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用手绘漫画记录的(林子漫笔微日记)(1)

尽管陌生,但愿意去信任!

【2017-03-15】棠果骑行“大回顾”

今天读到公众号“棠果范儿”发的有关棠果旅居与ofo“拯救空巢男女”骑行活动完美落幕的软文,果断分享——

3.11相约什刹海,30位由ofo北京和棠果旅居线上招募的“空巢青年”们如约而至。青春,是绝不可辜负的时光,在最温柔的春天相聚,总会出现特别的火花。在活动前,ofo北京的小伙伴,就送来了30辆小黄车,插上棠果旅居绿色的带队小旗,清爽的等待各位俊男美女的到来!

厉害了,我的语言!

【2017-03-20】多音字的“集结号”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昨天转发了“亲子营”的一篇帖子《太强了,104个汉字多音字一句话总结!给孩子留着!》。从小就是语文课代表已多年的我本来觉得懂点多音字有啥强的,认为堂堂一个大号也太不淡定了,但看在人民日报这一金字招牌的面子上,我还是点了进去。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热闹!

“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你得(děi)把心得(dé)体会写得(de)具体些。”“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随便举几个“栗子”都能把人给绕晕、疼晕、熏晕了。

“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多音字中的战斗机。要不是这么微总结一下,我还真没注意到“和”字有六种发音。

文章非常优质,评论一样给力。“亮”说汉字博大精深!“似水@流年”说感谢人民日报!太实用了,为孩子果断收藏!“赐我一双翅膀”说厉害了,我的语言!“刀剑同学”说中文不过六级是看不懂这篇推文的。“八一尔多”说不得不说老祖宗发明的汉字太伟大了,不愧是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

这种集中呈现形式的造句,让多音字变得好学易懂,必须为策划这种造句活动的人点10000个赞。如同“汉字听写大会”那样,我们中华汉字的这一伟大文明成果,必定会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

方舱用手绘漫画记录的(林子漫笔微日记)(2)

火烧火燎PK优哉游哉……

【2017-03-20】攻克磨蹭“贵自控”

今天读到公众号“童悦自然”转发“凌想亲子心理”的软文《孩子太磨蹭?因为你总是催催催!》,心生无数共鸣,果断摘编如下——

磨蹭,貌似一大顽症,从四五岁到青春期,横扫各个年龄段,很多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无计可施。“磨蹭—催促”模式曾经在我们家天天上演:早上催起床,放学催写作业,晚上催睡觉,一天三场,天天循环播放。第一遍催,还能做到和风细雨。每催一次,火气就往上蹿一分,到最后,往往以吼来为这部“催催催”交响曲压轴。这一早晨下来,弄得大人烦躁恼火,小孩儿心情沮丧。然而第二天,历史又一次重演……

催的多了,孩子就对催促产生了免疫。那时,常规性的催促已经不管用了,孩子会想:嗯,大人刚开始催,看来时间还早,还可以玩一会儿。直到动用重量级的“催促 发怒”,孩子就知道:嗯,这回来真的了,看来是到时间了。慢慢地,催促的大人和磨蹭的孩子在无意识中形成了默契:不催——不动;小催——小动;吼着催——才动。

其实,孩子之所以磨磨蹭蹭,有一大半的“功劳”在家长身上,每个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停催促唠叨的家长。孩子一磨蹭,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催催催,越催促,越磨蹭,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结果就是,孩子只会以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行动,而不是自己真正意识到该行动了。在我们的催促下,总是有惊无险,表面看,我们帮助了孩子,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利。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不停的催促,最终会让孩子失去对自己的掌控能力。等他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催促和控制,很容易放纵自己。

孩子磨蹭,有时是正在积攒内心的力量,去面对他不愿意做的事。发现了吗?孩子磨蹭的事情一般都是他不太愿意去做的事,换成让他们出去玩、吃好吃的、看电视,你见过哪个孩子磨磨蹭蹭的?孩子对时间没有太多概念,就容易出现这样的情景:你这边已经急得火烧火燎,他那里还在优哉游哉。想让孩子不再磨蹭,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入手,停止催促和唠叨,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孩子、影响孩子。说起来,这比催促、训斥、发火要难很多,需要大人对自己有觉察,对孩子有同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自控力的小芽一点时间,让它慢慢破土长大。

方舱用手绘漫画记录的(林子漫笔微日记)(3)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2017-03-20】春风十里“不如你”

今日春分,岂能不谈春?当前与春相关的最热话题,除了重温空手竖蛋迎春分这一传承了千年之久的民间游戏,莫过于2016年出品、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

该剧是一部由张一山、周冬雨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改编自冯唐的小说《北京北京》,讲述了秋水在本硕连读八年的大学生涯中,结识了爱人小红与一群好兄弟,毕业后几经坎坷,也让他们对于年少无知的青春时代产生了无尽怀念与感悟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火遍神州,除了这份浓浓的怀旧情怀,还有这充满诗意的剧名。

春风十里,不如你。春风十里,不如有你。无论怎么读,都那么好听,动人心弦、扣人心扉。相比于赵又廷、杨幂主演的虐单身狗的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名称更胜一筹。正如“诗词天地”今天发布的微信帖文《今日春分 | 愿你春风十里,春暖花开,春意荡漾》所鼓噪的那样,让人很有点想吟诗作画的冲动。

“春风十里百花醒,莺飞草长柳枝青。”“元鸟北归雷声震,阴阳昼夜平分中。”“四季有春,春有朝晨,朝晨有你,方显珍贵。春林渐盛,春水初生,春风十里,不如你!”“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黄昏,冬天的阳光,和每天的你。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这一春,愿你春风十里,春暖花开,春意荡漾!”噫吁,一行行诗句荡漾着彼此的春心。

网友“镜山人”应诗附和:春分时节,沐享着春暖花开,春意荡漾。意想着十里桃花深处,携手三生三世爱人走在无垠的花野,吮吸着春的蜜甜,尽享着春景拂来的爱意,两心永远驻留在这迷人的春光中,不弃不离。带着爱人,踏春去!“感悟”亦发感慨:你伴我走过二十个冬夏,你为我付出了最美的年华,又是一载春分到,我愿为你把春描,桃红梨白迎春黄,春风春雨春海棠。有你在就胜过所有的春日花开,在我眼里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莺飞草长,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习习春风,和煦春光,浪漫情怀似暖阳。春天,我们来啦!

方舱用手绘漫画记录的(林子漫笔微日记)(4)

最强大脑,魔方圣境。网络自学,迎刃而解。

【2017-03-31】最强大脑“九宫格”

我素来喜爱九宫格。小时候学奥数,那时就学会了一分钟内在九宫格的81个格子中写上1-81,且各行各列各斜杠的九个数之和均相同。前些年遇到了现代九宫格,在9个三宫格拼成的九宫格中分别填上1-9,使各行各列各三宫格之和均相同。这些天因为孩子的缘故再次研究起魔方,恍惚有种六面九宫格的感觉,最强大脑节目中高手复原魔方的惊人速度更是给了我重拾魔方梦的强大力量,三十年未曾解开的复原之谜竟然通过网络自学便迎刃而解了。

记不得我是什么时候被拉进“魔友会”微信群的,反正里面有许多魔方界的草根高手。TA们都很普通,都是“为了教会孩子玩魔方,结果自己入魔了”的普通家长。然而,群主疯魔是个入魔道行很深也很有天赋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都买了六十多款魔方了,基本上市面上卖的都能解了”。上个月,群主向我推荐了“魔方小站”,使我遁入魔门;今天,群主又推荐了今年新上架的公众号“魔方圣境”,号主是被誉为魔方王子的孙虹烨。

孙虹烨这两年很忙,不仅创办了北京脑力魔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用名字命名的魔方品牌,还出版了《最强大脑之魔方圣境》。我以为,相比于公司CEO和品牌LOGO的光环,书是最能传世的工具。该书在第一部分《小魔方大世界》中介绍了《魔方是颠覆三观的三全神器》《玩魔方的好处:我们为什么要玩魔方》,中间的部分则介绍了三阶玩法、高阶玩法(重点是合并中心块与棱块)、异形玩法(重点是找准中心块和角块)、提速技巧,最后还“安利”了2个有用的附录《学完三阶后可以无师自通的魔方》《三阶魔方花样玩法》。光看目录,我就有种买书的冲动。吃瓜群众也纷纷表示:“永别了,复杂的魔方公式和口诀!若看完这本书还学不会魔方,就没人能帮你了!”

一不小心总容易扯远,回到公众号里面扫货,我看到月初他在“魔方圣境”里发的首篇文章《大圣归来---为什么要开这个公共号?》,文字虽然有点干涩,但他的技术却是傲娇文风的资本,我们不服不行。更为关键的是,玩魔方确实能带给我们的诸多好处,至少它益智,能够训练空间转换想像力,还能训练手眼心脑的高效反应和协调一致。所以结论就一句话:有共同兴趣的童鞋和同志们,应该大步跟着孙大圣,一起钻研魔方的道、钻研学习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