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

霜草苍苍虫切切,寻道探秘乐学忙

南山南,古道边;

虫低鸣,蝶寻芳;

溪水清冽,林风阵阵;

自然课堂,学问无双。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4)

慈溪南境,丘陵起伏,古道众多,溪水相伴,山不在高,有虫则鸣。

有山有水的优美环境,自然也栖息无数种类的小精灵。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不大的荒石园里探寻了昆虫世界的奥秘,许多学校都会把他的《昆虫记》作为暑假必读书目。孩子们在空调房或者图书馆阅读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想象昆虫的模样,我们为何不一起走进慈溪神奇的山谷,发现大自然中被我们忽略的小小世界?

法布尔说:“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产生力量!”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5)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下文中所有昆虫均为阿喆老师在慈溪各条登山步道所发现,也许运气好的你会发现更多神奇的小精灵。因为慈溪的昆虫也实在太多,文字也只能展示极小部分种类,那么我们就从最常见的昆虫开始探寻吧。

昆虫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就是蝗虫,在慈溪山间地头也是最常见的昆虫之一。

蝗虫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6)

蝗虫 栲栳山步道

蝗虫,俗称“蚂蚱”,慈溪话叫做“大头咯蜢”,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著名的农业害虫。

平时在田野行走蝗虫就会时不时蹦到我们面前。东亚飞蝗也叫中华稻蝗,去长溪岭步道入口处会发现很多。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7)

中华稻蝗 长溪岭步道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8)

蝗虫 藏云溪步道

如果你看到蝗虫有绿色有土黄色,甚至这类混色,不要惊讶,因为蝗虫有个特别的本领就是身体的颜色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哦。

因为中国人对美食文化研究实在太过于深入,现在蝗虫已经作为一种美食成为吃货们的新宠了。

跟蝗虫有些像的就是蚱蜢了,也是蝗虫的一种,它俩是很近的亲戚,慈溪方言叫“咯蜢”,慈溪的农田菜地较为常见,雌虫较比雄虫大,身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数量大分布广,专吃植物叶子。

看下图的植物叶子上的坑洞就知道是这家伙干的好事,妥妥的一个害虫。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9)

中华剑角蝗 栲栳山步道

山里的蚱蜢体型比田间的要大,上图就是中华蚱蜢,也叫中华剑角蝗,名字是不是很霸气?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0)

中华蚱蜢 栲栳山步道

上图就是雌性蚱蜢,蝗虫类都具有随环境改变的伪装色,不过它们在害虫界都是臭名昭著。

螳螂

说了两个典型的昆虫都是害虫,我们当然要来提下正能量。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1)

螳螂 藏云溪步道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2)

螳螂 藏云溪步道

常见的昆虫并不都是害虫,从小都能见到的螳螂就是农业害虫的主要天敌。

螳螂也称刀螂,属肉食性昆虫,时不时挥舞着两把“大刀”,模样就是一种凶猛威严感。慈溪人小时候叫它“大刀夹螂”,可以问问长辈捉住它后是不是会拔一根头发喂它吃呢。其实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还有个特别名字叫“祷告虫”。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3)

螳螂 栲栳山步道

螳螂一样会变色,它还是出了名的胆大,不仅会捕食虫子,甚至火起来跟比它体型大很多的动物都能打上一架,网上也有螳螂捕食蛇类的视频。

黄长脚蜂

身边常见的昆虫是益虫的当然少不了蜜蜂,不过蜜蜂太常见,我们来认识跟蜜蜂很像的两位朋友。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4)

黄长脚蜂 大山步道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5)

黄长脚蜂 大山步道

首先这位比较好认,叫黄长脚蜂,慈溪人缩短些叫它黄蜂,是胡蜂的一种,体色鲜黄色,最大特征为各脚有黑黄相间斑纹。除冬季外均可见,家旁边也常能看到,习惯筑巢于树丛或建筑物屋檐等场所。别看它也在花间飞舞,其实不为采蜜,而是在捕食被花蜜吸引过来的小虫子,所以属于杂食性昆虫。

因为它也是蜂类,所以尾部一样有根毒刺,没事最好不要去招惹它。

食蚜蝇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6)

食蚜蝇 大山步道

这个应该是蜜蜂了吧?等等!仔细观察哦,这位究竟像蜜蜂多还是像苍蝇多?

脑袋是不是更接近于苍蝇些?

其实它叫食蚜蝇,是常见的天敌昆虫,以幼虫捕食蚜虫而著称。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态现象,往往被误认为蜜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番,不难区分: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以收集花粉。

食蚜蝇分布很广,慈溪各条登山步道路边的野花丛中都可见到哦,可以让孩子辨别昆虫种群特征的典型代表。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7)

竹节虫

除了常见的昆虫,在慈溪的不少山麓与小溪旁也能寻访到比较稀有些的昆虫,与其说稀有有时可能我们都没有发现罢了,比如下面的竹节虫。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8)

竹节虫 藏云溪步道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19)

竹节虫 藏云溪步道

对于许多慈溪人来说看到竹节虫估计只有书上或者视频,亲眼看到活体机会并不多,因为竹节虫的伪装比螳螂之类还厉害,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多数竹节虫的体色呈深褐色,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上面拍摄的竹节虫发现于藏云溪的蛇潭旁边,也许多多去看看说不定能再次相遇。

天牛

天牛也是慈溪非常常见的昆虫种类,中国有2200种左右,分布广泛,危害普遍,几乎每一种树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种类所侵害。天牛在慈溪大多数都是以黑色为主的家天牛,还有桑天牛和桃红颈天牛,不过阿喆老师带你看下面两种少见些的天牛。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0)

黑棘翅天牛 藏云溪步道

黑棘翅天牛在浙江主要分布在天目山这边,没想慈溪也有,全身黑褐色,前胸背板具瘤状的脸谱凸,侧缘有尖刺,翅鞘具纵条瘤状突,侧缘有小棘刺。这小家伙攻击性很强哦,冲外表看看就知道不好惹。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1)

斯文豪氏天牛 藏云溪步道

上图中这只天牛的配色就不一样了,名字很霸气叫斯文豪氏天牛,也叫黑纹苍蓝天牛,原本是台湾地区特有物种哦,同样也发现于藏云溪步道旁,估计它也有爱国情怀到大陆来探亲吧。

慈溪还有不少其他天牛种类,大多较为常见,如果看到更加稀有的品种也要记录下来。

拉步甲

提到稀有了,那我们要来看看下面这位小伙伴了。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2)

蓝拉步甲 白洋步道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3)

蓝拉步甲 白洋步道

这位稀有的昆虫就是拉步甲,拉步甲在浙江地区较为多见,那为啥还说稀有呢,慢慢看来哦。

浙江最主要的就是红胸绿鞘型拉步甲,像上图为蓝拉步甲,发现于白洋登山步道,这类就比较少见。它常栖息于砖石、落叶下或较浅土层。成虫一般夜晚捕食,白天潜藏于枯枝落叶、松土或杂草丛中。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是肥嫩的娥类、蝇类幼虫和蚯蚓、蛞蝓、蜗牛之类体表柔软的小动物。

拉步甲是中国特有物种,别看个头小,它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以说仅次于一级重点保护的大熊猫了,所以发现拉步甲不要去捕捉也不要去伤害它,这可都是违法行为哦!

离斑虎甲

说到甲虫类了,再来看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比如下面这位拿了世界冠军的小家伙。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4)

离斑虎甲 栲栳山步道

上图这位就是离斑虎甲。虎甲虫在许多登山步道的路上都能偶遇,栲栳山步道和藏云溪步道上数量非常多。它们总是抬头挺胸,一副高傲的样子,经常距人前面三五米,头朝行人。当你走近想欣赏它的英姿时,它又低飞后退,头仍然朝向行人,好像在跟人们闹着玩,虎甲因这种在前方做短距离飞翔的动作,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拦路虎”和“引路虫”。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5)

离斑虎甲 栲栳山步道

你可曾想过,这种常见的虎甲虫也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生物,按体长比例计算,它每秒钟可以移动体长的171倍,相当于一只猎豹用 110 千米 / 时的速度跑 18810 公里,虎甲虫的速度正是猎豹普通速度的171倍,虎甲虫用时只需 1 秒。

如果按照比例将虎甲放大到与人类身高相当的大小,那么其奔跑速度就可达时速1000公里,已经接近于音速,基本相当于一般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是一级方程式赛车车速的两倍有余。自然界的物种设计十分有趣而平衡,虎甲享有高超速度能力的同时,由于其复眼结构限制和大脑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瞬间失明,所以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不得不时常停下来重新定位猎物,然后继续追杀。

金龟子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6)

偷看蝴蝶的金龟子 任佳溪步道

有意思的甲虫还有这个金龟子。许多人知道金龟子都是央视少儿频道里看来的,电视里这么可爱,现实中却是个十足的害虫。过去慈溪的孩子叫它臭青虫,捉住它后用一根细竹棒戳入背脊,金龟子就会拼命煽动翅膀,夏天拿它当个小小的风扇也是不错滴。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7)

铜绿金龟子 栲栳山步道

金龟子种类很多,模样和名称也不尽相同。慈溪的山上可以发现很多,如上图的铜绿金龟子,常常出现在一些路边的小植物或者树干上。上图趴在商陆叶子上的金龟子,注意商陆有毒尽量不要触碰哦。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8)

铜绿金龟子 藏云溪步道

金龟子好奇心很重,看到旁边有什么动静总想去探个究竟,所以能发现金龟子的地方往往旁边还有些小昆虫。

但是金龟子也是典型的害虫,经常会咬食植物叶片成网状孔洞,严重时会危害整个植株生命。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29)

黄粉鹿角花金龟 藏云溪步道

金龟子有很多近亲,在慈溪的山区遇到最多也很漂亮的就是黄粉鹿角花金龟了,栲栳山、藏云溪和大山的步道上能发现不少,它们喜欢在松软的树皮旁边活动。鹿角花金龟模样不再是金龟子圆滚滚的,最大的特点是雄虫头部具有两根鹿角状的觭角,也因酷似鹿角而得名,雌虫则无此特殊构造。

花金龟不是保护动物,因其模样好看,所以经常有人捕捉回来进行饲养,一般盒子底下铺一层树皮,喂它些苹果就行。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0)

黄粉鹿角花金龟 大山步道

花金龟喜欢躲在松软的树皮底下,大多数是群居,经常性能发现多只聚集在一起。有两只蝴蝶拜访了鹿角花金龟一家,而主人对客人的来访有些慌乱。

锹甲虫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1)

中华大扁锹 藏云溪步道

相互拜访做客在昆虫世界是件经常发生的社交活动。与鹿角花金龟一样长角的鹿角虫正在接待到访的金龟子,鹿角虫也叫锹甲虫,上图就是在藏云溪发现的中华大扁锹,它是我国最常见的锹甲虫,饲养容易,是新手养锹甲的入门品种,幼虫用发酵木屑喂养即可,人工饲养环境下成虫则可喂水分低的水果、蜂蜜、甲虫果冻。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2)

中华大扁锹 藏云溪步道

要小心锹甲虫的大钳子哦,把手指夹出血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3)

一堆锹甲虫宝宝,还没完全长成爸爸的大钳子,模样都有些憨态可掬。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4)

昆虫宝宝跟我们小朋友一样对外界充满好奇心,这只锹甲虫宝宝对比它大很多的漂亮蝴蝶阿姨产生兴趣,用自己的触角小心翼翼地触碰它,似乎在向它问好。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5)

刚才说了昆虫们很喜欢相互拜访,如上面的图中就有三四种昆虫在一起,前面的螳螂就出现在它们下方的树叶上。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6)

双叉犀金龟 大山步道

鹿角虫虽然名字和上面的鹿角花金龟相似,但它们没有直接亲戚关系,和金龟子做亲戚的就是这个独角仙了,学名叫双叉犀金龟,脑袋上有个小小的犀牛角哦。独角仙因长有一只雄壮有力的独角而得名,其角的顶端分叉,在用途上,独角仙可作观赏,是常见的宠物,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这家伙的模样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阿喆老师在任佳溪步道上曾遇到一只独角仙和螳螂打架,难分敌手,很可惜照片因手机原因遗失了。

独角仙为益虫也可以是害虫,适当的数量不会造成森林的破坏;而数量过多的话,成虫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侵害。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7)

慈溪山野的昆虫实在是数不过来,如果你想有更多的了解,请关注慈溪发布即将推出的《慈溪昆虫记(下)》。小慈将带你了解更多神奇又漂亮的昆虫哦。

(文中图片素材均拍摄于慈溪各条登山步道,部分科普文字摘录于百度百科)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8)

寻找昆虫注意事项

1、昆虫分布慈溪各条登山步道,多留意多观察,切莫深入无人的山林。

2、上山选择气温凉爽时刻,穿长裤和运动鞋,备好驱蚊水和止痒药膏。

3、观察昆虫时也要注意脚下和身旁区域是否安全,远离悬崖或易跌落区域。

4、山上部分昆虫或植物有可能带有毒性或刺激性,请不要直接用手接触。

5、采集昆虫标本请参考网上正确流程,不采摘或捕捉国家珍稀植物或动物。

6、学会用百度识图等各种软件来识别植物或动物,多记录,少打扰昆虫们的生活环境。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39)

学会发现

学会探索

也许你就是慈溪的“法布尔”

图文|慈溪阿喆

责任编辑|好天天

- END -

如果觉得好,请您为小慈点一个zan

昆虫记中的手册(慈溪昆虫记上)(40)

留言已经开通,小慈等着您的精彩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