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没有看过《水浒传》这部小说的人,也会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的。这个故事,不但大人们爱听,连小朋友们也都喜欢,有很多的动画片就是以它为题材的。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在原著中,作者施耐庵究竟是如何把武松打虎,写成了妇孺皆知的故事的。

一 作者首先为故事进行了细致的铺垫

作者对武松打虎的故事所做的铺垫,其篇幅已经大于了关于打虎本身的描写。其中关于武松打虎成因的一波三折,防身武器哨棒的一刻也不离身,尤其是关于武松饮酒、吃肉的描写,就已经提前为我们描画出了一个身材壮硕,粗豪之中又略有些精细,重视名誉,甚于重视生命的一条好汉子武松的形象。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1)

(一)武松是在离开柴进的庄上,去清河县探望他的哥哥武大的途中打的老虎,在那个时候,武松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就在一年多前,武松在清河县因为和人争执,只一拳就把那个人打的昏死了过去。武松以为自己打死了人,所以逃到了柴进的庄上躲避。前不久,武松刚刚知道了那人并没有死,自己并没有犯了杀人的罪过,可以回家了。这时,压在武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了,所以他应该是感到如释重负的。

就在刚要回家的时候,武松不巧又得了疟疾,也亏了这次患病,武松得以结识了自己仰慕很久的宋江。宋江对待武松是很欣赏的,食则同桌,卧则同室。临别时,两人还结拜为弟兄,这使武松有了大慰平生的感觉。

看到宋江和宋清弟兄俩在一起的时候,武松也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武大。两人从小父母皆无,一直是相依为命的,兄弟之间的情分甚好。武松已经是有一年的多的时间没有见到他的哥哥的面了,而他打虎的地点阳谷县,已经是距离家乡清河县不远了。

(二)武松自从离了柴进庄上,哨棒就不离身

《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出门的时候,大多会带上朴刀或是哨棒,来做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朴刀简便而且实用性较高,刀柄和刀杆是可装卸的,拆开后,就可以分别做刀和杆棒用,深得众位梁山好汉的青睐,宋江和卢俊义他们出门时,大多都是选择带着朴刀的。

而在这里,作者给武松安排的随身武器却是哨棒。既然要武松赤手空拳来打老虎,不带随身的兵器不合乎武松的身份,而要是带了朴刀,则难以让武松在打虎时不用到它,所以,还是选择让武松带根哨棒,到时候比较好处理掉它。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2)

(三)武松既然有这么好的心情,怎能不痛饮几杯呢

宋代的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很富足,所以到处酒肆林立。而英雄好汉们,也大多是擅长饮酒的,在《水浒传》的武侠世界里,基本上酒量和好汉们的勇武程度是成正比的,而武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加上武松此时的心情极好,所以把平常人“三碗不过岗”的酒,一次就连喝掉了十八碗,而且并没有像店小二所说的那样“出门倒”,仍然是清醒的。

作者在一开始,就为此设置了重重的悬念。先是写武松看见酒店的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然而作者并不解释。武松先要酒,于是店家只“把三只碗”来筛酒,作者还不解释什么。武松喝完后,店家却不再来筛酒了,这时,作者才借店家之口,来解释“三碗不过冈”的意思。

武松不信,“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进一步解释,这酒“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为下一步武松打虎之前,“酒涌上来”埋下伏笔。

作者在这里极力地写酒劲大,正是为了描写武松的海量,而写武松的海量,则是为了描写武松的英雄气概。

武松不但酒量大,饭量也不小。一开始店家就切了二斤熟牛肉,后来又切了二斤,由此可见武松的身高体壮。难怪后来作者借着阳谷县知县的眼睛,看了武松的模样和老虎的模样,心中自忖道”不是这个汉,怎打得这个虎”,而武松的嫂嫂潘金莲,也看到了武松长得“这般长大”。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3)

(四)武松看到榜文后的两次不同的态度

武松虽然是一个粗豪的汉子,却也有精细的一面。在以前,武松是经常来往于景阳冈的,当时的冈上并没有老虎,所以当店家告诉他景阳冈上有老虎的时候,武松是不相信的,进而想到了店家可能是看他身上带的银子较多,想要谋他的财,所以他并没有听从店家的劝说。

当武松走了四五里路的时候,见到了有一棵大树被削去了树皮,写着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的警示语,武松仍然认为这是酒家的计谋,而当他再走了半里多路,到了一座山神庙时,看到了贴在庙门上的印信榜文,这才相信景阳冈上是真的有老虎。

在前面有人劝他,树上还看到了警示语,武松都没有相信,而当他看到盖着政府印章的榜文的时候,才真正的相信了这件事,作者借此表明了武松性格中的精细的一面。

(五)武松打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武松并不是个莽撞的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显示出了他的有理性的特点,所以当他相信了景阳冈上有老虎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要返回到客店去的。可是在武松这样的好汉们看来,名誉是要比性命还要珍贵的东西,所以武松选择了继续向前行,而内心里“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的想法,更是突出了武松的神武。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4)

(六)大青石在文中的作用

作者描写的打虎地点是山林,时间是傍晚,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感到恐怖的场景,再加上武松的酒劲儿正好上来,令读者不禁在心里暗暗地为武松揪着心。而在这个时候,作者偏偏还要让读者和武松再放松一下警惕: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继而,武松酒力发作,又发现了一块“光挞挞大青石”,于是躺在上面,“却待要睡”了。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作者前文的有虎,不信,真有虎,还没出现的层层铺垫下,在武松刚要放松下来时,作者才让老虎伴着一阵狂风出场。

“只见发起一阵狂风”,这风是“见”的,可见当时是山摇地动,树木乱晃的。俗话说“风从虎生”,由刮的狂风,可以看出老虎的威风之大,更加反衬出了武松的勇猛。为了老虎的出场,作者可谓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后来,当武松打死老虎后,累得像虚脱了一般,也是坐在这块大青石上歇着的,这大青石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5)

二 作者描写的武松打虎的过程,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古代没有摄像机的年代,是没有人看见过老虎与人是如何搏斗的,可见作者的描写,大多来自于自己的想象。可是,把想象出来的东西,却能写的像科普文章一样让人信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笔力高强。

具体来分析,作者笔下的武松打虎,一共可以分为五个环节。

(一)“闪”,“躲”

老虎的出现,是在武松正在放松警惕,正要睡去的时候,而人们一般在放松的情况下,遇到突然出现的危急情况时,会显得更加的紧张。所以老虎的出现,把武松吓得大叫了一声“啊呀”,从大青石上滚了下来,顺便闪在了大青石的旁边。

作者通过武松的一声大叫,便告诉了读者,武松虽然很英勇,但他仍然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遇到突发的事件,也是会受到惊吓的。对于神来说,别说打虎,降龙都没有问题,可那是虚幻的,武松打虎,是人与虎的搏斗,是“真实”的。

老虎再扑过来,武松又闪在了老虎的背后。老虎又用腰胯一掀,武松又闪开了。老虎的最后一招,就是用他的尾巴翦一下,又被武松躲过了。

施耐庵为大家“讲解”说,老虎的杀手锏就是一扑,一掀和一翦这三招儿,当它都试过以后,如果对手都没有中招,那老虎的气性就先去了大半,看来就像《曹刿论战》中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样。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6)

(二)“轮”,“劈”

武松应该是没有读过《孙子兵法》的,但他对老虎的战术,却暗合了兵法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理念,等老虎没有了气势,武松就该动手了。 于是武松“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自从武松离了柴进的庄子,这根哨棒就须臾不曾离身,这次终于派上了用场。可惜的是,哨棒不小心打在了枯树上,打折了。本来以武松的神力,这一棒是完全可以打伤甚至是打死老虎的,可是作者用笔偏偏要生出许多的波折,竟然让哨棒折了。这样一来,既为武松后来的赤手空拳打虎埋下了伏笔,又表现出来了武松打虎时对老虎的全神贯注和当时的紧张的心情。

(三)“揪”,“按”,“踢”

老虎再次扑向武松,这次武松不再闪了,而是向后远远一跳,让老虎的落脚点在自己的面前,然后双手抓住老虎的头皮,尽力地向地上摁下去,用脚狠踢老虎的眼睛和鼻子。老虎伤人的利器,无外乎牙齿和爪子,武松把老虎的脑袋这么一摁,就完美地避开了受伤的可能,还可以击打老虎的薄弱部位。

(四)用拳“打”

老虎被武松牢牢地控制住了,急的用前爪在地上刨出了一个土坑,武松顺势就把老虎的脑袋继续向坑里摁下去,当老虎的力气小了一些的时候,武松便得以腾出自己的右手,开始用拳头,打的“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五)用半截哨棒“打”

武松怕老虎死的不彻底,所以又拿来了半截哨棒,继续把老虎打到彻底没气儿为止。可见武松是一个一旦下定了决心,就要把事情办得决绝彻底的人,杀人要杀彻底(血溅鸳鸯楼),打虎也要打彻底,绝不会再给它起身的机会。

为什么施耐庵这么偏爱武松(层层铺垫而又一波三折)(7)

三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武松一生中最耀眼的事迹

当武松想把老虎拖走时,“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这样,作者就用武松打死老虎后累的虚脱,来表现出了武松打虎时的拼净全力,愈发显示出了武松的神勇。

武松在《水浒传》中,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在小说的后来,他虽然还有“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等英雄事迹,却都不如打虎这事来的英武,除了因为作者对这一段故事描写的精彩绝伦以外,更是因为武松打虎是一件为民除害的壮举。

难怪当武松“血溅鸳鸯楼”后,他用敌人的血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