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热爱,书中人物处境与遭遇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苏轼《志林》

纵观全书,无不充斥着人物悲剧的演绎。比如刘关张的“正不压邪”、诸葛亮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称帝等等。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1)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悲剧,形成了《三国演义》独特的“美感”,令人或拍手称快、或怆然泪下、或欲罢不能。

本文不说三国历史,仅以反映三国场景的演义小说为依据,分析历史演义故事中悲剧人物之所以成为悲剧的思想根源所在。

一、 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愿望与现实的冲突

在封建社会,忠君爱国、舍生取义被标榜为一种美德。

而刘备则集此美德于一身,他忠君爱民,对上忠、对下仁、对友义,他与关张二人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同时,他又爱民如子,所到之处尽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百般拥护。

因此,刘关张在《三国演义》中无疑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出场,旨在扫尽世间邪恶,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2)

可以说,刘备是作者倾注感情最多、最深的一个人物形象。

然而,历史小说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倾诉自我情感的同时,却又不能篡改历史、抹杀史实。因此只能依据史实写出关羽兵败麦城而死、张飞急兄仇而遇害、刘备为义兴兵征伐东吴却兵败夷陵……

于是,读者被刘关张因义而聚、因义而兴、因义而亡的兄弟之情所感动,为他们复兴汉室、救民于水火的壮志未酬而倍感惋惜。

刘关张的悲剧根源究竟源自哪里?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大家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人人都想取而代之。但群雄之中除了袁术称帝外,其他人却不敢造次。虽然个个都在明争暗斗,怀着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鬼心思,但在表面上仍然尊汉帝为君。

刘备同样不例外,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打着匡扶汉室的幌子四处奔走,却从未有任何拥护汉献帝的具体行动。因此,刘备所谓的兴“汉”,实则是为自己谋利益。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3)

在关羽的眼中,义兄刘备就是他的全部,貌似对刘备的忠诚便是对“汉”的忠诚。

同时,作者也赋予了他太多“义”的光环,虚构了“三约”、“降汉不降曹”等故事为其洗刷投降曹操的事实。即便如此,关羽的表现也矛盾重重,他对曹操的知遇之恩心怀感激,不但通过斩颜良、文丑来报答曹操。而且在辞别之前还留话:“有余恩未报俟之异日”。果然,赤壁之战后,他弃军令状于不顾,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假设不曾有过“桃源三结义”,相信他一定会死心塌地为曹操效力。

几百年来,刘备施仁于民、深得民心的仁君形象受到读者的喜爱的推崇。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4)

但是仁义之师也并非是无往而不胜的,比如刘璋不愿与刘备决战,是怕百姓遭殃,是“仁”的表现;而刘备极力标榜“仁义”,最后却通过“诈”的方式得到了益州;袁绍在河北也曾施行仁政,深得百姓爱戴,便他仍然敌不过奸诈的曹操。

因此,刘关张的忠、仁、义其实代表的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只不过这种愿望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被赋予忠、仁、义的刘关张在现实面前便只能以悲剧收场。

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

几百年来,诸葛亮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个忠贞与智慧的典型化身。在他的身上几乎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奉献精神被世人所歌颂。

在作者的笔下,他料事如神,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他用兵如神、高深莫测,即便陷于危难之中也能略施小计而转危为安;依据一篇《隆中对》便为刘备争得三分天下的局势。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5)

正所谓“受命于危难之间”,从诸葛亮一出场便表明态度,要伐魏兴汉一统天下。

在他看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主要的,因此他迎着困难奋勇前进,硬是从无到有为刘备打下了偏安一隅的巴蜀之地。从这个方面来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实干型的人才。

但是,他忽略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后半句“成事在天”。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蜀吴联盟出现裂缝,随着关羽的战死、荆州的丢失,蜀吴联盟的瓦解,蜀国的情形每况愈下。

刘备死后,诸葛亮挑起重担,虽然当时的处境十分艰难,但他仍然雄心勃勃上书要求北伐。

“今南方已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谒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几次兵出祁山,虽以失败告终。但他仍百折不屈坚持北伐,在敌强我弱的形勢下,诸葛亮反对坐而待亡,主张尽人谋趁机出击,他说:“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退之时也。”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6)

他不因形势不利而有所畏惧,坚决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达到其目的——伐魏兴汉,他竭尽全力、至死不退。

诸葛亮尽人谋而不屈服于形势,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六出祁山,因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结束了英雄的一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便是诸葛亮的悲剧。

诸葛亮未出前,司马徽预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显然,这是作者之言,翻开史书,未见司马徽有此说。

不过,作者的分析是正确的,诸葛亮是不得其时,即失之机遇(成事在天),诸葛亮想走刘邦的老路,以巴蜀为根据地,破三秦进而横扫中原,但时过境迁,机遇早已变得不同。

刘邦当时的对手是项羽,残暴而寡恩,大失人心,又不善于用人;刘邦能结秦人之心,又能团结五湖四海之士为其效命,所以楚汉相争之初,楚强汉弱,随后事态发展却有利于汉,反弱为强,最后兵围垓下,项羽自刎。

诸葛亮的对手是司马懿,其能力、智谋与诸葛亮不相上下,诸葛亮是百折不回,司马懿是忍辱负重;但魏蜀力量强弱悬殊太大,魏国占有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人口四百多万,士兵四十多万,而蜀国生产较落后,人口九十多万,士兵约十万。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7)

战争是物力、人力、智力的较量,彼此物力、人力如此拥悬殊,智力又差不多,司马懿拥有二十万大军,屯田前线,扼守秦川,使诸葛亮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并非意外之事,诸葛亮虽竭尽人谋,因没有刘邦的机遇,所以突破三秦横扫中原的宏愿不能实现,这便是造成诸葛亮悲剧的原因。

三、“拥刘反曹”思想禁锢下的曹操

很显然,《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被作者置于刘备这个仁君的对立面,把他塑造成一个绝世奸雄的形象。

他是暴中有仁,奸中有忠,诈中有义,而暴、奸、诈占主导地位。

曹操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他为父报仇到处屠杀人民,但不许土兵践踏老百姓麦田,自己犯了军法便割发以代首;

他怕人行刺便捏造梦中杀人的谎言,但在战争中却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8)

他对忤己者杀之而后快,但有时也能宽宏大量,待人以义;他在战争中几次尽坑降卒,但攻入城后却减免赋税以安抚百姓;他一生刻薄残忍,但临死时却分香卖履,颇有点儿女情长。

从伦理道德看,他屠杀义叔吕伯奢全家、假在梦中杀近侍、借仓官脑袋以息众怒,是恶的化身;从建立功业看,他征伐群雄,统一北方,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不愧被称之为英雄。

在行动上他是确确实实是拥护汉为正统的,如果不是他移驾幸许都,汉献帝的颠沛流离生活是不会结束的,而且是难再把宝座坐下去的。

曹操说如果没有他,不知有几人称帝称王,这倒是真话。正因为他至死都没有纂位,表面上还是尊汉奉献帝为正统。

曹操为什么要移驾许都却又一直不敢取而代之?这是因为他具有浓厚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人们往往是传统思想的奴隶,汉家王朝那时统治中国已有几百年,汉是正统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正因曹操有正统观,故重视正统利用正统,将汉献帝这个傀儡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曹操打起拥汉的旗帜,因而当时具有正统观的拥汉派大多汇集于他的麾下。

可是,当发现曹操有不臣之心,便纷纷反对。如曹操要加九赐、封魏王,就受到非议和反对,可见拥汉的还大有人在,其潜力是不可忽视的。

三国时期谁看书被设计死(出师未捷身先死)(9)

所以,曹操不敢觊觎帝位,孙权劝他称帝时,他笑说:“是儿欲使我在炉火上烤耶”。曹操利用正统观,却又受到内部拥汉派的牵制,使之动弹不得,故终其一生不能实现其统一天下的愿望。

当时汉王朝已腐败不堪,它的丧钟早被黄巾起义军敲响了,注定是要灭亡的。

本来,曹操未移驾许都前,他已拥有相当的力量,是当时独霸一方的集团军,他不利用汉献帝这个正统招牌也可独成气候,也许这样可以不受正统派的牵制,而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事实上,袁绍、刘备、孙策等人不正是这样干吗?可是,曹操因为有正统观,才扶植傀儡皇帝汉献帝,以“挟天子令诸侯”因而使自己陷于正统观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这便是造成曹操的悲剧原因之一。

从三国历史发生的年代,一直到《三国演义》的成书时期,社会一直处于封建时代,作者无法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和束缚,因此才有了文中人物在正义与邪恶、正统与反叛、人谋与天定的矛盾中纠结与徘徊,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演绎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