之外,更是道德上的惩恶扬善,是时代价值观的弘扬,是社会正义的彰显,也是人民群众坚定支持拥护的。

至于司法上的个中情由,反倒没有那么重要。

这是我们多么熟悉的剧情啊!

谁敢说夏洛克的财产不是受到了觊觎,谁敢说夏洛克的众叛亲离不是被掺了沙子、挖了墙脚,谁敢说夏洛克不是落入了安东尼奥们的圈套?

说他贪得无厌,难道资本不该去逐利吗?

说他一毛不拔,难道节俭不该是资本家的应有的品德吗?

说他复仇心重,难道这世上还有无缘无故的恨吗?

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悲情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威廉)(3)

《威尼斯商人》剧照

反倒是安东尼奥们,占领了道德高地,占据了舆论先机,掌握了司法权力,还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情、支持和拥护。

所以,不容于时代价值观,也无以抗衡旧阶级力量的夏洛克,自始都没有赢的机会。

但16世纪的夏洛克们不应该悲观。因为他们将逐渐获得世俗权力的支持。

作为一支新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夏洛克们的价值观也将逐渐成为时代强音,开创和建设新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

而21世纪的夏洛克们

却还在东方的土地上挣扎着

他们要走的路

或许还很漫长

-END-

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悲情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威廉)(4)

威廉·莎士比亚(1564.4.23-1616.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