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三十六计第8计(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1)

原文:两大之剑,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文:地处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胁迫它屈服的时候,我方要立即出兵援助,并借机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对于处于困境的国家,只有空话而无实际援助,是不能取得信任的。

计名出处:《左转·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灭虢。”

讲解:“假道伐虢”是以借路渗透、扩展军事力量,不战而胜的谋略。其关键在于:对处于敌我两个大国中的小国,当敌人胁迫它屈服时,我方要立即出兵援救,借机把军事力量扩展出去。对处在窘迫状态下的国家,光空谈而不付诸行动,是不会被其信任的。应抓住其侥幸图存的心理,乘机渗透,以便控制局势,将其吞并。此计有三种含义:一、借水行舟;二、借机渗透;三、一箭双雕。

暗度陈仓三十六计第8计(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2)

计谋应用:“造假象,盟军突袭皮奈蒙德”。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得到了一则令他们震惊的情报:德国人正在研制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种新式武器可能是无线电制导的火箭或滑翔式炸弹,也可能是某种远射程的大炮。一旦这种新式武器应用于战争,就会使英国城市遭受更大的灾难,也会使盟军在大反攻时的登陆行动遭到失败。盟军决定摧毁与研制新式武器有关的所有地区,其中对皮奈蒙德岛的轰炸是最成功的。

皮奈蒙德岛位于波罗的海,是德国研制新式武器的重要基地。为炸毁这个基地,盟军采用了“假道伐虢”的计谋。

以前,盟军经常派轰炸机对柏林进行夜间袭击。盟军飞机轰炸柏林的航线与皮奈蒙德很近。每当空袭警报响起时,皮奈蒙德基地的德国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就躲进了避弹坑。天长日久,基地的工作人员见盟军的目标只是柏林,便渐渐疏于防范,盟军正是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再次轰炸时,盟军轰炸机群沿以前空袭柏林的航线飞行,为避开雷达,这些飞机飞得很低。在轰炸柏林时,盟军飞机打开诱惑雷达的设备,制造假象来困扰敌人,把德国空军主要力量拖在柏林上空,德国人全力守卫柏林,没想到盟军飞机将头一掉突然来到皮特蒙德。基地里的德国人以为盟军飞机的目标是柏林,没有任何设防措施。

盟军飞机在皮特蒙德投下1593吨烈性炸药和281吨炸弹,炸死730个与研制新式武器有关的德国人,其中两个科学家是十分关键的人物。这次空袭皮特蒙德基地使希特勒暴跳如雷,德国空军参谋长耶舒恩纳克也为此自杀身亡,此举为二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假道伐虢”,是大国诓骗小国,强国欺压弱国常用的手段,往往含有很阴毒的成分。但战场上是你死我活的拼杀,双方只要一交战,便会互有伤亡。所以若能兵不血刃就屈人之兵,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胜利,便是军事家们的最高追求。因为,战场上没有君子与小人之分,有的只是生死攸关的利害冲突。

暗度陈仓三十六计第8计(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3)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