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由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首次提出,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国在当前历史发展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1月,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作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从“人民、历史、世界、治理”四个维度对新发展理念进行认识思考,对于正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奋力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完整把握新发展理念?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完整把握新发展理念(从四个维度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

完整把握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由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首次提出,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国在当前历史发展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1月,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作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从“人民、历史、世界、治理”四个维度对新发展理念进行认识思考,对于正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奋力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从人民的维度正确认识新发展理念

“为国者,以民为基。”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社会进步的基本规律。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改革开放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假若没有像安徽小岗村一样亿万人民群众的敢于创新和追求发展,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定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从人民的维度认识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定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云南经济不大、不强、不优,核心就在于创新支撑不够有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离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很难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很难解决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必须不断激发云南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构筑数字经济新引擎,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汇聚用之不竭的智力源泉。

从历史的维度正确认识新发展理念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2014年9月29日,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翻开云南发展的历史画卷,云南边疆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和谐稳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正因为云南各民族勠力同心进步,就出现了哀牢内附、班洪抗英、重九护国、剽牛盟誓的团结生动局面。云南各民族有着和谐发展的传统,更有着“宾弄赛嗨”交融的习俗,云南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只有各民族团结进步,就能有力推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经过上千年的融合发展,云南各民族已经形成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命运共同体。

从历史的维度认识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就是要正视云南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出现的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努力解决好各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始终牢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深深嘱托,坚持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让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繁荣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夯实民族认同基础。

从世界的维度正确认识新发展理念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他形象地把中国经济比作大海,“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表明了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的坚定决心,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形势风云变幻,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全球化进入了动能转换期,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正上演着深刻重塑。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辐射中心,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自古就是开放之地,从汉代开始,云南就陆续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和蜀身毒道对南亚次区域展开了探索;明清时期兴盛一时翻越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通过盐茶贸易把东亚独特的人文风情交流到了南亚各国,甚至影响到了西亚和东非红海沿岸;近代建成的滇越铁路更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在当时世界上一度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互争瑜亮。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推进实施,云南在我国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云南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世界的高度来定位云南的开放格局,以对外全方位的大开放促进社会全领域的大发展。

从世界的维度认识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持续推动开放发展,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找准云南在全国开放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我们要精准找到开放发展突破口,用足、用够、用活国家的相关开放政策,抓住重大转折点中重要机遇的“窗口期”,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让云南开放发展的“小齿轮”紧紧咬住国家战略发展“大齿轮”,持续提升二者间磨合旋转的契合度,通过开放,借船出海,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型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的海洋型经济,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插上向远洋腾飞的翅膀。

从治理的维度正确认识新发展理念

“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要求云南“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我们必须坚决守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没有云南的生态安全,就没有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的屏障;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就是对全国生态安全的最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20年既是云南脱贫的攻坚之年,也是云南消除贫困的元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让“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成为全省干部群众自豪的新省情。同摆脱贫困一样,云南的绿色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立体气候丰富多样,动植物资源位居全国前列,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不断创造综合效益,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推动云南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是适应发展方式科学转型的内在要求。

从治理的维度认识新发展理念,就是要笃实践行绿色发展,就是要直面云南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部分区域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攻克绿色、节能、环保、清洁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开发效率低等难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意识深植云岭大地,各级党委政府要破除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高资源效率杜绝过度开发,提升重点领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绿色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发展和保护并举,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绿色生态保障。(禹世明 执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