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界在,电影史就在,电影志就在,电影精神就在。”在11月15日于市文联举行的《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志·电影卷(1978-2010)》(以下简称《电影卷》)出版发行研讨会上,原上影集团副总裁、《电影卷》副主编汪天云的感叹引发阵阵掌声。当年,著名导演吴贻弓在这里开会时发出的“电影万岁”高呼声犹在耳。如今,这部长达162万余字、图文并茂,历经十一年编撰完成的史书,记录了上海电影1978年至2010年间的辉煌历程,也鼓舞着当代影人传承电影精神,再铸新辉煌。

记录几代电影人辉煌成就

1978年至2010年是上海电影发展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历史主流,思想解放成为时代精神,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电影有两个历史性变革。一是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发生根本变化;二是电影业本身发生根本变革,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从电影事业逐步延伸到电影产业,电影的商业性得到尊重,继而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

《电影卷》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等单位承编。参与编撰《电影卷》的影人们无不感慨,这33年是一段波澜起伏且变革深刻的上海电影历史。而翻开这卷厚重的史书,能深刻感受到从汤晓丹、谢晋、吴贻弓等前辈影人开始,上海电影界就主动践行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1)

11月14日,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举行纪念汤晓丹导演逝世十周年活动,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电影卷》主编任仲伦坐在台下静静聆听,忍不住感慨,汤晓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和他坚持向生活学习,坚持为人民创作分不开。任仲伦在前不久去浙江绍兴拜访谢晋故居时发现,谢晋赢得中国众多奖项和观众的秘诀,同样是坚持为人民创作。“一大批上海电影人在自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和呈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我们在忠实地记录和梳理中,也触摸到几代上海电影人为电影所做出的奉献。”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2)

“编撰这本书时,没想到会有这么厚。”汪天云介绍,“上海是个开放的城市,也在那个年代创办了国际电影节、影展,有了合拍片市场和国际化通道,做出对世界电影的众多贡献,也创造了多个第一。我们花了很多脑筋去做详略得当的呈现,为了能承担起学术研究工具书的作用,词句都字斟句酌。”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3)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4)

《电影卷》编辑部就设在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大量撰写和编辑工作由影评学会完成。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目睹了它诞生的全过程,深知数易其稿、逐字校对的不易。许多编辑人员不计报酬地工作,也在长达十一年的编撰历程中,不断感受着电影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感谢老一代艺术家和电影人在上海电影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没有他们以艰苦工作和卓越能力谱写的上海电影的辉煌,这本书会失色不少。”翻开《电影卷》,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导演于本正想起许多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朋友,书里的许多人已经故去了,但他们所成就的上海电影的一次次辉煌,被这本书留存下来。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5)

重温历史,铸造新的辉煌

此次《电影卷》的出版,也引发上海电影界关于如何铸就上海电影新辉煌的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见证者与践行者,也要在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前辈的精神,继续开拓向前。”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当前,电影产业面临转型压力,重温老一辈电影人热爱事业、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和不断开创、突破的上海电影发展史,也激励着新时代上海电影人做产业转型先行者和示范者的探索。“上海电影从来都有着开风气之先的勇气,从来都体现着海纳百川的精神。我们将努力创造出新业绩、新作品,让上海电影始终扎根于人民,不负于时代。”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6)

《电影卷》中也记录了上影演员剧团、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历史。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介绍,明年是上影演员剧团成立70周年,剧团正在上影集团支持下拍摄《我和上影演员剧团》纪录片,系统梳理70年发展历程。在采访时,许多老艺术家对剧团说的话令他感慨良深。91岁的宏霞有机会还想继续拍戏,她说,“因为爱,所以坚持”,达式常则说,“今生没演够,来生再享受”。“《电影卷》为我们的梳理工作提供宝贵参考。每个剧团演员都是上海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梳理采访,为上海电影留下印记,也让年轻演员可以在观看和学习中取得成长。”

翻开《电影卷》,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刘风感动于老艺术家乔榛在担任上译厂厂长时所做的精心整理工作。这一历史时期的译制片作品导演、配音演员、录音人员等都可以在其中查到具体记载。上个月,上译厂刚完成了《沼泽深处的女孩》译制工作,同时也做好导演笔记阐述,为将来提供史料。“除了做进口片译制外,我们也在把国产电影译制成外语,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80年代上海电影的特点(重温33年辉煌历史)(7)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动画学派开创者和践行者,同样是《电影卷》中的重要内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表示,上美影始终坚持“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精神,对经典IP进行全新演绎,探索技术前沿,明年电影《斑羚飞渡》《新雪孩子》,以及短篇集《中国奇谭》将创作完成。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志庆表示,协会作为服务机构,将继续为电影事业努力奉献,不辜负“电影保姆”的称号。在上海华策影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坚看来,沉甸甸的《电影卷》也为影视企业提供了研究学习上海先进经验的重要教科书,“我们希望和上海艺术家们通力合作,积极创作出不负时代的作品。”

由上影集团领衔打造的重点影片《望道》将于近期上映,这一凝聚上海电影人心血的作品,将为上海电影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社

来源:作者:钟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