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这熟悉而又感人的歌声回荡在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园里,著名歌唱家、空政第二代“江姐”饰演者孙少兰和解放军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空政第五代“江姐”饰演者王莉和“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以及全校师生一同唱响这首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红梅赞》。这是歌剧《江姐》剧组从北京前往丽江的一次公益行动,两位“江姐”的扮演者以及原空政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张原铭、原空政文工团舞蹈演员姜华一起组成艺术支教小分队,以临时科任老师的身份用音乐、舞蹈和朗诵为孩子们带去一堂生动鲜活的艺术教育课。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1)

一次视频连线的后续,“江姐”出发了

“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张桂梅老师曾如此表达自己对“江姐”的爱与崇敬,在生活中她也是用一生去践行着“江姐”的精神。前不久,由王莉主演的歌剧《江姐》在北京首演,原本计划邀请张桂梅老师来北京观看演出,但是因为教学工作繁忙以及身体原因遗憾未能成行。演出前,王莉和孙少兰两代“江姐”的扮演者与张桂梅进行了一次视频连线,过程中王莉感动得几度眼中噙满泪水,最后还给张桂梅深深鞠了一躬。那一刻,王莉心里就产生了前往丽江和张桂梅老师见上一面的想法。

在北京的演出结束后,经过简单的筹备,王莉便联系曾经在歌剧《江姐》中同台演出的两位老战友——原空政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张原铭、原空政文工团舞蹈演员姜华一拍即合组成艺术支教小分队,前往云南与人在当地的孙少兰会合到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为孩子们面对面上一堂生动的艺术教育课。同时,与张桂梅老师相聚共同切磋交流分享江姐精神以及艺术的见解。

张桂梅手捧《江姐》总谱爱不释手

从北京到这所学校所在的华坪县实在是山高路远,数小时的飞机加上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以江姐剧组为主力的艺术支教小分队到达当地已是深夜一点多了。一大早,艺术家们不顾舟车劳顿,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是坐落在山脚下的学校,整洁的校园,朗朗的读书声,透着一股优雅的书卷氛围。

知道两位“江姐”到来,张桂梅老师早早地就守候在教学楼里。双方见面的场面格外温馨,好像多年未见的老友。王莉为张桂梅精心准备了一件礼物——1991年出版的歌剧《江姐》总谱,这是她珍藏的两本之中的一本。而作为老朋友,孙少兰也将一本歌剧《江姐》的简谱送给她。一辈子挚爱江姐的张桂梅老师,摩挲着厚厚的总谱简直是爱不释手,她轻轻地翻阅着,眼睛惊喜地浏览着上面的曲谱和歌词。突然,她指着其中一个段落兴奋地对两位“江姐”说:“看这里,这是《看长江》。”随后,楼道里响起了熟悉的歌声,“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蒙蒙。”一段唱下来,孙少兰不禁感慨到,张桂梅比她记得都熟悉。两人交谈中,张桂梅回忆起当年在宣传队里唱《江姐》的年代比孙少兰还要早,孙少兰笑着说:“你也算是第一代江姐了。”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2)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3)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4)

操场上,两代江姐和全校师生高歌《红梅赞》

难得见到几位北京来的艺术家,张桂梅老师把全校的孩子们都集合在教学楼前。记者发现连女孩子们的课间操都是根据《红梅赞》编排的舞蹈,整齐的队伍里,二三十位“小江姐”格外显眼,她们一水儿的蓝长裙、红毛衣和白围巾,这是歌剧《江姐》舞台上的标配。在学校宽阔的操场上,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张张笑脸兴奋地等待着“江姐”传承人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此刻,孙少兰和王莉两代“江姐”扮演者已经换上了舞台上江姐的装扮,先是情绪激昂地为大家带来一首《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同样是张桂梅老师非常喜欢并且熟悉的唱段,走到两位“江姐”身边,这位满脸风霜令人敬佩的人民教师跟着一起唱起了“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为革命,不觉辛苦只觉甜。”这样感人走心的唱词完全是张桂梅老师一心扑在教育战线一心为了孩子们的真实写照,王莉唱到激动处不时地抹着眼角的泪水。一曲歌毕,王莉当着张桂梅老师和全校师生的面儿郑重承诺,言必行行必果,在不久的将来或者一到两年内,自己要把歌剧《江姐》搬到华坪的这个舞台上,让大家从头看到尾。闻听此言,现场爆发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随后,在两代江姐和张桂梅老师的带领下,全场所有人一起高歌一曲《红梅赞》。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5)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6)

榕树下,小课堂,有朗诵有舞蹈也有歌声

操场上的大合唱结束之后,张桂梅老师接过话筒对孩子们说:“高一高二到球场集合,是唱歌还是跳舞。高三的不要受影响,我们回去上课,好不好,我们要分。”教学楼前,榕树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轻松的艺术课堂。

这一次从北京出发的艺术之交小分队都是歌剧《江姐》舞台上的角色扮演者,著名歌唱家孙少兰是空政第二代“江姐”饰演者,年轻的王莉是解放军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空政第五代“江姐”的饰演者,至今她已经在《江姐》舞台上演过百场。张原铭是原空政文工团著名歌唱家,现在是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师,也是一名优秀的配音演员,他曾在《江姐》中扮演华为。而青年舞蹈家姜华是原空政文工团舞蹈演员,他在《江姐》中演过报童、蒋对章、小警察等的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群众演员,四位艺术家此行华坪的身份只有一个——歌剧《江姐》的传承者,他们走进校园以临时科任老师的身份用自己最擅长的艺术为孩子们上一堂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艺术教育课。作为配音演员的张原铭一字一句地教授孩子们吐字发音,如何掌握节奏酝酿情感,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一首《卜算子·咏梅》就被孩子们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刚才在操场的舞台上,舞蹈家姜华为孩子们展示了一段精彩的藏族舞,以此为例他选出了十几位女孩子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最直接的辅导动作,很快让这些几乎没有舞蹈基础的孩子们跳出了舞蹈家的范儿。传唱《江姐》经典唱段是此行的重要目的,一堂艺术课两位歌唱家轮番登场,是这群孩子们的幸运。孙少兰老师把唱了一辈子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一首《绣红旗》,字斟句酌地讲解指导,孩子们从不会甚至跑调很快就唱得有模有样。

五代江姐共同演绎红梅赞(两代江姐赴云南华坪女高传唱红梅赞)(7)

对于王莉而言,已经面临着从部队转业即将走进高校讲堂的她,这是意义极其特殊的一堂课,她作为“江姐”的传承者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给这群孩子手中,这是播撒艺术和希望的种子。疫情以来,王莉一直尝试着进行网络公益教学,她把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一股脑地教给孩子们。听着孩子们唱着《红梅赞》,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所取得的进步,王莉和她的同事们甚是欣慰。有意思的是,两位“江姐”在辅导孩子们演唱的时候,张桂梅老师也在一旁笑着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也会跟着一起哼唱几句。

这堂艺术课时间虽然简短,但是孩子们收获甚多,而几位艺术家同样收获满满。他们感受到孩子们对艺术的渴望,更是现场感受了在这偏僻的校园里,张桂梅老师和她的同事们默默的坚守和执着。在依依不舍的分别之时,几位艺术家表示,这一次的华坪之行,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会继续在践行“江姐”精神的路上马不停蹄。


来源:文旅中国 胡芳;图片由张学军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