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悲壮县名(河南北部一县名字一读就错)(1)

作者:首席媒体官

在河南省北部,鹤壁、安阳、新乡三市交界地带,有这样一座特别的县城:

其置县历史超过2200年,比郑州设州时间还早了700多年。这里不仅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且还拥有两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重要的是,这里与洛阳、开封、商丘、安阳、南阳、郑州以及濮阳等市,还同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名气比现在还大。不过,比较尴尬的是,该地名外地人一读就错。

这座县城,就是浚县。

河南最悲壮县名(河南北部一县名字一读就错)(2)

在人民日报曾公布的120个易读错地名中,河南地区占了10个,浚县便是其中之一。

说起浚县的"浚"字,其实算不得生僻字,其读音有两个。根据释义,念(jùn)的时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用作人名时,也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寓意;而用作地名时,则念作(xùn)。

所以,很多外地的小伙伴,经常会将其误读成(jùn)县。

关于浚县

浚县,古称"黎阳",是河南省鹤壁市下辖县,总面积96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2万。

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据资料记载,浚县在商代称"黎",为畿内地。西汉高祖年间(即公元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西晋时属司州魏郡。

河南最悲壮县名(河南北部一县名字一读就错)(3)

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置黎阳郡,下辖三县黎阳、东黎顿丘三县,郡治黎阳城(也就是如今的浚县城)。而后的几百年间,因区划调整、朝代更迭之故,又相继改置称黎州、通利军、浚州、浚川军节度、平川军节度、通州等。

直至明朝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浚州降州为县,始称浚县。

而在归属方面,在称浚县之后,也是调整不断,先后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直隶省大名府、河南省卫辉府、河北道、河南省第三行署、河南省第十三行署、冀鲁豫边区行署、平原省安阳行署、河南省安阳行署、河南省新乡行署、安阳市。

1986年,浚县由安阳市划归鹤壁市管辖,至今未变。

而得益于深厚的历史底蕴,浚县当地的文化也伴随着时间推进而显得越发厚重。

河南最悲壮县名(河南北部一县名字一读就错)(4)

据统计,境内现有名胜古迹300余处,其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2处(分别为浚县古城内的大运河浚县段和黎阳仓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保护单位24处。

由于浚县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1994年浚县同郑州一起,被列入"第三批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是,浚县还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单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下次,小南会跟大家聊一聊浚县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哦。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游相关资讯,请点击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