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宝宝成长吧粉丝也是上涨迅速,有很多粉丝加入了我们的宝妈交流群,还没有加入的可以点击这里!

为了回报粉丝们,给大家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育儿知识。宝宝成长吧将开设一档全新的栏目【周五科普】,每周五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干货科普!小宝今天就要给大家讲的是我们家长最不在意的育儿现象尿床!文章的医学指导是成都西南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颜泽明医师!

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最后一次尿床是多大么?挨家长揍了么?被小朋友们嘲笑了么?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1)

我想绝大多数人应该是根本不记得那遥远的尿床岁月,因为很多人在记事的时候都已经不再尿床了,因此,家长真正紧张的肯定不是太小孩子的尿床,而是觉得在不该尿的年纪仍在尿。

你的孩子几岁开始不再尿床?(单 单选

0人 0%

3岁以前

0人 0%

3岁到5岁

0人 0%

5岁以后

0人 0%

现在都还在尿

某幼儿园因小儿午休尿床问题频繁发生,一日召开家长会,园长宣布:“家长要尽力训练宝宝不尿床,以后尿床的宝宝,第一次犯罚款20元,第二次50元,第三次100元,以示警告。”园长话音落地,家长一片沉默,良久一家长起身问道:“请问包月多少钱?”

这是网上一个笑话,但确实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尿床问题其实很多家长也有关心,但没有真正上心!

大数据:尿床是儿童中的常见现象

美国的数据显示,大概有500万儿童在3岁以上还存在尿床的情况;5岁儿童中存在尿床情况的比例高达20%,7岁时为10%,10岁时为5%。

这些数据说明,儿童尿床的情况并不是一个单发事件,很多孩子都存在类似的经历。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2)

几岁前孩子尿床情况是正常的,几岁之后则需要干预呢?

人的一个身体发育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人的一个排尿系统也是一样的。在了解尿床之前,我们得知道人体一个排尿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3)

我们从这张图看得出人体的一个泌尿过程,尿液的排出主要涉及到膀胱,尿道,输尿管以及控制神经。小宝宝尿床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膀胱和神经控制出现问题或发育未成熟!

什么是遗尿症!

大多数儿童的心智年龄达到 5 岁之后,就已经具有了白天及夜间的膀胱控制能力。但有一部分孩子,5 岁之后仍然无法控制排尿。

医学上对遗尿的定义为:达到膀胱控制能力的年龄后,仍然频繁地自觉或非自觉地把尿排到衣服上或床上。有一部分孩子,5 岁之后仍然无法控制排尿。

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DSM-Ⅳ)的诊断标准,> 5 岁儿童每周夜间不自主排尿 2 次及以上,并持续 3 个月即可诊断为遗尿症。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4)

儿童若因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发的夜间尿床显然不属病态。

据统计大约有 16% 的 5 岁儿童有遗尿症,但成人则显然没这么多,只有 0.5%~2%,在不经治疗的情况下,遗尿症每年约有 15% 的自发缓解。

男孩一周尿床三次,父母直到上学以后才开始重视!

家住古岭小区的小狄今年六岁了,从小就是“尿床王”,小狄的家长觉得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可谁知长到6岁,尿床的现象仍旧没有好转。频率差不多一周尿三次,家长这才重视起来。带到医院就诊,涵涵被诊断为儿童遗尿症。

无独有偶,在西南儿童医院颜医师的门诊室里,5岁的小伟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妈妈带来就诊。小伟妈妈说,小伟上幼儿园后有一次尿床了,回家爸爸严厉批评了他,没想到之后,点点尿床的情况愈演愈烈,从一周一次演变成两三次。小伟妈妈咨询朋友得知,年龄稍大的孩子尿床可能是患病了,她这才带小伟来医院就诊。果不其然,小伟得了儿童遗尿症。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5)

了解遗尿病因,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感受!

根据儿童遗尿症分类,形成的病因也不一样!儿童遗尿症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两大类。

原发性遗尿:占大多数患儿,一般无器质性疾病,是由于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发育不良所致。患儿持续发生,从未有6个月以上不尿床的。

继发性遗尿: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和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等疾病。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6)

其继发因素有:糖尿病、脊柱裂、尿崩症、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器质性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泌尿道畸形和肾病等和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等多种因素。

原发因素是指临床上排除了常见的、可能引起尿床的器质性疾病,通过研究发现遗尿症患儿存在某些功能方面的异常,如抗利尿激素(ADH)昼夜分泌节律异常;膀胱功能失常:包括功能性膀胱小容量和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睡中觉醒障碍:遗尿患儿另一主要表现为睡眠深不易醒。患儿唤醒界值高,发生遗尿时无觉醒功能。大脑皮层对膀胱充盈不敏感,不能觉醒自觉排尿,或大脑皮层对膀胱控制能力减弱,膀胱自主收缩而产生遗尿。

孩子尿床危害竟然这么大!爸爸妈妈们知道吗?

数据显示,中国近一半的父母并不知道孩子尿床是种病。要么不够重视,想着孩子长大了就好;要么很烦躁,只要孩子尿床就一顿打骂,讥讽,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尿床的不到一半。

孩子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内心还得承受着尿床带来的痛苦,这种情况实在太过于普遍,也是一个全球存在的普遍问题。

为呼吁公众关注遗尿儿童,重视遗尿问题带给家庭和孩子的严重影响,

首个“世界遗尿日”定于2015年10月17日,主题为:关注小儿遗尿,行动在此时。自2016年起,每年 “世界遗尿日”定在5月24日。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7)

遗尿症属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孩子频繁的尿床,不仅会给家长带来一些不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影响第二性征发育

遗尿患者第二性征发育受影响,影响青春期发育,造成孩子个头比较低,成年后易发生少精、阳痿、早泄、闭经、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8)

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遗尿症不同于普通尿床,其对孩子的智商有着严重影响,据调查,遗尿症患儿比正常儿童智商低17%--23%,多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动作不协调等方面。也因此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9)

造成孩子免疫力低下

患有遗尿症的孩子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挑食、厌食、不易消化的情况明显,更容易感冒和生病,和正常孩子对比尤为明显。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10)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因家长的打骂,遗尿症患儿常有羞愧等情绪,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内疚、恐惧、焦虑、胆小等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恶劣影响。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11)

九成频繁尿床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解除尿床威胁,还孩子一个健康未来。

出现哪些情况就该及时就医? 一般看什么门诊?

一般孩子超过5岁还尿床,就应该及时就医,因为遗尿持续时间越长,对儿童造成的心理损害越大,特别是大龄儿童。如果孩子的遗尿属于在年龄较大时突然发生,更应引起重视而马上到医院就诊,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脑、脊髓、肾脏、膀胱或内分泌系统的病变造成的。另外,特别要注意遗尿症的伴随症状,如不仅遗尿还同时出现尿频、尿痛,多饮,口渴,消瘦,头痛,呕吐,抽搐,腹痛,腰背疼痛等症状,更是警示有其它严重疾病的存在,应该迅速就医。对于遗尿的孩子,家长最好带孩子带孩子到三级儿童医院遗尿症专科,但若出现以上所提到的伴随症状,也可带孩子到神经科,肾脏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12)

带孩子就诊时,家长怎样向医生陈述孩子的病情?

家长如能有意识地收集孩子病情信息,对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大有裨益。家长需要留意以下方面:孩子的遗尿何时开始,是否完全停止遗尿半年后又发生,遗尿的频率怎样,是否伴有白天尿湿裤子,遗尿量有多少,是前半夜尿还是后半夜尿,是否存在其它一些伴随症状,遗尿后能否立刻醒来等等。另外,对于家族中是否存在遗尿的情况也要充分了解,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

对于需就医的情况,家长如何有效参与孩子排尿障碍的治疗呢?

在遗尿症的治疗过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为对于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功能性遗尿症来说,不仅仅是依赖药物治疗,更需要大量的行为功能训练。夜间排尿控制技能的获得,犹如一个人从不会游泳到学会了游泳一样,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大量的训练。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树立信心,不断地鼓励孩子,并听从医生的指导,采用科学的功能训练方法,并结合药物治疗,一步一步克服遗尿症这个生活中的障碍。

为什么成年了还是有概率会尿床(别把尿床不当回事)(13)

现在爸爸妈妈们应该知道了,孩子尿床可不是小事吧?不要一拖再拖,小毛病引起大后果,后悔也来不及啦!今天【周五科普】就讲述到这里!如果您还有想知道的可以加作者(xinanertong11),了解详细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