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默写50题【热点剖析】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责任担当、坚定志向、自尊自强、爱好学习、珍惜光阴、美丽自然、艺术审美(建筑美/音乐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的名篇名句默写题完美地诠释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电子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电子版(高考语文核心价值)

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电子版

“核心价值”默写50题

【热点剖析】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责任担当、坚定志向、自尊自强、爱好学习、珍惜光阴、美丽自然、艺术审美(建筑美/音乐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的名篇名句默写题完美地诠释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要求。

1.《荀子·劝学》中,作者认为木受到规范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金属制品通过磨砺才能变得锋利,“ ”则说明反思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3.《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4.《庄子·逍遥游》中描写鹏迁徙到南冥时,虽然能够“ ”,但也要借助“六月之息”才能完成迁徙。

5.《庄子·逍遥游》中用宋荣子被“誉”而不“劝”、被“非”而不“沮”来证明作者对自我、荣辱有着明确理解的两句话是:“ ”。

6.《庄子·逍遥游》中,“ ”两句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宋荣子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界、辨明荣辱的界限。

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8.韩愈的《师说》中,“ ”一句说明求学的人历来都要有师承,“ ”一句说明品德高尚的人会从很多人的身上学习

9.韩愈的《师说》中,“ ”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与人的身份贵贱、年龄长幼没有关系的原因。

10.《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 ”。

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一句写出阿房宫的地理走向,接着点出它一直通到了咸阳,然后以“ ”一句描绘出飞檐的形态

1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一句和“ ”一句分别与阿房宫中的“负栋之柱”和“钉头磷磷”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出秦宫的华丽

13.苏轼的《赤壁赋》中,“ ”两句表达了人们在无限苍茫间凭借着一种定力得以纵横飘荡的豪迈

14.苏轼的《赤壁赋》中,从侧面描述洞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

1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个人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16.苏轼的《赤壁赋》中,“ ”句表明作者对人世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取舍态度,“ ”句表明作者对自然界中清风明月的取舍态度。

17.《诗经·氓》中,“ ”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淇水和洼地为喻来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制的道理

18.屈原的《离骚》中,“ ”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同情,“ ”一句诗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决心。

19.屈原的《离骚》中,“ ”一句与“不忘初心”表达的情怀相似,“ ”一句点明诗人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

20.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圣贤推崇献身正道来劝慰自己要保持高洁品格的两句诗是“ ”。

21.李白的《蜀道难》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急流和瀑布喧嚣、石头滚滚而下的句子是: “ ”。

2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两句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作者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3.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生动地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是“ ”。

24.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三句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作者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愿望。

25.《论语·里仁》中孔子认为人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通过别人的短处、缺点来警醒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的句子是“ ”。

26.《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才能接受重任,坚持长期奋斗的句子是“ ”。

27.《孟子·鱼我所欲也》中“ ”两句交代了人们会用尽方法保全生命的具体原因。

28.《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

29.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在经受艰苦磨炼后,终将受益的两句是“ ”。

30.《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在遇到“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时,应该“ ”,这样才不会“内外异法”。

3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有整齐的房屋、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展现人们美好生活的两句是:“ 。”

32.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美。尤其是春冬之时的水,作者用“ ”两句,从色彩、情态等方面写出了水之秀美。

33.韩愈在《马说》中斥责了那些“策之不以其道”并说“天下无马”的人,他们不懂千里马的另外两个具体表现是: “ ”。

3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 ”一句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小石潭的流水声,“ ”一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小石潭潭水的清澈。

3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两句表现了作者无论处于何种位置都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36.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 ”。

37.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表现自己虽然求学条件艰苦却依然坚持求学,不羡慕他人的原因的句子是“ ”。

38.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 ”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欲语还休的情形。

39.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两句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蕴含着新事物即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0.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心。

41.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 ”一句,作者用山上都是雪来表现“行路难”;“ ”一句,作者用伊尹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未来一定能够到达理想彼岸的坚定信心

42.《望岳》中的“ ”两句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4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一句描写了京城春雨的细腻情态,“ ”一句描写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4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 ”两句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阳光表现守军的威武雄壮

46.李商隐的《无题》中,“ ”两句可以用来赞美爱岗敬业、奉献不止的精神。

47.陆游的《游山西村》中,“ ”两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48.龚自珍的《亥杂诗(其五)》中,“ ”两句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49.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一句写词人抒发少时的狂傲之气,体现出其豪迈的气概,“ ”一句表现了狩猎的人之多。

50.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两句抒发了词人一生的抱负,表达了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伟大志向。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骊山北构而西折,檐牙高啄

12.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在庾之粟粒

1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6.虽一毫而莫取,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

19.退将复修吾初服,唯昭质其犹未亏

20.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1.飞湍瀑流争喧,砅崖转石万壑雷

2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0.(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31.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4.如鸣珮环,水尤清冽

3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1.将登太行雪满山,忽复乘舟梦日边

4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9.老夫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

5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