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日,著名的淮海战役爆发了。在战役的中期阶段,发生了一件及其危险的事,而毛主席的一封电报,却解决的这个问题。

对于这封电报,粟裕将军曾在晚年感叹道:“毛主席的一纸电文,可抵得上四十万大军。”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

当年9月8日,中央在西北坡召开了一次非常关键的会议,会议敲定了一项重要战略转变,淮海战役也由此爆发。

就在会议前不久,蒋介石改变了战略方针,一时间让共产党的军队陷入了胶着的局势之中。

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中央领导在会议中重新制定了战略任务——不再进行游击战斗,全面转变成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要5年之内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那么,毛主席的电报上究竟写了些什么?淮海战役中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

决战前期

1948年9月24日,时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的粟裕在高处眺望着济南城,目光十分深邃。

过了一会,他对身边的人说道:“来人,向中央军委发一封电报。”

工作人员立刻走到近前,询问粟裕司令具体的电报内容。

粟裕叹了口气,说道:“当下的局势刻不容缓,建议中央军委,立刻进行淮海战役”。

电报很快便送到了中央,一时间,中央领导都陷入了沉默。并在第二天下午19点才给出回复,上面的意思可概括为两个字:“赞同!”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3)

青年粟裕

当时的解放军已经基本占据了山东地区,将国民党军击退到江苏地区。

粟裕将军在济南战役结束后,并没有立刻休养生息,而是想要对国民党再次进行打击。

起初粟裕将军只是想歼灭眼下国民党的黄百韬兵团,以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为下一步夺取江苏徐州做些准备。

但是毛主席在粟裕将军提议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于是,他再次召开了会议。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4)

毛主席在会议上说:

“我们应当乘胜追击,粟裕的提议非常好,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扩大一些战果,或许可能把他变成一场大规模战役。”

这个提议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起初,粟裕将军想要在下一步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现在,毛主席则是想在淮海地区,与国民党进行一场决战!

1948年10月11日,毛主席对华东野战军发出了一封电报:

“华野的初步计划就是全面歼灭黄百韬兵团,同时让中野攻击牵制住附近的孙元良兵团,为华野争取足够的战争时间。”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5)

此时,战争已经渐渐开始打响了。没想到中原野战军的攻势十分迅猛,一举便攻克了郑州和开封。

一时间,华野与中野几乎联合到了一起,对黄百韬军形成了一个包围的趋势,局势一时间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在淮海战役的前期阶段,共产党已经聚集了六十万大军。突然到来的中野部队,让粟裕有些为难起来。

原来,此时的华野司令员粟裕将军,并不能指挥中野的友军,贸然地安排他们参战,可能会对国内局势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6)

粟裕将军为人心细,便在1948年10月27日,再次起草了一封电报。

他在电报上指出,希望陈军长与邓政委进行指挥作战,因为自己对这种大规模协同作战并不擅长。

这当然是粟裕将军的谦逊之词,毛主席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回了一封电报说道:“淮海战役便由陈邓二人统一指挥。”

国民党其实也察觉到了中共的战略企图,但是蒋介石却在这场战役中错失了先机。

原来,是粟裕将军刻意制造了还在山东的假象,他让人开了十几台电台接连向外发送指令。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7)

国民党截取到信号后,便误以为中野主力还在山东休整,没有及时地指挥调度。可此时的解放军早已集结了50万人马,秘密地潜伏到了徐州。

1948年11月6日的晚上,粟裕将军率部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枪。

当晚,华野分出了十几个纵队,分别向黄百韬兵团展开包围。中野也开始配合演出,聚集军队向徐州展开攻击。

当时的国民党总指挥是刘峙,虽然蒋介石的反应慢上了半拍,但还是向徐州调集的大量的部队,前后共计有80万人马。

可以说在人数方面,共产党是处于劣势的,但是刘峙能力不够,面对共产党的攻击,一时间方寸大乱,便下令所有部队向徐州集结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8)

此时的他还没有察觉到,粟裕将军的真实意图就是歼灭黄百韬,并不是要攻下徐州。

决策的一点失误也会造成了很大危险,如果黄百韬即时回到徐州,或许还不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可黄百韬也出现了决策的失误,当时驻扎在连云港海州的四十四军,也得到了命令要撤回徐州。

并且将指挥权交付到黄百韬的兵团,他便决定等这个海州军一起撤离。

这一等不仅没有第一时间等到四十四军,反而等到了粟裕手下的四十多万人马,包围了拥有十几万军队的黄百韬。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9)

十分关键的电报

虽然被包围了,但是黄百韬还是拥有十几万兵力,要想撤退冲出包围圈,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当时粟裕将军的封锁线还没有完全成型。

可是黄百韬再次出现了失误,撤退途中需要过河。理应提前搭桥的准备措施,黄百韬一点也没有想到,导致在紧急情况下,状况百出,延误了不少时间。

最要命的是,当时国民党在绥靖区的一支两万多人部队,与贾汪地区起义投靠了共产党。

粟裕将军抓住机会,越过了起义军的防线,直接切断了黄百韬向徐州的撤退路线。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0)

黄百韬的十几万人马,被粟裕将军彻底锁死,成了待宰的羔羊。

蒋介石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看穿了共产党要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战略目标。

于是他急忙下令,调动了很多部队前去支援,其中最为精锐的就是黄维兵团。

此时的中野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全力阻击前来支援的部队,为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

战争打得异常惨烈,其中损伤最大的不仅仅是黄百韬的兵团,还有中原野战军。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1)

因为他们所要狙击的部队十分强悍,黄维的兵团拥有最先进的美国武器、飞机、坦克、大炮。

相对比之下,中野的装备实在是差上不少。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野还是阻挡住了支援黄百韬的援军。

华野这边也是十分心急,粟裕将军下令所有部队,全面展开进攻,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一直到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被击毙在战场上,十几万国民党军队被全部歼灭。

但这并不是战争的结束,中野与华野即将面临的,就是与国民党最精锐的黄维军团,展开全面的决战。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2)

1948年11月23日,这是淮海战役最艰难的时期,粟裕将军愁得夜不能寐,因为此时的中野已经被国民党军队打得束手无策。

中野的求援令送到了粟裕的面前,但是粟裕将军却犹豫了,此时华野的伤亡也是非常地大,但中央军委又下令要中野与华野合兵,歼灭黄维的军团。

起初,粟裕将军的计划就是准备歼灭黄百韬兵团,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战士疲惫不堪,再去与最精锐的黄维军团对阵,他十分担心。

中野的伤亡大,但是华野的伤亡也不小,起初的共产党在兵力上便占据劣势,而歼灭了黄百韬军团以后,兵力还是处在劣势。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3)

几十万人的战争一旦爆发,这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牺牲,无数位战士可能因为一个疏忽,走向全军覆没的结局。

粟裕将军非常担心,他想要让手下的士兵休整一段时间。

但此时的中野,显然已经快要顶不住黄维军团的进攻了,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关键时刻,毛主席发来了一封祝贺粟裕歼灭黄百韬的电报,电报上的大概意思是说:

“淮海战役的战略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与国民党在人数上旗鼓相当,就要有舍得牺牲的决心,哪怕牺牲三十万人,也要干掉国民党的六十万人军队。

徐州方面还有敌人的五十个师,歼灭他们,这将是一场具有全国意义的胜利。”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4)

当电报送到粟裕将军的手里,他便下令了决心,调动华野所有部队,与中野合并。在歼灭黄百韬以后,再次以歼灭黄维为目标,展开攻击行动。

一时间,所有部队都被毛主席的气魄感染了,纷纷鼓足了劲,准备全力干掉黄维的兵团。

粟裕将军的指挥是迅速的,全体战士打起精神,便再次投入了战斗。

黄维此前有着相当可观的战绩,手下部队的火力也是十分猛烈,起初与中野打得有声有色,难分伯仲。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5)

但是华野掉头来支援,这局势就不一样了,粟裕将军可是大规模作战的高手。

他看准了战争的微妙局势,准备掉头与中野来一个合围,将黄维关起来打。

1948年11月27日,黄维看穿了解放军的包围计划,趁着包围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找准缺口,全力进行突围。

但是他没有想要,关键时刻,手下的第85军第110师的师长,竟然阵前投敌了。

这个人叫做廖运周,他投敌并不是因为局势逼迫,而他本身就是共产党的成员。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6)

廖运周一直在国民党潜伏着,时刻等待组织的进一步指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起义,显然就是为了阻止黄维冲出包围圈。

其实从廖运周身上也可以看见,国民党的内部,是有多么地腐败和混乱,中国共产党党员,竟然做到了师长的职位。

此时的内部一枪,把黄维打得晕头转向,整个部队的士气都大幅度降低下来。由于廖运周的影响,黄维军团还是被中野和华野彻底包围起来。

而此时,蒋介石又来了一个昏招,玩起了临阵换帅的把戏,他把节节败退的刘峙,换成了很有名气的杜聿明。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7)

同时,蒋介石又下一道令,让杜聿明率领三十万守军,放弃徐州向江南撤退。

此时粟裕将军得到了消息,便抓住了时机,率领华野三十多万军队对国民党发起追击。

蒋介石在徐州守军的撤退途中,再次下达了一个命令,就是向东南攻击,解救被围的黄维兵团。

无奈之下,杜聿明的兵团便向黄维的兵团靠拢,在这个途中,再次进入了中野的包围圈。

一时间,国民党的两大兵团都进入了被包围的状态,而解放军的局势便愈发明朗起来,开始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占据主动优势。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8)

淮海战役的结局

1948年12月6日,国民党的孙元良率领第16兵团乱了阵脚,一时间想要自行突围,在沟通方面出现了错误的协调。

孙元良兵团的这一次突围,却被解放军来了个“守株待兔”,大部分兵力被歼灭,也让国民党的局势变得更不乐观。

当时刘伯承元帅在指挥部不由得感叹道:“为我们现在是吃到嘴里一个,用手抓住了一个,还在眼皮底下盯死了一个。”

确实,当时的共产党军队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对方的有生力量还存在着,想要歼灭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

刘伯承

在指挥官的商议下,决定还是先解决黄维兵团,再抽出手来收拾最后一个兵团。

想消灭装备精良的黄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对面的国民党拥有重武器,面对解放军的冲锋,几乎用火力就能压制住。

一来二去,解放军损失惨重,战争再次陷入了胶着的状态。对已经陷入包围的黄维兵团来说,猛攻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中野换了一个战略。他们采取了土工逼近的方法,就是趁着夜色深挖战壕,不知不觉间便打到了和黄维军团非常近的距离中。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0)

看着局势渐渐好转,1948年12月6日,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等几人协商以后,一同下达了攻击指令。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对黄维兵团发动了进攻,这次的进攻准备充分,在下午4点,解放军黑压压的一片向国民党冲杀过来。

双方开始了激烈的争夺战,一时间炮火连天,喊杀声震天撼地。黄维兵团疯狂地使用重火力武器,企图打退解放军的攻击趋势。

武器的优势确实十分有用,黄维兵团被打退出阵地,又靠重火力夺回阵地。双方交手最激烈的时期,一个阵地被来回夺取高达几十次。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1)

黄维兵团有重火力,但是解放军士兵的勇气,丝毫不亚于武器火力的威慑。一次又一次地冲锋,战士一名一名地倒下。

渐渐地,黄维抵挡不住了,几天的时间里。国民党军队的武器弹药消耗十分严重,而解放军士兵的勇气仿佛无穷无尽。

蒋介石的空军补给艰难的救济这被围的守军,而黄维一直盼望的援兵,丝毫没有一点的消息。

在日复一日地攻击下,黄维兵团的阵地越来越小,攻势越来越弱,坚守等待援助的黄维,已经坚持不住了。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2)

粟裕与陈毅

危急之下,他决定率军进行突围,也准备好了要自杀的子弹。这一次突围是仓促的,甚至连友军都没有通知到位。

比方说第18军军长杨伯涛,完全被黄维抛弃在了包围圈里,黄维跑了很远杨伯涛才知道消息,这可把他气坏了,一时间他比共产党都想枪毙了黄维。

但是没有办法,他也只能赶紧率军突围,不过等他想突围的时候,周围已经围满了解放军。

无奈之下,杨伯涛被生擒。黄维的突围虽然比较突然,但是在被重重包围的情况下,想要逃出去,除非是他长了翅膀。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3)

黄维在逃跑中失去了方向,以为自己跑出去几十里了,结果仔细一看,竟然一直在阵地几公里外转圈,至此,黄维也被中野战士生擒。

得知黄维被生擒,同为俘虏的杨伯涛可高兴坏了,一个劲地说着黄维的坏话,请求共产党击毙黄维。

杨伯涛对于十几万国民党精锐全部葬送在黄维的手里这件事,他的内心是恨意滔天。

至此,淮海战役的结局几乎已经注定了,剩下的只有杜聿明一个兵团。

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的几名指挥官第一次进行了碰面。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4)

杜聿明被俘

刘伯承、邓小平、粟裕将军和陈毅将军,以及谭震林将军五人进行战役中了唯一一次聚会。

他们在聚会中商议了对杜聿明兵团的看法,这个时候的解放军已经十分疲惫了,对于杜聿明兵团,应该采取缓慢的攻势。

于是,一时间杜聿明并没有遭受到解放军的全面攻击。在围困的状态下杜聿明兵团试过突围,但都是以失败告终,也没有等来国民党的支援。

1949年1月6日,解放军休整完毕,再次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总攻。只用了4天,便歼灭了敌军,于1月10日活捉了杜聿明。

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关键时刻)(25)

至此,淮海战役全面结束,他们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是让美国以及苏联都十分惊叹的一场战役,还是解放全中国重要的一场转折战役。

当然,这场战斗少不了领袖们的英明指导,将士们的奋勇杀敌,以及人民的积极配合。淮海战役最终结果是共产党以弱胜强,被记载在了历史的光荣册上。

粟裕将军晚年在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时,感叹道:

“毛主席的一纸电文,可抵得上四十万大军。”

对于淮海战役,以及毛主席这封及时的电报,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