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

是每一位新能源车主再日常不过的操作

那么,你更喜欢慢充还是快充呢?

你知道慢充和快充的区别吗?

来聊聊关于慢充和快充的那些事儿


慢充快充,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知道,电网中的电是交流电,而动力电池中的电是直流电。充电,简单来说就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充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中的过程。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那么这两种充电模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交流慢充:交流充电桩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把电网的交流电输入电动汽车的慢充口,经过汽车内部的车载充电器把交流电转成直流电,再输入电池,完成充电。一般的车型需要6到8个小时才能将电池充满。



直流快充:一般指大功率直流充电。与交流慢充不同的是,直流充电桩先把电网的交流电在桩内转化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输送到电动汽车的快充口,电能直接进入车辆动力电池。可以在1个小时甚至更快时间内充电至80%。



交流充电桩用的交流充电枪上有7个端子孔位,7个孔位都有金属端子的是支持三相交流充电桩(380V),7个孔位只有5个孔位有金属端子的是单相交流充电桩(220V),交流充电枪对比直流充电枪枪头较小。

直流充电桩用的直流充电枪上有9个端子孔位,直流充电枪对比交流充电枪枪头较大。


快充和慢充是怎么实现的(慢充or快充)(1)

慢充快充,到底应该怎么选


充电方式

优点

缺点

交流慢充

减少虚电

延长电池寿命

充电速度慢

花费时间长

直流快充

充电速度快

占用时间短

产生虚电

影响电池寿命


很明显,虽然同为补充能量的方式,但慢充是“细嚼慢咽”,有利于身体健康;快充是“狼吞虎咽”,不易消化。

在充电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一目了然。但是面对快速的社会节奏,如果偶尔需要使用快充,其实也不必过于纠结。就像一个常年健康饮食的人偶尔吃一顿“快餐”,对于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此外,若是条件允许,每个月可以让车辆在比亚迪原厂的交流慢充桩上进行一次满充满放,这样有利于电池均衡,延长电池寿命。在低温环境下,也建议使用慢充,这样可以使电池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慢充快充,还有哪些疑问


Q

可以自行将双模车型改为直流快充吗?

A

不能。当车辆充电时,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会与充电桩进行数据交互,实时监控电池温度、电压等数据,确认电池总是处于安全的充电环境。而改装则绕过了车辆原有的充电口,车辆电池管理系统无法正确地对电池充电安全进行监控,极易发生过充等风险。


Q

车辆用大功率公共充电设备充电是否对动力电池有损伤?

A

没有影响。充电功率是由车辆按照实际需求控制的。同理,也没有必要给车辆配备超过实际需求的充电桩。

1

交流充电桩并不直接对车辆的直流电池充电,交直流转换和输出功率均由车辆上的车载充电器控制。

2

直流充电桩的输出功率由车辆给的需求值和自身功率上限决定。


Q

为什么车辆在一些公用充电桩上不能充电?

A

为了确保安全,车辆充电时要和充电桩进行信息确认才能充电,确认信息使用的协议(沟通语言)不同会造成无法交换信息导致车辆禁止充电。目前国家要求车辆与充电设备统一使用国标协议,如果不巧碰上未更新协议的充电设备,就有可能无法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