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延庆的青龙桥车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上的一个小火车站。和这座车站一起见证着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的,还有一对铁路父子。他们67年如一日,用心守护着这个百年老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杨存信和他父亲的传奇故事。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1)

下午三点

身着深蓝色铁路制服的站长杨存信笔直地

站立在青龙桥火车站的站台上

伴随着一声火车鸣笛

前往北京方向的S216次列车驶入站台

当列车经过杨存信身边时

只见他一个干净利索的转身

整个接车动作一气呵成

列车仅在这里停靠2分钟

杨存信目送列车离站

消失在远处的“人”字形轨道上。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2)

青龙桥站

位于北京市延庆境内的八达岭长城脚下

早已不再办理客运业务

但每天还有部分和谐号列车

在这里进行技术性停靠

站长杨存信每天的工作

就是保证接发列车安全

“我们车站虽小,我们也要把我们手里的工作做好,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杨存信的父亲杨宝华

也曾在青龙桥站工作过

1951年杨宝华来到这里任车站值班员

那时的青龙桥车站环境没现在这么舒适

杨存信小时候听父亲讲

这里的冬天常常会被冻醒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3)

杨存信出生在车站旁边的铁路职工宿舍里

听着火车的笛声一天天长大

在父亲的影响下

20岁那年他接过父亲手中的信号旗

从一名板道员到助理值班员

再到车站值班员

最后成了青龙桥车站的站长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4)

而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刚开始时年轻气盛的杨存信

十分不愿意接受铁路工作

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

他渐渐爱上了铁路

“把心沉淀下来,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做好。我和我父亲把青春都奉献在了这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

青龙桥站的文物价值早已超越了它的使用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车站参观

聆听杨存信讲述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车站的故事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5)

工作中的杨存信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6)

杨存信在讲述詹天佑和车站的故事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7)

2013年包括青龙桥车站在内的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正式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8)

新的时代让这座百年小站焕发出新的生机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9)

前来参观的人们,聆听杨存信讲述那曾经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钢轨,一个是对铜像的解释,还有苏州码子。在这之前很少有人提这个东西,我想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吧!”说起青龙桥车站的历史文物,杨存信如数家珍。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10)

一百多年前,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带领设计和施工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首条由中国人自行筹资、设计、施工和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这条铁路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的垄断,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新纪元。对于杨存信来说,默默坚守岗位,奉献毕生力量便是对“天佑精神”最好的诠释。“铁路工作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了,基本节假日就不怎么休息。我当站长27年,就我结婚那年在家过了一回春节,到现在我在车站过了26个春节。什么阳历年、五一,越是旅客集中放假的时候,我们越应该在岗位上,这是我们应该的,选择了这个就得付出。”

杨存信的付出被同事们看在眼里

青龙桥车站助理值班员赵书玉说

“一般过节都是他值班

他真是我们的榜样”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11)

再过四年杨存信就要退休了

为青龙桥站付出了一辈子的他

有些许不舍

“未来主要是把工作做好,保证行车安全。然后再把我们这个百年老站保护好,把历史的故事讲好并传承下去。”

相关回顾:

想要和身边最美劳动者说些什么(这对父子爱着这座百年老站)(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