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经典谋略之第十计(三十六计笑里藏刀)(1)

笑里藏刀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句成语。这个成语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据三十六计的原文讲,笑里藏刀的精髓是这样的。

信而安之,引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全剧的意思是表现出十分友好、充满诚意的样子,使对方信以为真,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我方暗中策划,积极准备,伺机而动,不要让对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这是外事友好内藏杀机的谋略。

而笑里藏刀一句最初出现在刘氏旧唐书李义府传。

李义府是唐初的一个官员,河北饶阳人。这个人会写文章被推荐给了还在当晋王的李治,当一个局长,一级的职务名叫太子舍人,年薪两百单六百四十九年,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继位,这就是唐高宗,也就是武则天的老公。李治想把他父亲的小老婆武则天从庙里弄出来,收进宫里当自己的老婆。李一甫竭力推崇,深得荔枝信赖,于是一度权倾当朝,形势,飞扬跋扈,任人唯亲,广结朋等贪婪成性,很快家族腐败到了极点。不仅他谈,而且母亲、妻子、儿子、女士全部卖官瑜绝。一时间他们家门庭若市,甚至连理智都敢顶。

一次高中问他,听说你儿子和女婿都不太谨慎,做下很多坏事。我听说后倒是为你遮掩过去,可是你却要好好管管你的孩子呀,不要再让他们胡作非为了。

李义府听后,脸色马上变了,面红耳赤,脑袋大脖子粗的反问,不知谁这么嚼舌头根子,向您说这些没有影的话。

高宗不太高兴的回答,只要我说的对,你不要再问是谁说的了。

可是李义府却盛气凌人,并不认错,竟然走了。

三十六计经典谋略之第十计(三十六计笑里藏刀)(2)

当朝人都怕他,始终提防着他,因为这个人貌似温公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基础要权与人复,极为武艺者,折家侵害。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意思是说,别看他总是表现出温和柔顺的样子,同人说话也总是和颜悦色,可是暗地里却心胸狭隘,阴险毒辣,两面三刀。当前后,总是要别人站在他的一边,谁要是不从,就极力加以陷害。所以人们都说,李易甫笑里藏刀。

这是笑里藏刀一词的来历。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萧山一带,派商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萧山是古代地名,在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小韩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天下九塞之一。

为此,商鞅大军迂回到了魏国吴城这里。在今天的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位于离石城东三十五公里处,坐落在著名的学宫岭山脚下。

魏国大将军吴起曾在峄城口修筑城墙,抵御侵略,故取名吴城。吴城是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攻势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

商鞅苦苦思索攻城之际,他叹道,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琼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穷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以前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合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商鞅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送信出去。商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前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穷看罢来信要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

三十六计经典谋略之第十计(三十六计笑里藏刀)(3)

商鞅见公子穷已钻入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穷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见商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商鞅还摆宴款待公子穷,公子穷兴冲冲入席,然而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琼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商鞅利用被俘的随从骗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魏国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就这样,秦国的商鞅用笑里藏刀之计轻取萧山一带。孙子曾讲过这样一句话。

慈悲而抑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意思是说,如果敌人对你言辞谦卑、洁净、和蔼,甚至你让他叫爹都行,那么你可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敌人要进攻的前奏。

如果敌人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来非常诚恳的求和,那么其中一定另有阴谋,千万要加小心。

一句话,先是对方巧言令色,十有八九是杀鸡的前兆,笑里藏刀之计。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他们总是表现的过分热心,没来由的拉拢你,依赖你。第二,他们总喜欢跟你保持一致,你喜欢什么,他给你来什么,总是给你造成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如果对方表现出这些特征,你一定要当心笑声背后的杀气了。

三十六计经典谋略之第十计(三十六计笑里藏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