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窗花影

藏头诗写得最好的是谁(他的词作流传世间仅一首点绛唇)(1)

寒露一过,天气骤然变冷。风掠过耳际,寒嗖嗖的感觉。日子如流水,季节往深处走,岁月慢慢厚重起来。

不管世事变迁,人情冷暖。愿你携一颗轻盈而温柔的心,行走在人间,徜徉于古诗词当中,忘却烦忧。愿所有的轻愁淡绪随风而逝,愿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

诗词犹如一扇风光旖旎的窗户,使人流连忘返,沉醉不归,收获喜悦与感动。

这期,一起来欣赏北宋诗人王禹偁的作品。他的词作流传世间仅一首《点绛唇·感兴》,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孤篇压群芳。开创北宋词坛的创作风格,影响了柳永,辛弃疾,姜夔等两宋各大词家。

王禹偁出身贫寒,但是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就能吟诗写文。他家以磨面为生,有人因此考他作一首诗,他不假思索,就脱口成诗,“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

这首磨面诗的意思是,只要心里正直,不愁眼下的困境与举步维艰,倘若有人轻轻地相助一把,就是时来运转的大好时候。

在一次宴席中,有人出上联:“鹦鹉能言争似凤”,在座的客人无一人能对得上。只有王禹偁从容不迫,应对自如,他说:“蜘蛛虽巧不如蚕”。

少年老成,腹有诗书,王禹偁的才华令人倾倒。

藏头诗写得最好的是谁(他的词作流传世间仅一首点绛唇)(2)

后来王禹偁中了进士。官途并不平坦。因为性格耿直,无私无畏,敢于直言讽谏,故屡受贬谪。要想文人学会圆滑,处世八面玲珑,大概很难。除非此人非真正的文人。一个痴爱诗文的人,即使当了官,一般情况下,他也不愿意随波逐流,卷入是是非非,以至浑浑噩噩。否则就是迎合他人的平庸之辈,难得有传世佳作。

王禹偁写过不少散文和诗作。语言一律都是简洁流畅,风格古雅简淡。他的写景抒情诗,笔调清丽可爱,饶有风韵。他通常能够从平淡的景物之中,发现美,捕捉美,再现美。与此同时融入自己真切的情感。最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他的一首《村行》写得情味隽永,是历来传诵的经典名诗。

村 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藏头诗写得最好的是谁(他的词作流传世间仅一首点绛唇)(3)

日落黄昏之际,诗人信马由缰,慢悠悠地在山间小路上穿行。路畔的菊花初绽金黄,煞是可爱。秋色醉人,令人心旷神怡,于是边走边赏。

千沟万壑传来鸟鸣虫叫声,松涛阵阵,流水潺潺。大自然的天籁美妙动听。抬眼远望,数座山峰静穆无语,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显得宏伟瑰丽。

落叶飘砌,棠梨叶子经霜而红,呈现胭脂色。荞麦花儿雪白一大片,飘来阵阵清香。

不由得心中惆怅,只因眼前的山山水水,树木原野,以及村落溪桥,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

这首诗写得真好。令人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赏遍秋光美景。最后也被诗人的情绪而感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渐行渐远的故土与亲人,是永远的乡愁。无法抵达温暖的失落感,刻骨铭心。

王禹偁一生三次被贬,最后贬至黄州,在48岁那年客死他乡。他短暂的一生,饱经沧桑,令人悲怆。他留下的一首词,也成了千古绝唱。

藏头诗写得最好的是谁(他的词作流传世间仅一首点绛唇)(4)

点绛唇·感兴

宋·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此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致,借江南雨景,寄寓了诗人的情怀。渴望有所作为,而怀才不遇。词境开阔,清丽不俗。在艺术风格上,臻至成熟,别开生面。

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这几句隐隐约约有着王禹偁词风的痕迹。

宋词里的豪放,是从王禹偁的这首小令《点绛唇·感兴》开始的。故,它被视为掀开两宋词坛帷幕的重要词篇。

藏头诗写得最好的是谁(他的词作流传世间仅一首点绛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