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外国女人嫁到中国是不容易的。蒋方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白俄罗斯人。出生于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自幼双亲亡故,并由姐姐安娜抚养长大。16岁时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认识了尼古拉·伊利札洛夫(即蒋经国),并在两年后的1935年3月15日结婚。

1937年4月,瓦哈瑞娃远离故乡,和蒋经国一起回到了中国。这时,瓦哈瑞娃已是儿子蒋孝文和女儿蒋孝章的母亲。据说,蒋介石刚开始时,很不习惯这个金发碧眼、人高马大的外籍儿媳妇,但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姑娘还不错,就为她取了温婉的中国名字:蒋芳娘。

蒋介石孙媳妇方智怡(蒋介石儿媳蒋方良到台后)(1)

其时,蒋芳娘在中国有很多不适应,主要是语言和饮食。语言是因为她不通中文,饮食是因为她从小吃惯了奶酪和面包,觉得中国饭菜又辣又咸,讲究还很多。当初,与蒋经国恋爱并结婚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蒋家在中国的背景,到中国后才对此有所了解,这意味着,她不仅要适应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还要适应蒋家的很多规矩。在得到蒋介石与宋美龄的认可后,蒋芳娘与蒋经国一起回到浙江奉化,去见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

蒋经国于1910年在溪口出生,童年、少年时代在溪口度过。蒋经国还在母亲腹中,蒋介石就出外闯荡去了,很少回家,是毛福梅在孤苦中把儿子蒋经国一手抚养大的。后来,蒋介石发迹,把蒋经国带到上海读书,又送蒋经国去苏联留学。毛福梅与蒋经国从此关山阻隔,杳无音信,蒋经国是死是活,毛福梅无法得知,只有天天在佛像前祈祷菩萨保佑,蒋经国在外平平安安,早日归来。

蒋介石孙媳妇方智怡(蒋介石儿媳蒋方良到台后)(2)

蒋经国带着蒋芳娘还有两个孩子,出现在毛福梅眼前,他们母子分别已经整整13年。毛福梅把蒋经国抱在怀里泪水滂沱,随后才打量起了孙子、孙女与儿媳妇,孙子、孙女被毛福梅抱在膝上,像是抱住了两块心头的肉,再次喜极而泣。随后,毛福梅打量了蒋芳娘一眼,多少有些不习惯地问蒋芳娘叫什么名字,蒋经国赶忙回答,并说是阿爹给取的名字。毛福梅听了很是不快,说:“不好!她是小辈,怎么能叫娘呢?如果我这个当娘的都叫她娘,她该有多少罪过?”蒋经国不知道说什么,毛福梅又说:“就叫她方良吧,方正贤良多好!”

从此,蒋方良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下来。随后,毛福梅为儿子蒋经国和儿媳蒋方良办旧式婚礼,蒋经国穿长袍马褂,蒋方良戴上凤冠霞帔,毛福梅太师椅上接受他们的三拜九叩激动得满面红晕、满眼热泪。婚后,尽管婆婆毛福梅变着手法地为儿媳蒋方良做中国点心和菜肴,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其乐融融,但适应中国生活习惯仍然是蒋方良必须要面对的,而她也从此把自己放在“幕后”,成了一个有如传统中国深闺的妇女。

蒋介石孙媳妇方智怡(蒋介石儿媳蒋方良到台后)(3)

今天的众多资料显示,蒋方良通常与公众保持距离,对外界的事知之甚少。尤其是到了台湾,更是表现鲜少,甚至不习惯别人叫她“夫人”。章亚若,蒋经国与蒋方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章亚若原名章懋李,1913年出生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早年就读江西南昌女中,1926年与唐英刚结婚,并育有两子,后因唐英刚不幸离世。后来章亚若避至江西赣州,进入公署工作。1939年担任蒋经国秘书。期间与蒋经国产生爱慕,并在1941年怀孕,1942年正月十五日在广西桂林医院产下两子章孝严、章孝慈。

据说,蒋经国最早向章亚若倾吐“爱情”时,章亚若鉴于蒋经国已有妻儿,自己是寡妇,不敢高攀,断然拒绝了。但做了蒋经国的秘书后,蒋经国再次向她表白,他终于被“真情”所融化,甚至两人还互定情名:慧凤(蒋经国)、懋云(章亚若)。但蒋方良对此并不知晓,甚至,在这期间,章亚若还曾一度扮演着蒋方良“国语教师”的角色。

蒋介石孙媳妇方智怡(蒋介石儿媳蒋方良到台后)(4)

这件事一方面在告诉人们,蒋方良真的将自己放在了蒋家的 “幕后”;另一方面,也在告诉人们,此时的蒋方良已经不得不在各个方面依靠蒋经国的事实——在蒋方良与蒋经国的恋爱传言里,蒋经国曾经扮演过英雄救美的角色。据说当年在苏联时,有天夜间蒋方良下班,被一个大汉挡在了半道儿上欲行不轨,正巧被蒋经国碰到,几下子就把大汉打翻在地,因而获得了蒋方良的芳心。但不管怎么说,当年如果没有蒋方良的关照,蒋经国恐怕很难坚持下那段困难的日子,而这一切,随着回国,蒋经国已经不再需要。所以,躲进“幕后”的蒋方良在婚姻生活中成了“孤独”的,她知道或者不知道蒋经国与章亚若的插曲,也都不能改变什么了。

正是因为这种苦守空闺的“孤独”,到台湾后,蒋方良被闷出病了,犯了精神躁郁症。据说,她的这种病并不存在攻击行为,发病不严重时,只是在楼上楼下到处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接着翻箱倒柜,会把柜子里的东西全都翻出来,甚至会把首饰盒里的首饰倒在地上,弄得寓所内凌乱不堪。严重的时候,竟然脱光了衣服,全身赤裸,口中念念有词,烦躁得满屋子里到处跑。

蒋介石孙媳妇方智怡(蒋介石儿媳蒋方良到台后)(5)

蒋经国听说后,马上请医生到寓所帮蒋方良看诊。经医生初步诊治,确认了蒋方良病情并为她开了一些控制病情的药丸,要她按时服用;如果病症转剧,则酌加药量。此后,寓所阿宝姐若见她满屋子翻箱倒柜,便知她犯病了,请她及时服药,若见她全身赤裸,则为她赶忙披上衣服,遮蔽裸体。这时候,人们如果回头来看毛福梅的那句“方正贤良”,似乎可以说蒋方良精神躁郁中做到了。

虽然,在药丸的作用下,蒋方良的病情被控制住了,但她晚年生活的“孤独”却变了个法儿地来了:1988年,蒋经国永远离开了她;一年后,她的长子蒋孝文病逝;1991年,她的二儿子蒋孝武去世;1996年,她的三子蒋孝勇被死神夺走。唯一可以陪伴她的就剩下了女儿蒋孝章,但蒋孝章又生活在美国。这时候,人们不知道她心中的“孤独”具体是怎样的,但她已经由一个俄罗斯少女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当她听说章亚若的儿子章孝严争取改回蒋姓时候,只是问了身边的人这样一句:“怎么会有人要认祖归宗?”

蒋介石孙媳妇方智怡(蒋介石儿媳蒋方良到台后)(6)

有文史专家说,蒋方良自从随蒋经国来到中国以后,再也没回过她出生的国家;也有文史专家说,1968年6月,蒋方良按捺不住思乡心切,曾经返苏联探望家乡的亲人,但在家乡停留一个星期后,却不得不搭机按原来的路线返回中国台北。还有文史专家说,蒋方良一生充满传奇,却又孤寂不堪,想让她将自己知道的“历史”说出来,把它写成书,但被她拒绝了。

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去世,外孙女蒋友梅写了这样一段话:“祖母走后隔天,我和小女泛明在买菜回来的路上,突然雨停了。天空染上一层粉红一层蓝,太阳也破云而出,照得大地一片金黄。莫名地,我笑了;告诉女儿:快看!太婆已经度了。”从此,她一生经历的那些秘密,也随着她的离世永远地走了,而她曾经犯过的精神躁郁症也被人们淡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