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两个世外高人,一位是鲁智深的老师智真长老,另一位是公孙胜的老师罗真人,两人都有通天彻地之能,给人感觉两位大师都是绝世高人,要是他们二人斗法,可能会难分胜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分三个层面来对比二人的道行,就会发现貌似都是顶尖高手,其实两人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如果二人斗法,一人会秒杀对方。

鲁智深的师兄弟有四个(鲁智深的老师和公孙胜的老师谁的道行更深)(1)

罗真人

第一层面:武力(包括法术)。罗真人在小说中这样描写的,他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他类似孙悟空能变,把葫芦变成自己的样子和徒弟的样子。在惩罚李逵时,用法术把李逵扔到蓟州城,磨炼他几天后,派人把李逵接回来。他传授给公孙胜许多法术,特别是传授五雷天罡正法,使公孙胜在征战中屡建奇功。

鲁智深的师兄弟有四个(鲁智深的老师和公孙胜的老师谁的道行更深)(2)

鲁智深

而智真长老虽然也是得道高僧,在收鲁智深时,入定过,然后能说出鲁智深将来能得正果,实际上是看到了鲁智深的前世今生,这算不上法术,只是有预言能力,其余时他与普通僧人似乎没有两样,既不是武林高手,又不会法术,而他教出来的徒弟鲁智深与别的好汉相比,除了勇猛和仗义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多次出现低级失误,一次是被孙二娘麻翻了,差点成了人肉包子,一次是救史进,单身闯入敌城,被人家骗到大厅拿下。他能活到最后一回,完全是命好。

武力上罗真人完全超越智真长老。

鲁智深的师兄弟有四个(鲁智深的老师和公孙胜的老师谁的道行更深)(3)

公孙胜:老师讲的课全明白了

第二层面:预测能力。罗真人面对徒弟公孙胜提出八字真言:“逢幽而止,遇汴而还”,这是告诉公孙胜什么时候要收手,什么时候要回归,简单易行,通俗易懂,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另外教导徒弟专心修道。智真长老也告诫过徒弟真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有不同版本,但第二次那四句明显是后来补写,暂时不录入)智真的四句虽然也很神奇,后来都得到了应验,但这四句却是标准的废话,他说了是这样,不说也是这样,提前说了,只能说明他有预测能力,别的用处没有。而罗真人的八字真言明显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更何况鲁智深学历相当于文盲或半文盲水平,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些话,就是现代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

鲁智深的师兄弟有四个(鲁智深的老师和公孙胜的老师谁的道行更深)(4)

鲁智深:老师讲的课洒家没听懂

宋江曾亲自拜访过这两位高人,两人的预测大同小异,但在详细解读方面,智真几乎全说得让人听不懂的话,而罗真人则给宋江解读得比较清楚,特别是这句话:“他日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只是将军一生命薄,不得全美”还有这句:“将军亡必正寝,死必归坟”“得意浓时,便当退步,切勿久恋富贵。”当然宋江最终命当惨死,罗真人怎么点他都记不住,或把握不住分寸,不知什么是得意浓时。宋江是被毒死的,可能算不上“亡必正寝”,与现实不太相符。最终只能说罗真人的预测能力要弱于智真长老,但罗真人的导向性要高于智真。

鲁智深的师兄弟有四个(鲁智深的老师和公孙胜的老师谁的道行更深)(5)

罗老师和智老师的课都不错,还是更喜欢罗老师

小结:所以看似智真的预测能力与罗真人一样高,但细究起来,还是罗真人的预测有用但不够准,智真的预测很准但没用。

第三层面:修行境界。同样是面对宋江赠送金银彩缎,智真开始不接受,后来宋江说送给寺庙,他就收下了,这好比有的领导面对送礼,要是说送给他本人,不会收,但要是说送给你单位的,没准就要了。而罗真人无论如何说,都没有收宋江的财富。在这点上,似乎罗真人要高于智真。

鲁智深的师兄弟有四个(鲁智深的老师和公孙胜的老师谁的道行更深)(6)

智真长老不自信

综合评定:智真是有一定预测能力的凡人,罗真人是得道的活神仙。如果两人斗法,罗真人无疑会轻松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