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热情地转发一些看起来很重要的文章,而子女要么不愿理睬,要么耻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朱一 老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朱一 老师(怎样识别网络假消息)

朱一 老师

为什么我们热情地转发一些看起来很重要的文章,而子女要么不愿理睬,要么耻笑?

为什么有些子女干脆屏蔽了我们的朋友圈?

尤其是诸如疫情或者其他大事当前,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一些人传播的消息,方之凿凿,对发生在白宫的事情,比隔壁邻居的事情还了然于胸。

尤其是后者,你去看这些文章,全部是没有正规消息来源的小道消息。

他们这么造谣的目的,就是吸引人去点击,然后卖东西、获取广告收入。

家传创始人朱子一教授,曾做过报社副总编辑。在负责《浙江老年报》采编工作时,他针对老年人网络消息受骗现象,总结了下列谣言的规律,供大家参考。

一 没有出处,或者没有正规出处的文章,属于来路不明的文章,基本上可以断定为谣言,不转不评不看。

此类文章一般会打出虚张声势的旗号,比如说以权威专家或者机构的名义发布,但并不指名道姓,而是笼统称之。此类文章一般都没有正式的刊登媒体,属于来路不明的稿件。这就相当于一个没有消息来源的新闻,一定是假新闻一样。对于此类拉虎皮作大旗的文章,直接略过就是。

在新闻操作中,我们转载一篇文章,一定要核实:哪家媒体刊登的,是不是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亲自发布的。就比如有个满嘴跑火车的邻居,他说的话,你能信吗?

二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识破了美国人的阴谋,比国家领导人还英明,难道还需要追问真实性吗?

这个人,就是个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结果,美国人的阴谋他一清二楚,中央的决策需要他来指导,这不是笑话么?

这种人,就是俗称的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他们不仅能发明永动机,还能破解什么千古难题,甚至中医治疗艾滋病,诸如此类,皆属谣言。

三 细节经不起推敲,或者前后矛盾。

一般来说,文章要运用最新的材料,但这篇文章运用的是三年前的旧消息,而事实变化一日千里,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像此类文章,只要推敲一下细节上的纰漏,就能避免上当受骗。

四 要素不齐全的文章,准是谣言。

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什么原因,这是新闻的五要素,要素不齐或者语焉不详的文章,多半有见不得人的阴暗之处,不可信。

很多文章,通篇看下来大言炎炎,结果这些关键的要素都没有。

五 不合逻辑的文章,准是谣言。

有些文章表述的事实太过脱离常识,夸张做作,此类文章也同时多半符合前三条特征。做文章但凭常识,违背常识的事情,要有百分百的证据才可相信。比如一个初中学历的人推翻了相对论,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

就像前两年骗人的理财公司,如果有年利10%以上的项目,那么银行为什么不去赚,还要放贷只赚个6%的利息?为什么领导和洋人不去赚,而是轮到那些人来让我们赚?

六 与已知事实冲突。

有些错误的事情,已经被其他事实击破,但仍然在流传,就是因为缺乏消息比对的原因。拥有多个消息源,用已知事实证明未知,大抵错不了。

就像这次疫情,明明日本和韩国没有像我们一样全社会停摆,也控制住了疫情,我们偏偏造了很多谣,让人家抄我们的作业,甚至编出大谎来吓人,搞得好像天塌下来了一样。

七 消息流经是否靠谱。

一般来说,一个对自己的发言比较负责的人,在转发文章时总会先核实一下,而一个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以及平时说话就不够谨慎的人转发的文章,要多留一份心眼。在网络转中,每一个参与转发的人,都会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把关和负责,这个原理与第一条类似。

八 跨专业领域发言不可信。

比如钱学森当年论证了亩产十万斤是可能的,就属于典型的跨界发言,事实证明这种跨界是危险的不可信的。

九 如果出现某个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品牌,那便是软文无疑。

看着像是在谈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结果在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家企业的老板的名字。这相当于做保健品会销,把一个人或者企业吹捧得天上有地上无,那一定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