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邓稼先和杨振宁这对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知交好友见了最后一面,留下这世上最后一张二人的合照。

合照中,邓稼先虽然面容憔悴、头发花白,却依旧掩盖不住他极力要呈现出来的灿烂笑容,可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难发现,邓稼先嘴角上挂着清晰可见的血迹。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

邓稼先受核辐射影响,被直肠癌折磨得已经全身开始大出血,无论怎么擦都擦不干净,即便邓稼先想干干净净地和好友拍最后一张照片,这鲜血也控制不住要从嘴角流出来。

杨振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后,杨振宁回想当初病重却仍旧牵挂中国未来科学发展的邓稼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践行“千里共同途”的美好愿望。

那么,这对好友之间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杨振宁最后做出了什么选择呢?

幼年相识,暂别归途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相识要从他们的父辈开始说起,当时,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和邓稼先的父亲都作为高端人才在清华大学任教,两家人也因此而居住在清华园西院,由于相隔不远,来往很是密切。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2)

邓稼先

当时的邓稼先和杨振宁因为年纪相差不大又同为男孩子很是玩得来,不受纷争侵扰的清华园成了他们游戏、顽皮、捣蛋的天堂,两个孩子也因为意气相投而在无忧无虑的玩闹中奠定了一生的情义基础。

相聚是因为父亲的共同任教,分离自然也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而产生,但是缘分并没有让杨振宁与邓稼先就此失散在人海茫茫,相反,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两个人出现分离,都能在同一个地方再次相遇。

崇德中学时期两人再次相聚,调皮捣蛋不减当年,西南联合大学时期,两人又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和方向都选择了西南联大的物理系,成为了同系好友,在上下求索的道路上共同前进。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3)

尽管当时战火纷飞使得他们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很是艰难,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二人不断汲取知识的步伐,更加锤炼了他们顽强的意志,为国家谋发展谋复兴的思想也在此刻彻底在两个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为此,杨振宁和邓稼先都为了能够出国学习更多知识、得到更好的环境支持而兴奋。但是一趟出国之旅彻底改变了两个人今后的抉择。

新中国成立伊始,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帮助完成建设,需要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建立起更加强大的新中国。

邓稼先在大洋彼岸知道这个消息和召唤后,毅然决然收拾行李踏上了回国之旅,他学习了这么多年,掌握了这么多的知识,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天把这些都在中国的土地上将其付诸实践。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4)

青年邓稼先

但是杨振宁却并没有如同邓稼先那般殷切的心理,纵然有对故土的眷恋和怀念,也有想要回国的想法,但是本身学习的物理知识理论让他怀疑能否在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大展拳脚。

杨振宁的物理知识理论,偏重理论研究,而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杨振宁看来,显然无法支持他完成研究多年的实验,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杨振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心血,因此在当时选择了和邓稼先不一样的道路:留在美国完成理论成果,然后再择期回国。

可是杨振宁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拖延,就再也没有了合适的回国时机,邓稼先的重逢也晚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5)

青年杨振宁(左)

荣誉满身 不知故土

和回到祖国不求名利埋头做科研的邓稼先不同,在邓稼先隐姓埋名、不顾危险投入到原子弹研究当中的时候,杨振宁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利用美国所提供的优越环境,成功突破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与李政道联合提出了物理上的另一座高峰——宇称不守恒理论,震惊物理学界,并且一举拿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时间杨振宁享誉全球,多次受邀在全球各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

面对杨振宁如此的成就,中国看到了他的闪光点,希望杨振宁能够尽快回到祖国帮助进行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台湾当局也向杨振宁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杨振宁可以前往台湾,为了劝说杨振宁回到祖国,其父杨武之被寄予了厚望。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6)

杨振宁一家与父亲杨武之

杨武之有着浓重的爱国情怀,看到儿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他在自豪骄傲的同时当然也希望优秀的儿子能够像他一样在故土上尽情挥洒热血,为祖国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为此,杨武之曾三次赴日内瓦,极力劝说杨振宁归国,并且告诉杨振宁今日之中国非昔日之中国,不再受到战乱的侵扰,也不会像以前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那样艰苦还要躲警报。

但是父亲杨武之的劝说没有彻底打动杨振宁,如今的他有很多需要顾虑的东西,除了杨振宁目前还在学术交流当中不方便回国之外,最让杨振宁犹豫的便是祖国的环境。

不可否认,新中国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也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些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在当时,无论是经济还是学术上都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7)

让杨振宁放下一切、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没有那个勇气,所以,无论父亲杨武之怎么劝说,杨振宁都没有给出答复,这件事情还因此让父子两人起了争执。

时间一久,杨振宁越往后越没有了回国的打算,甚至在1962年选择加入了美国国籍。

对于一向无比热爱祖国的杨武之来说,加入别的国家,那就等于背叛!这个决定也使得父子俩彻底产生嫌隙,至死都没有彻底和解。

杨振宁曾回忆说:“我知道,他直到临终前,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加入美国国籍后的杨振宁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在1971年,且在回国的时候点名第一个想要见的人就是自己已经二十年没有见的老朋友邓稼先。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8)

邓稼先在当时已经帮助中国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在和杨振宁会见的时候,邓稼先没有骄傲,而是一切如往常地和老朋友聊天。

而这次聊天不可避免地就要谈及到中国在一穷二白时候造出来的原子弹与氢弹,我们都知道,原子弹和氢弹是我们中国人凭借着自己的双手造出来的,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无数科学家用算盘打出来的。

但是国外最常见的就是恶意地揣测,认为弱者永远都是弱者,没有强大起来的可能,就算是制造了强大的武器,那也一定有美国人的参与。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9)

所以在美国报纸上,杨振宁看见的便是这样的传言:中国人造的原子弹和氢弹有一个叫做春寒的美国人的帮忙。

杨振宁希望能够在好友这里得到真相,他虽然不知道中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建造原子弹和氢弹的,可是他希望得到的答案是足以反驳那则报纸上的流言蜚语的。

可是问题一出口,杨振宁首先得到的是沉默。

这并非是默认,只是核武器作为国之重器,许多都是保密的,没有经过批准不能轻易说出口。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0)

因此,邓稼先当时并没有立刻回答杨振宁,而是在请示了周恩来总理并且得到批示之后,才明确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没有外国人参加。

这个答案自然也是杨振宁希望得到的,据说当时杨振宁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还躲到洗手间实实在在宣泄了一番。

这个答案也在杨振宁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涟漪,着实唤起了他心中那久违的对故土的情感。

杨振宁激动兴奋之余,也很疑惑,他曾经为之犹豫的贫弱的中国,是如何在科技落后、经济落后的条件上,完全靠自己造出原子弹的呢?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1)

周总理与杨振宁亲切握手

他此时想不明白的不仅是这一件事情,还有后来在回美国的飞机上看到了邓稼先的一封信,上面最后的寄语只有十个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据杨振宁后来回忆,这十个字,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明白,才开始真正去实行。

被唤起了拳拳爱国之心的杨振宁开始想要了解新中国,希望能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爱。

那就是利用自己已经有些威望的身份,对外宣传中国,让外人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凌、一穷二白的中国了。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2)

杨振宁开始多次申请访问中国,在多次的访问中,杨振宁找回了初心,不断地帮助在外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进行科研学习,促进了中国科技交流与合作。

清华、复旦、南开等多所高校也在杨振宁的帮助下顺利创建了多个物理实验研究所,不断地推动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在多次访问中,杨振宁总要抽时间去看望邓稼先,两人就中外的物理学研究展开交流,也会像个寻常朋友一样回忆过去,找到那个时候最纯粹的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可惜,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原本以为邓稼先在国内,杨振宁在国外,这样共同为祖国贡献一份力的两个人能够一直相伴。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3)

邓稼先

不料1985年,邓稼先因为受到核辐射的影响,被诊断出直肠癌,身体开始一落千丈,越往后身体越是疼痛不说,还开始大面积出现渗血。

杨振宁在美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悲切万分,1985年端午节过后,杨振宁前来北京看望邓稼先。

此时的邓稼先已经卧病在床,形容枯槁,由于被病痛所折磨,本就憔悴的脸上更是令人心疼。

或许是为了不让老朋友看着自己太过伤心,邓稼先让自己的夫人许鹿希帮他擦拭身子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又在许鹿希的搀扶下迎接杨振宁,和好朋友拍下了二人最后的一张合照。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4)

邓稼先夫妇

这一天,杨振宁陪着邓稼先说了很久的话,为了让邓稼先开心,杨振宁开始回忆二人的过往,记忆中那无忧无虑的时光再次展现,两人好似又回到了那天堂一样的清华园。

从小聊到大,原子弹与氢弹是邓稼先怎么都无法低调的存在,杨振宁也不禁好奇开始询问邓稼先,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国家给了多少奖金。

邓稼先可没有直接回答杨振宁,而是比划着两个手指头让杨振宁自己猜,杨振宁猜了很多次,从两万到两千,可就是没有想到是区区的20块。

起初杨振宁怎么都不愿意相信,原子弹和氢弹这么重要的国之屏障,怎么会只有区区的20块钱呢?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5)

可是邓稼先却似乎很是自豪和满足,笑着告诉杨振宁并没有开玩笑,就是实实在在的20块钱,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夫人许鹿希也开始和杨振宁解释这其中的原因。

原来当时原子弹特等奖的总数才10000元,可是研究制造原子弹的远不止一人两人,人人有份分下来邓稼先得了10块钱,加上氢弹总共20块钱。

杨振宁对着这个数字是大为震撼的,若是比之美国,又怎么会只有这些呢?可是杨振宁也知道,这些钱已经是当时的中国对科技最大的支持了。

看着含笑的邓稼先,看着他自豪地比划着两个手指头,那种深深的触动再次攀上杨振宁的心头,他说:“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没能等来杨振宁为他寻来的抗癌药物便与世长辞,这让受到许鹿希电报的杨振宁悲痛万分。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6)

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想起第一次回国邓稼先给自己的十字寄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想到最后一次见面邓稼先那种殷切情深的眼神,杨振宁忽然明白了当初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在全世界的嘲笑声中造出原子弹,明白了这十个字真正的含义。

在那之后,杨振宁开始变卖了在美国的房屋旅居中国,真正为中国的物理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真正开始和好友邓稼先走上同样的道路,继续走邓稼先来不及走完的路。

杨振宁曾经说过:“稼先,我来了,希望还不算太晚……”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7)

邓稼先写给杨振宁的信

晚吗?爱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知交好友能够真正走在同一个战壕里,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情啊。

结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是邓稼先送给杨振宁最美好的期盼,他希望他们之间会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继续行走在共同的道路上,不管人在与否,你在就是我在。

邓稼先弥留之际的遗言我们都知道,那一句:“别让别人把我们落后太远”,谁听了不落泪?

杨振宁也在用余生完成邓稼先这个愿望,并且在2017年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落叶归根。

杨振宁什么时候看的邓稼先(杨振宁看着邓稼先嘴角渗出的鲜血)(18)

2022年年10月,香港大学对外公布,颁授名誉博士学位予3位杰出人士,其中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这样的荣誉对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来说当之无愧。

而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他是中国的一份子,正如好友邓稼先那样,为中国更好的未来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