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家里买了很多书,却一直苦于没有时间看,只能眼睁睁望着书落满灰尘?

你有没有想快速探索学习新的领域,买了众多书,却不知从何入手?

那你有没有看完一本书转眼就不记得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了呢?

如何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就要功利掌握高效读书方法)(1)

书看完了,但内容想不起来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脑的记忆习惯如此,一样东西你学完后,需要反复复习加深记忆,反复几次后才能成为长期记忆,如果看完没留下任何痕迹并不再复盘的话,大脑里的内存就需要给其他东西腾地方了。

我们上学时教的读书方式是一本书拿来一字一句从头至尾看完,通读后总结中心思想,可其实一本书80%的核心内容只占20%的页数,这就是传说中的二八法则,只要找到那20%的核心内容,其他的可以不用纠结了.

因为你的大脑有想象力,会根据这些限有的信息自动脑补相关的其他信息,做到自动融合,所以一本书不用一字不落的看完,就能掌握核心内容。

如何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就要功利掌握高效读书方法)(2)

读书不只有一种方法

为了让自己可以高效的学习,我连续看了7本关于阅读的书籍,其中5本采用的是传统方法,再没有确定更好用的方法前,我想看这些前辈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另外两本是用了学到的共振地图法。

另外我还发现了这7本书中的共同观点——读书要“功利”,意思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去读,心中要有疑问,读书时大脑才会自动打开搜索引擎,快速找到你想了解的内容,否则漫无目的看书很容易令人遗忘。

如何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就要功利掌握高效读书方法)(3)

充分利用大脑的“搜索“功能

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 快速阅读法:摘自《洋葱阅读法》教你(30分钟读1本书),用8分钟时间看目录序言,选出重要章节,剩余22分钟看这些章节。

步骤是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首先自问:我看这本书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有没有看过同类型的书;

预习:看目录和前言还有后序,用笔标记重要章节;

扫读:从前往后快速翻一遍,让大脑对书有个全面认识,不用细致读,

就是那种有刷刷声的翻阅即可;

读重点章节:细读标记好的部分章节

最后复习一下重要部分或看书中有图表的地方(一般图表展示的比较重要,而且便于理解)。

2. 笔记读书法(又称葱鲔火锅式读书法)也是写书评的方法,只要1个笔记本就可搞定。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没耐心,后来越看越觉得作者说得很有道理,比如选书方面我们平时就可搜集感兴趣的书籍为自己列书单,等到去逛书店时,不会看得眼花缭乱了。

还有看书的时候当看到对自己有触动(惊叹,高度赞同,质疑等的字句)记得一定要用记号笔划线,然后再相应位置贴上便利贴(写上自己的小感想),这个可做可不做。

最后到了做笔记的部分,就是要手抄这些金句,并且相对应的在其下面写下感想,记得前面注明日期,方便日后归类或搜索。另外本子上还可记录日常的小灵感。

3. 共振地图法,这个方法是在《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里看到的,做法更加轻便只用一张纸搞定,买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书底有拆书帮的赵周老师等人的推荐,结合之前听过的一些课程才意识到,似乎自己找到了源头。

可作者直言读书不要一上来就看目录,因为你和作者的观点和信息或许会有些“错位”,可能就会顺着作者的视角,产生固有思维,不过对于这种学习方法我自己才刚接触,所以暂时还在试验阶段,待我实践后可行再分享给你们。

上面的前2种方法其实可以结合使用,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以及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完后记得要立刻行动起来,实践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哦

高效读书的秘诀就是读完要分享

如何高效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就要功利掌握高效读书方法)(4)

分享是学习知识的最快吸收方法

你把学到的东西总结出来分享给别人,教给别人,你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将会大大提升,哪怕只是看完书后写一两句的感受,发在朋友圈里,微博等等,都会有助于知识的吸收。

今后还会继续分享相关的读书方法以及各种书籍小感欢迎持续关注,也欢迎各届喜爱读书的小伙伴们与我多多交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