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随着湛江市自驾游协会的好友们一起,前往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一游。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

霞街村是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的一条大村,总人口超过6000人,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

林召棠(1785—1872),字爱封,又字蓉舟,号芾南,吴川县霞街村人。清癸未科状元,是自隋朝开始科举1500年间广东九个状元之一,也是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4)

林召棠纪念馆位于在吴阳镇政府旁边的霞街村的巷道,不远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牌坊,牌坊高9米,有三连拱门,琉璃瓦戴顶。中间的拱门稍高,门楣上嵌有“状元”红字石匾,这两个刚劲正楷题字为林召棠亲笔所书。状元坊大门两侧楹联为:“召伯甘棠长留遗爱,公门桃李蔚起英才”。两侧拱门上有横联“门承汉德、旌表高贤”。

林召棠状元纪念馆里展出林召棠的生平介绍。馆内有状元墨宝、应试试卷及名人题词碑刻。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5)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6)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7)

召棠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其父雨屏曾任东安县教谕。召棠年十一随父到馆学习,攻读《庄子》及《王渔洋集》,酷爱四六文,喜学诗词。年十八,应童试,取得生员资格,学使姚文田赞之为“海滨秀才”。嘉庆十七年(1812年),学使程国仁(河南商城人)选充癸酉科拔贡生,命入官署肄业。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应顺天乡试中举,志犹未已。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元年(1821年),先后两次参加会试均落第,以功名有馁意志,不欲逐角文坛,即回东安见父。适值此时,程国仁受职广东布政使,召棠前往拜会,深受程国仁的教诲与激励,从而继续奋力进取。道光三年(1823年)召棠第三次参加会试,被取中二十八名,殿试拔为一甲,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充国史馆纂修官。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8)

纪念馆为两进三间,每间的正檐都有一幅匾。首进的题匾为“海山别院”,这是于右任在1932年题。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9)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0)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1)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2)

二进的题匾是“守一养和”,三进的题匾是“心亭亭居”。首进沿两侧墙壁设有碑廊。碑廊镶满用岩石镌刻的各种字体的诗联、题辞。纪念馆庄严肃穆,各种展品布置得大方得体。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3)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4)

进入大厅背墙正中有林召棠官服青铜雕塑的座像,显出面容清瘦而朴实,正气浩然而心藏困厄。两侧有林召棠夫妇画像,用镜框装裱挂在塑像两旁。有林则徐的题联:“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那是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来粤查禁鸦片,与召棠书信来往,咨询谈论民生吏治时所赠的对联。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5)

正厅两边及东西两面边墙上,还展出了林召棠会试、殿试的答卷,并有历代各界名流的题联题匾以及林召棠的家训和他的手书真迹,有各种风格的诗词、对联、题字、书法等,文化氤氲十分浓厚。这里简直像一个文化“百花园”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6)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7)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8)

召棠晚年,或吟咏于高雷山川滨海,或挥毫落笔于书斋。其书法,欧底赵面,自成一家。其诗词颇多佳作,清丽可颂,脍炙人口。一生主要著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手抄本,而刊行于世的则散载于《万花谷》(专载清代翰林班诗作)、《高州府志》、《吴川县志》。召棠高寿至87岁。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19)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0)

林召棠一生清廉正直,孝友仁慈。侍君尽忠,侍亲尽孝。心系国家,德泽黎民。在村中首创“义仓”,救济贫民。为清代吴川县倡议举办“教育基金会”,并亲自撰写基金会倡议书。其深知国家致治在于贤才,贤才之成源于学校;为弟子造就一贤,即备国家栋梁一器。所以,其淡泊名利,不慕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毕生至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举人、进士。他的学生当中,有侍郎、巡抚、尚书,乃至大学士,武英殿总裁,可谓桃李满天下,栋梁遍朝野。为清朝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1)

召棠公的一生,仁爱贤良,高风亮节;笃行博学,忧国忧民,所以,其不但获得晚清各界名流的高度评价,还获得清朝同治皇帝下旨旌表霞街村为“高贤里”。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2)

在林召棠纪念馆近旁还建有“林氏大宗祠”,对研究我国家宗族历史文化有较高价值。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3)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4)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5)

霞街村的历史要从其史迁祖林永说起,林永原籍福建莆田,宋明经任海南儋州学正,宦满过吴川,遂卜居霞街,定居以来,人口繁衍,尤其是明清两代,人才辈出,除了林召棠高中状元外,还出了四进士、十九举人,至于贡生、禀生、秀才等就数不胜数了。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6)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7)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8)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29)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0)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1)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单是霞街村就涌现了一批学士、硕士、博士。这是林召棠勤奋好学的品德,广泛地激励着青少年在学海中奋力拼搏,这又正好应验了林则徐的联语“珂第祥留五色云”。(珂第,尊称别人的故里。五色云,指人才辈出。)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2)

这是正在重建的霞街村乡贤祠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3)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4)

在现场看到,乡贤祠的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了主体框架部分,现在在进行的是装饰部分工作。重修工作是在利用原有的墙体进行加固及翻新,既保留了原建筑的部分原貌,又使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举多得。烈日下,工人在房顶雕龙画凤,一幅幅浮雕颜色艳丽,栩栩如生。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5)

而在旁边的大榕树下,几位手工艺人一凿一凿地在木头上雕刻浮雕花纹。这些木头浮雕都是用上好的花梨木,请专业的木雕师傅制作,即使工时长,费用高,但更具有历史意义,也更能体现当年乡贤祠的光彩。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6)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7)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8)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39)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40)

林召棠简介故事(粤西历史上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里)(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