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关生姜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

这也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

“昨天晚饭后便叫了几个邻居一起清理生姜表面的泥土,然后称重打包,一直弄到今天凌晨4点多。眯了一小会,就赶紧送过来了。”7月23日上午,陈林仙早早将生姜打包好送到椒江康平养老院,等待施以援手的好心人来领取。

陈林仙今年才47岁,却早已满头华发,看起来格外沧桑。她是三门县花桥镇王申坦村人。为了照顾89岁的奶奶,身患败血症的父亲以及高位截瘫的弟弟,2020年,她毅然辞职返农,承包了30余亩土地,种植了生姜、铁皮枫斗、橘子以及桃子等多种农作物。

700斤姜一亩利润(4000余斤生姜销路不畅)(1)

持续的高温,让生姜的储存变得更为棘手,若不及时售出,一年的辛苦都将打水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短短三天,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售出生姜3000余斤、姜片200余斤,基本销售完毕。

辞职返农

700斤姜一亩利润(4000余斤生姜销路不畅)(2)

陈林仙家有三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二。1998年,刚中专毕业的弟弟陈彩县因车祸致颈椎四至五节骨折,经治疗无法痊愈,导致高位截瘫。陈彩县的母亲早逝,父亲外出打工,照顾弟弟的重担全落在了奶奶李玉花身上。

2012年,陈彩县的不幸遭遇一经报道牵动了不少人。2013年,在好心人的牵线下,椒江枫叶情老年公寓免费接收李玉花和陈彩县。为了方便照顾奶奶和弟弟,陈林仙便跟随到了椒江洪家上班。

700斤姜一亩利润(4000余斤生姜销路不畅)(3)

祸不单行。2018年,父亲陈大来患上败血症,因耽误治疗,导致肢体二级残疾,行走不便。

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落叶归根”的念头也就愈发强烈。“之前大嫂在家带侄子,家里还有个照应,现在大嫂也出去打工了,要是回去了家里就他们仨还真是不放心。”2020年底,在与丈夫商量后,陈林仙毅然辞了工作,陪着奶奶和弟弟回到了三门。

低保成了唯一的收入,但远远无法满足一家人正常的生活开销,怎么办?陈林仙决定重拾锄头当农民。“这样可以一边干活一边照顾他们,有事情叫一声就能到。”于是,她承包了30余亩土地,其中生姜达五六亩。丈夫农忙时回来帮忙,农闲时便在外打工挣钱。

爱心助力

700斤姜一亩利润(4000余斤生姜销路不畅)(4)

陈林仙辛勤栽种,去年生姜收成不错,产量达5000余斤。但不承想,市场多变,生姜滞销,获利寥寥。眼看着天气持续高温,地窖里的温度变化大,生姜若再不及时售出,只怕是要白辛苦一场。

打开困境缺口的是椒江第二中学教师柯会芳,她跟陈彩县是初中同学。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着陈彩县一家的情况。

“芳啊,林仙苦死了,为了照顾我们回家种地,现在4000多斤生姜卖不出去,只怕是要烂光了。”半个月前,柯会芳趁着假期又来到陈彩县家,听着李玉花的话,柯会芳心里难受得紧。她便将此情况告知了平日里一同做公益的几位好友,大家十分感动,决定一起帮忙找销路。

“一开始想走批发,跑了好几家菜市场,也跑过农港城,但价格只有1.5-2元/斤,而大姐的姜苗买来都要4.5元/斤,成本都收不回来。”柯会芳说,商讨过后,还是决定把生姜直接卖给有需要的爱心市民。

“本地高山老姜6元/斤,50斤以上按批发价4元/斤,有需要的可以联系……”7月19日,一场关于爱心生姜的接力在各大爱心团队微信群里展开,迅速得到了椒江区知联会、椒江巾帼公益协会、中国狮子联会浙江海门服务队、大众公益、博爱台州等爱心团队的大力支持。仅3天时间,便卖出生姜3216斤,姜片244.5斤,基本销售完毕。

700斤姜一亩利润(4000余斤生姜销路不畅)(5)

中国狮子联会一直聚焦助残、助学等服务,中国狮子联会浙江海门服务队队长陆海燕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发动会员及嘉宾共同参与爱心生姜接力。她说,自己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信息之后,很多朋友都让她帮忙带,一会儿还要给朋友们送去。

虽然这批生姜已基本售完,但爱心姜活动发起人之一的义工小陈仍有不少忧虑。“大姐的生姜还要继续种,如何解决接下来的长期销路仍是问题。我们希望有能力、有需求的企业、单位一起帮帮忙。”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