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菌”到底读一声(军音)还是四声(俊音)?可能一不小心就被罚款5000元,有时这个词在电视片里出现十几次,重复计算,配音员和主持人,这个月工资泡汤了。哈哈哈。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1)

小编斩钉截铁告诉你:答案是读一声。不要给俺打开百度说事情,没有判断力,没有标准,不会鉴别,一定在互联网的海洋里淹死。

讨论任何问题,请用一把尺子,否则就陷入鸡同鸭讲的地步。讨论字词的读音,我国约定俗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纸质版,央视新闻频道播音部的这两本字典,半年都能翻稀巴烂。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2)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3)

“菌”读四声的时候,只有“菌子”时,这和北方普遍“儿化""子化”有关(喜欢讲单个的名称加“子“),如西红柿,称呼“柿子”,自行车,称呼“车子”。显然,这这些带子带儿的词,非常口语化,来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现代汉语词典》---菌jun(四声),名词《蕈》

出现带“子”的词,子就是虚化的音,将前边的字重读,是一般规律。

食用菌,作为一个被限定的词,“能够食用的”菌类,这样的偏正词组,读一声。可想而知,"食用菌”从专家走入现实生活中,是1978年前后,老百姓的强调的是“食用”之意,没有必要强调菌这个字。如果读四声的话,音的长度,重音,都落在菌上,非常别扭。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4)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小编这里引用百度: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

食用菌品种再多,市场化较好的也就几种,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羊肚菌等,市场大,容易普及,称呼起来也简单,太复杂太长乃至里边带有学术的字,老百姓很容易简化,另外起名字。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5)

“蘑菇”的叫法远比“食用菌”要普及。《舌尖上的中国》把云南森林里采食的“松茸“神秘化,导致各种保健养生信息神乎其神,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种食用菌,生于松林下,像鹿茸,故名松茸,有的地方成为松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松蕈列在“香蕈“条下,又称台蕈、合蕈。

对了,还有虫草,也是一种普通的食用菌而已!不要用“药用菌”来对比,一切都是“吃”嘛

完蛋! 松茸,蕈,(读四声,训音),食用菌,蘑菇,乱码其糟,什么字啊,音啊,是不是复杂了?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6)

这些食用菌,都需要在南方潮湿阴凉的森林里才能长,有的是高山草甸连日阴雨等环境,食用菌在古代只是被当成药材出现在南方人的视野里,北方的环境虽然有,但是由于量少以及采用难度比南方更高,因此进入不了人们的视野。

因此南方人常用的“蕈”,是最能代表“食用菌“的一个字,但是无论是字还是音,都进入不了北方人的语境中,古代现代人的辞书和药书,要么不收录,要么语焉不详。简单说,古代,蕈,就是食用菌。

”菌“,单个的字,从古代到现代,与”食用菌“这种东西,从来没有关联,基本没有进入日常生活。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7)

”蘑菇“,字义上约等于”食用菌,至于“食用蘑菇”“口蘑””滑子菇“真姬菇“带有”蘑菇字样的词语,都是”食用菌“,是最贴切的“与非食用的有毒的很难利用的真菌类”相区别的。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8)

但是,小编查了《古代汉语词典》,“蘑菇”这个词,在古代汉语和汉字里,根本不存在,它是日本人“发明”的。两三百年来,西方科学家最早最多进入的地方是我国的南方广东和福建一带,他们把森林里的食用菌(无论是叫蕈还是松茸还是其他称呼)都标注为英语“mushroom",汉语”蘑菇,伞菌“-----”蘑菇“,是广东福建这一带对”mushroom"的汉语标注,是赤裸裸的音译。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9)

般若经,佛图(屠,陀,塔),寮国,帛流,这些词的读音是“波惹经“布达"""老挝“”帕劳“。这都是近代闽粤一带人与西方人大叫大,口语之后,写成的汉字。很多事实没有出现在中学教科书:在明清的海禁政策面前,1600年--1840年,西方殖民者在台湾省和日本等地做海运生意十分火爆,怎么赚钱怎么干,大量英文翻译不伦不类的进入日语和汉语,而五四前后,我国又以学习日本为主,1949年之前的文字与语言,受浙江、福建和广东影响极大。

道理很简单,那个时代,出现的人文学者,八成多来自这些地方。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10)

叫“食用菌“还是叫”蘑菇“?这是中国食用菌协会最为困扰的问题。它成立于1987年,是当时我国的国内贸易部的一个机构,这个协会代表我国是“国际蘑菇学会”的副主席国,而活动。

食用菌,三个字,显得庄重严肃点儿,蘑菇,俩字,通俗易懂,北方老百姓特别好发音,而且还赋予了它其他意思,如磨磨唧唧的意思,甚至把这两字拆开使用,某某蘑,某某菇,文字的生命力就在于被结合其他词使用。南方人读“蘑菇”,嘴巴的肌肉也不累,哈哈哈,总比食用菌读为“西永金”要好。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11)

山西农大食用菌方面的研究专家常明昌,经过考证,菌,耳,指长在树上的,蕈,茸,长在地面的,蘑菇,专指人类大规模栽培的。他还说,食用菌不是真菌学分类名词,是生活生产中约定俗成的业界普通名词。

食用菌是大型高等真菌光合作用产生的子实体,是人类驯化成功,人工栽培或采集野生蘑菇加工,可进入消化系统,有利于生命健康,可进入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蘑菇。这是我国1987年通过的食用菌在食品方面的定义。

食用菌谣言(食用菌菌到底念几声)(12)

从意义到读音,无非是长期习惯和约定俗成。关于读音,还有一个约定俗成,英国各地口音变化很大,关键时刻以“BBC”新闻播音为主,日本从南到北,出现读音争论,以东京都的NHK新闻播音为主。

小编统计,在我国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出现的“食用菌”关键词的几条新闻报道中,"菌“读一声占了一多半,读四声占了一少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